1、湖南社会科学/后真相时代受众传播行为的异化归因与破解趋向 从“网络围观”到“过度解读”现象研究 卓兰花 郑海妹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与纵深发展后真相时代的社会舆论场不断上演众声喧哗和剧情反转的新闻大戏受众传播行为也逐渐从“网络围观”演化为“过度解读”甚至形成一种大范围、规模化的社会现象 受众心理、新兴媒体、社会不良环境是制造与滋生异化行为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导致个体危机、媒介危机与社会文化危机 基于此以受众自我规训搭配媒介素养教育以坚守媒介伦理和新闻价值重构媒体威信以政府防治为主各界积极参与为辅的社会环境优化策略此三者形成“三维一体”的战略体系统筹共建相辅相成才是固本开新、去妄存真
2、的破解之道关键词:后真相时代 受众传播行为“网络围观”“过度解读”异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微传播视域下新闻实务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编号:()作者简介:卓兰花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主任记者硕士生导师海南海口郑海妹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海南海口 “后真相”意味着现阶段社会生态的一种症候即“成见在前、事实在后 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在社会舆论场中它的底色是新闻真相不断反转、网民习惯性质疑突出特征是非理性化的极端化修辞和阴谋论叙事“后真相”是现代性走向
3、深处后社会复杂性的共同作用催生的问题:现代化程度不断深化之下个体处在多重身份和属性的复杂叠加状态之中而社会体系的逐步固化使得利益协调愈发困难 多元身份视角生成了多元的“真相”因为共享的视角不再“真相”再也无法解决分歧它本身就成为争议“后真相”是对既有体系的瓦解式挑战它将合理性与非理性、利益与情绪统合在一起这种情绪更多地表现为“怨恨”从对现状的不满逐步蔓延到对精英和权威网络首发时间:2023-02-24 14:04:26网络首发地址:https:/ 截至 年 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 亿接近我国总人口的 他们在各类社会热点事件中观看、发言或者进行现实行动 但个体素养参差不齐使得民众在海量信息中越来越难
4、以分辨自己所接触到的究竟是真相还是利益关联者传播的诱导信息在一次又一次的新闻反转中社会心态逐渐不知道该相信谁当一些外物都无法确证时内生的感情便变得无比清晰与真实人的“主观性”不断发展并无限制地扩张最终导向了“坏的主观性”数据来源:年 报告截至 年中国的网民数量已名列全球第一网络空间以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与组织动员力释放巨大正能量的同时也夹杂着不胜枚举的以“网络围观”和“过度解读”代表的异化现象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从“网络围观”一步步滑向“过度解读”后真相时代社会舆论生态中出现的非理性力量具备什么特质?背后隐藏的根本性转变是什么?异化如何产生?又将会给新闻的良性传播带来怎样的后果?该如何应对与破
5、解?成为今后在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构建健康良性的网络交互环境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为破解由此带来的异化危机提供智慧启迪 一、异化现象解读:从“网络围观”到“过度解读”的传播流变 “异化”()在马克思的批判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与希冀状态相反的情形 资本主义被认为引发了人与“自身行动”、与“自身行动生产的物”、与“自然”、与“社会世界”并最终与“自己”相异化 哈特穆特罗萨()认为现代社会正在出现一种基于社会加速的新型异化在无法阻拦的社会加速之下“人们自愿去做他们不真的想做的事”最终走向“自我耗尽”无法与他者产生“共鸣”(罗萨认为“共鸣”是一个正面的理想型指主体间和谐互动的状态)从获得关
