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工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_陈镜宇.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6826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_陈镜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化工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_陈镜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工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方面,专业教育赋予学生科学文化、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塑造其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存在重“专业”而轻“思政”的倾向,教育本是一项“立德”与“树人”融合起来同步发展的事业,但这种有失偏颇的教育生态却不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化工专业为例,化工专业属于理工科专业中的重点子类专业,化工专业建设关系到我国许多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化工科技的科研创新需要大量具备丰富化学化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专业人才,但若将培养重心完全倾斜至人才的专业素养上,却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那显然不

2、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举。化工专业与其他文史哲学类专业不同,其专业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思维都有明显差异,文史哲学类专业的学生长期浸淫在抽象理论的辨析和考据之中,形成了更强的感性思维和抽象理解能力;而化工专业学生面对大量数据、公式、定理,形成了较强的理性思维和求证意识,但在抽象理论方面的理解和感知力不那么突出,因此对学习以抽象理论为主的思政课程稍感吃力。因此,化工专业的思政教育创新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思政教育政革创新的持续推进,构建以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为主体,以文化思政、网络思政为浸润,以学科思政为支撑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已经成为各高校统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主要手段,化工专业的思政教育也必然

3、要具备“大思政”视野,注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抓好要素协同,注重顶层设计,尝试从新的角度突破传统思政教育体系的窠白。例如以红色教育创新为契机,疏通化工专业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脉络,因为红色教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说都比传统思政教材更具灵活性、生动性,对于破除化工专业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障壁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但目前红色教育机制尚不健全,化工专业红色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红色教育的整体机制和观念方法作针对性的调整,以红色教育创新推动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第一,将化工实践教育和红色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红色文化是指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红色文化

4、在充盈人们精神世界、引导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激发人的奋斗精神、塑造自身崇高品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思想境界、指导社会实践的优秀文化养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具有体量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号召力强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抽象思政理论,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与专业课教学形成紧密联接。物质文化层面,与化学化工关系较为紧密的红色文化资源,有老工业遗址、兵团建设基地旧址、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具有鲜明的工业建设特征的化工遗址,它们是见证老一辈工人阶级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无声之证,是我国化工科技和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完整体系建设的有力证据。在

5、这些工业遗址背后,凝结了无数化工行业先驱的汗水与青春,是他们以破旧立新的开拓者精神,让我国化工行业产能、技术、科研水平实现全面跃升,让我国从化工弱国变成化工大国、强国,是红色工业文化的有力物证。“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化工专业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同样,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领略我们周边社会性现实教育资源的文化魅力,接受工业建设先辈的优秀精神文化熏陶,将红色工业文化精神内化为学习奋斗的驱动力。学生要以积极实践的方式使专业理论在各式活动中得到融会贯通,创新性利用,学习红色文化中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红色化工工业遗址就是很好的思政实践教育资源,高校可以组织化

6、工专业学生参加在红色化工工业遗址举办的各类研学活动,将专业实践教学和思政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化工专业学生在形式多样、趣味丰富、联动性强的实践课程中感受工业文化的魅力,领悟我国工业建设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远大理想,自觉推动其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第二,优化化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联动机制。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调融合教学的基本模式,需要有明确的融合模式,制定出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案,以“大思政”格局协调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从而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尤其是“化学工业”这类偏理工性质的专业,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以科学理性的思

7、维思考问题,追求公式运算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的无偏差、工艺设计与实践生产之间的衔接性等,已经养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此类学生对理工科专业理论接受能力强,但在文化理论和政治道德思想等方面的学习力相对较弱,先天存在一定劣势。因此,相比文史哲学类专业学生对思想文化理论的高度敏感,抽象逻辑思辨能力相对弱的化工专业学子,就更要重视其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衔接融(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合。根据教学实际需求,从教材设计、内容选择、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评