6、注到形成舆论一件事项唯有被“看见”并被解读为牵涉公共利益才能被认为“引发了舆论”围观是当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热点事件发生时形成舆论合意的必要过程围观的人群使得事项具有了“公共性”社会事件与人群的注视相辅相成事件提供关注对象人群提供公共注意围观的人群“互相创造、分享信息达到互相理解”因此微观也是“创造、维持与改变社会秩序、关系、身份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繁荣社交媒体平台为受众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提供了渠道使得围观网络化人群可以独立自主且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行为逻辑与价值取向 不可否认“围观”曾改变中国早期微博以 字为限配合图片的表达方式和允许其他用户评论转发的互动模式将更多的普通人引入了
7、舆论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媒也纷纷进驻网民在其中讨论社会问题甚至逐渐形成了对媒体议程的倒逼然而“围观”也始终意味着一种“距离”正在遭遇不公的当事人同围观的人群本身存在空间的区隔即使通过交流不断缩小信息差也无法抹消天然的心理距离当社会舆论事件不断涌现时人群也经常出现围而不帮观而不救的情形于是网络舆论生态中开始出现了“过度解读”的乱象 解读是指对信息内容、事件过程、社会现象等进行的分析研究与体会认知既涉及对事实发生过程的理解又涉及对事件性质的判断还涉及道德与价值评价过度意味着偏差偏离了正确的解读轨道尤为突出的是在没有事实证据下的断言或情绪化地进行原型联想并偏爱“莫须有”式地阴谋论真相还在路上解读却
8、已经飞遍网络看似客观却不能形成逻辑闭环的证据有时甚至毫无证据仅凭当事人涕泪俱下的揪心文字不少网民的文 教朴素正义感便被唤起便开始富有攻击性地声讨与谩骂而当反转结束、真相落定却只留下被语言暴力伤害的当事人从“网络围观”滑向“过度解读”体现了后真相时代人群逐渐丧失自由和创造力被自身创造物的异质性力量统治这必然给社会的公序良俗的发展形成负面影响社会相关治理部门一定程度上必定受制于这种非理性的网络传播行为 年 月人民网发布文章警惕过度解读背后的粗暴思维指出:“过度解读将个体的悲剧演化成群体特征在自媒体时代并不鲜见片面摘选和感性判断让过度解读逐渐转变成粗暴解读”诚然“过度解读”的结论有时自有相应的社会症
9、候为根源但偏离轨迹的想象式解读大多是一种“塔西佗陷阱”和“舆情闹剧”“网络围观”是如何流变为“过度解读”呢?除了社会本身的复杂难解外媒介的规制性力量也不容忽视 早在大众传播时期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就清晰地指出电视的媒介特性既使得伴随电视长大的一代与其亲代间存在明显的行为方式差异又使得他们的文化观念更加趋近于电视内容输出的主流意识形态媒介学家们不断突破超越简单的媒介决定或社会决定论后逐渐意识到媒介的功能与人的行为是互构的媒介技术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但它无法自为人可以利用媒介实现自己的需要但必须遵循技术的运作逻辑技术与人类行为是互相“示能”(也译作“可供性”)因此新媒介在赋能公众的同时也将公众的
10、行为约束在其功能逻辑之下每个个体都拥有自由发言的可能性后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由新闻媒体主导的意义世界解体“支配性共识”不再 在网络中发言变得几乎再无成本发言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信息环境中的信息便开始无限度地膨胀人们愈发依赖平台的推荐算法来获取与甄别信息但内容生产的多元性使得平台的信息变得愈发真假难辨 与此同时分发渠道的立体化在满足用户各式信息需求、使更多社会问题得到关注的同时也使得用户们逐渐陷入“信息过载”之中 众多研究的结论显示信息超载可能导致个体在心理层面产生消极情感如挫折感、不满意等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到人的价值感知和信息消费行为如信息隔绝和更少的信息甄别为了使海量的信息
11、有序且有效率地呈现于用户眼前社交媒体平台不约而同地引入推荐算法要么基于用户兴趣与内容特征的相似度进行匹配依据用户过去喜欢的某条信息推荐新的同类型信息要么将喜爱同类型信息的用户划定为隐性的小组他们有几率喜欢同类的信息当一部分用户标记了一则消息它便也被推荐给这个隐性小组的其它成员要么以单位时间的瞬时点击率等特征作为考量因素以信息流的方式推送传播效果好的信息算法在简化信息呈现方案的同时也带来了“茧房”的隐忧在选择同质化和内容同质化的影响下网民经常性地降格为放弃独立性的同质化群体推荐算法的确捕捉到、并顺利利用转评赞喜欢等功能按键所反映的传播价值塑造了一个高效率的信息分发方案可人类对“价值”的理解是高度