8、价标准、反馈提升制度等不同层面实施针对性优化,提升化工专业课程的“思政”属性,同时也赋予思政教学新的活力。但反观当前高校化工专业的课程思政模式,显然还存在许多尚待优化的地方,包括课程融合形式僵硬,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对思政理论一知半解,难以形成共鸣;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理论融合机制有待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与课程教学实践脱钩等。因此,要进一步将化工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高效融合起来,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化学化工专业各学科教学要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例如教师可结合与化工专业有关的时事热点,从国家建设、科技发展、民族自强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阐释,使课堂不拘泥于教材,显示出思政课程的广泛性

9、和延展性,增强化工专业课程的“政治性”;其次,教育团队方面,要打造一支意识先进、能力优异、教学专业、合作顺畅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师跨专业和联合教学的能力,打通化工专业教育和红色思政教育的人才通道。化工专业教师要与思政教师步调一致,齐心共进,统筹好课程教学计划,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对示范性课程在全校范围推广;最后,教学方法方面,要多用实践性教学取代单一的理论灌输,以信息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代单一的传统课堂,高效利用制度和技术优势促进化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第三,贯通化工专业红色教育创新的实践渠道。化工专业红色文化教育的前景是光明的,但达到预期的结果有多种方式。毫无疑问,实践是思政教育

10、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实践可以检验红色文化在化工专业语境下的适应性和融合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化工工业建设史的波澜壮阔,可以使其更加了解红色文化是如何影响国家化工行业发展的。基于化工专业学子的学习特点,过多的理论教育不仅无益于红色精神文化的吸收,还可能适得其反,让学生淹没在抽象理论的泥沼中,对红色思政文化学习产生反感心理。这时,实践教学无疑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是更能突显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当然,教学效果还取决于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设计,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体现出创新创造力。围绕红色文化的化工专业思政实践教育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教学主体方面,教师要发挥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将红色文化传播教育

11、和化工专业素养提升统筹考虑,设计出引导两者互促互进的课程教学方案;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帮助组织实践教育活动,主动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化工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活动。教育模式方面,要改变以往以“学校”为唯一核心的教学理念,从更广阔的视野中寻找化工人才培养合作对象,可以是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企业,使社会各方形成教育联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提升化工课程思政的专业水平。在这种情势下,也要尽可能畅通红色教育和化工专业教育协同发力的渠道,以实践教育为中心,以顶层设计优化为着力点,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团队建设、教学主体合作等多方面发力,突破化工专业教育和红色思政教育实践性教学

12、融合的障碍。如通过化学化工知识竞赛、日化生活周、国家化工发展史评述、红色化工遗址研学、化工专业红色文化教育等主题活动,拓宽红色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渠道,深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化工专业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学习化工知识,树立化工强国的远大理想。第四,加强化工课程思政先进教学经验普及传播。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思政教育和化学化工是两门不相干的学科,但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下,任何课程都有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与操作空间,且对两门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专业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素养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丰富自身文史理论素养,特别是对思政理论文化的了解

13、与积累。同时,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参与教学技能培养,提升化工专业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包括课程结构设计、教案编写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掌控能力等),使其胜任“课程思政”理念下新的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当然,对思政教育教师同样要实施专门化训练,促进其对专业课程教学逻辑和形式的了解,以提升其与专业课程教师的合作紧密度,进而实现优化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机制的目标。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提倡创新创造、争优争先,在日常化工课程思政教学和教学大赛中评选出校级“示范课”,并定期召开思政教学创新研讨会,集中展示一定时间内思政教学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并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得失。利用先进典型的示

14、范作用,将先进教学经验在全校推广。例如,可以每周开展一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推进学校化工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进程,使化工课程思政教学理论常用常新,不断发展。当然,也要鼓励学校教师走出校门,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学术交流,竞赛比拼,不断在实战中检验自身能力,补足自身短板,在全校形成创先争优的教学风气,使学校化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素养持续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持续攀升。陈镜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杨秋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阜新123000(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