12、复杂的并非一堆指标数据的简单堆砌 但由于算法的高效性我们依然需要它的运转当用户不断地进行信息消费帮助搭建并优化推荐算法之后算法也发挥起其自身的规制性力量 信息只有按照算法的规则进行设计才能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于是为了阅读量、播放量、评论互动、点赞越来越多猜测与新闻翻转越来越多低俗与猎奇内容越来越多高度情绪化和痛苦化的修辞因为算法鼓励“围观”鼓励“解读”“正义”与“良善”无法被算法量化只有当它们不断制造互动不断按照算法的逻辑运作才能不被不断涌现的信息淹没人类的价值判断由此被异化为算法的价值判断 二、社会加速下的异化:后真相时代的三重失范与危机 早在上世纪伊尼斯就已经指出人类创造的媒介工具要么偏向于
13、延伸空间要么偏向于延伸时间前者如便于运输的莎草纸后者如经久不坏的铜器、石雕而互联网与智能媒体同时具有延伸空间和时间的能力:一方面由于其用户散落于世界湖南社会科学 年第 期各地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甚至全息影像使得特定的空间符号化地从原本的空间结构中脱域出来使得其他人得以“观看”发生在另一地的事件另一方面由于其交互速度已经达到无限趋近于实时的地步每个用户都可以近乎无延迟地交流使得传播变成“对话”社交媒体技术切分了个体的信息空间 如前所述媒介赋能之下实时的信息涌现足以冲垮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推荐算法根据个体的既有兴趣或所属群体进行信息筛选呈现的过程使得用户个体被切分为一个个局部有较大差
14、异却在整体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的信息茧房群体也因此被打散成基于趣缘的“信息孤岛”一方面具有群体内高同质性、群体间高异质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用户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可以随时抽离与进入轻易就可以实现信息脱域有学者将其描述为“网络巴尔干化”意指信息空间中有用的信息被客观地分裂开来埋藏在海量信息资源之中呈现出逻辑碎化的状态虽然每个人都拥有“时间”拥有同样的日升日落和或短或长的生命周期但钟表的齿轮、发条和指针使人造时间取代了自然时间工业时代以来年月日这种对自然时间的描述被时分秒这种精确划分时刻的人造时间所取代人造时间延伸出的时刻表甚至开始支配社会生活的方式个体在嵌入社会的过程中其生命历程与生活方式也在向社会时间同步
15、早在大众传播时期电视将大众卷入到媒介的时间之中媒介的制品在相同的时间中被大众打开于是大众的个体生命历程向媒体的安排趋近在正午我们收看“新闻 分”节目在傍晚我们收看动画、综艺在晚上 点我们收看“新闻联播”节目“我的时间与传媒制造出来的时间客体完全重合我的时间便与所有观看传媒的个体的时间完全重合”群体因此而共通起来新的媒介技术以追求更快为导向 不论是从文字转向图片与音视频还是进一步转向/或元宇宙其底层的技术支持都在于更快速的信息传播在单位时间里技术可以运载的数据量从千字节()扩张到兆字节()从吉字节()扩张到太字节()甚至艾字节()对称于技术的示能人也开始在更短的时间完成理解在更短的时间完成交流在
16、更短的时间结束手头事项在更短的时间获得满足当加速作用在社会行动之上时社会加速意味着对“效率”的追逐罗萨指出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现代物质条件和文化对当世“幸福”的应许科技、社会变迁与生活步调互相促进循环发生了激烈的加速在“不进则退”的社会中就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开始快速 但同时由于人自身以及自然的速度仍存在极限加之社会结构与文化具有相当的惰性社会加速也并不是均质的社会各部分加速的不协调导致了人的新型异化为贴合论述主旨本文主要阐述“个体群体”“媒介”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异化过程及其危机(一)自我分化障碍、个体淹没于群体之中导致大众危机社会心理学视角对群体传播行为始终存在一个隐忧即个体可能在群体之中消散自我变得不受理性控制 心理学家鲍温()的自我分化理论()指出将感受与思维切分是社会人的一种重要能力它使人能够在与他人的关系和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中帮助个体既维护住与他者的关系又维持住自我意识 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更容易受情绪影响也更容易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并将自己代入在紧急情况下难以以“我”的立场思考在同他人的关系上要么是教条主义要么是顺从并过分寻求接受和认可一旦发现关系具有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