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龚美娟.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697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龚美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龚美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_龚美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科技2023 年 1 月第 1 期关于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文/龚美娟(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摘要:创新基础设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汇聚创新资源、赋能科技创新、支撑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经验启示,以江苏省为例,基于其建设现状,分析在布局谋划、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创新基础设施;“十四五”;江苏省;运行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创新基础设施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条件1,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不论是国际科技竞争态势需要,还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引领,抑或是自主创新能力需求,创新基础设施始终担负着创新引领的重任,成为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源2。国外关于创新基础设施内涵及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3。首次明确提出创新基础设施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他指出创新基础设施是对国家所有行业的创新都能产生影响的一整套设施,包括所有投资和相关政策4。2020 年,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创新基础设施纳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主要包括具有公益属性和创新属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

3、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用于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创新基础设施的内涵、体系构架、建设实践、区域影响力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年来,创新基础设施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备受重视、快速发展。各地着力布局一批处于创新链前端、支撑创新发展、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在此背景下,审视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资源禀赋、科教基础和产业特色,提出高效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提高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对策建议,对提升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内外

4、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启示1.面向未来,前瞻性规划布局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创新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围绕未来发展机遇和国家重大需求,制定发展路线图、建设规划或需求清单,前瞻性规划布局。如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定期发布路线图,面向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战略领域,前瞻性部署创新基础设施。截至 2020 年底,ESFRI 已为 55 个欧洲创新基础设施制定计划,其中 37 个已得到实施。ESFRI 2021 版路线图新增欧洲脑研究基础设施(E-BRAINS)等 11 个创新基础设施项目。英国、法国、澳 科技瞭望30安徽科技2023 年 1 月第 1 期大利亚等国通过制定本国创

5、新基础设施路线图,指导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英国研究与创新机构(UKRI)拟制定面向 2030 年的研究和创新基础设施路线图,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STFC)首次将世界级多学科设施列入战略目标,以保持英国作为全球基础科学研究领导者的地位。美国作为典型的创新型国家,高度重视下一代创新基础设施的研发与应用。美国重建基础设施立法纲要 提出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未来能源等领域超前布局下一代创新基础设施,抢占未来科技战略制高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省市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署,先后出台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立足强化支撑引领作用,全力提升创新基础设施能级。2.明确定位,专业化运行管理

6、创新基础设施的专业化运行管理是其效能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为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在世界级科学研究、前沿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重大支撑作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创新基础设施的专业化管理,明确建设预期和设施定位,加大政府投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采用多种建设模式和灵活的运行管理机制,以确保设施的高效运行。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支持美国全方位的国家能源战略为主要使命和根本动机。自 1931 年成立以来,加州大学代表美国能源部(DOE)管理该实验室。每年,实验室管理层根据实验室各部门及其顾问委员会的意见制定实验室年度计划,并积极推进以确保实验室能够在未来几十年内完成使命。实验室通过汇集多学科研

7、究人员团队,为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供最先进的资源、一流的工具和创新解决方案。英国研究与创新机构(UKRI)专注于“国家产业战略”核心目标,在高价值制造、能源等重要关键战略领域建立弹射中心。弹射中心由政府资助建设,以独立法人实体形式运行,由董事会和执行团队负责运营和管理。弹射中心面向新兴技术领域,深入整合英国基础创新资源、研发优势,推动国家高端创新领域优先发展。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先行军”,在创新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建立以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为核心、战略咨询委员会或专业技术委员会参与的法人治理组织构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探索由政府引

8、导投入及稳定支持、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等。3.注重开放,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基础设施是支撑高质量研究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工具。在全球科技创新交叉融合、协同联合、包容聚合的大背景下,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一方面应以全球视野高标准建设;另一方面应注重开放,推动高水平创新,提升其使用效率。如美国制定“开放创新基础设施法”,提高国家研发基础设施的使用率。美国国家实验室注重和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合作,通过合作开发、联合研究、设备开放与技术服务等形式进行开放合作,共同解决科学前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伯克利实验室的用户设施为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供最

9、先进的资源。每年约有 10000 名研究人员使用这些设施,占能源部科学办公室用户设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为保障国际水平创新基础设施的顺利实施和运行,非常注重扩大与外界的交流合作,充分吸收全球领先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创新基础设施向不同创新群体开放,促进研究成果共享。我国开放度较高的创新基础设施,也建立了较好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国内外顶级科研力量共享科研设施和人才,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和任务,通过开放共享推动设施效能提升。二、江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创新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以衔接国

10、家重大战略和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战略性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培育新建、整合重组、优化调整创新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重大、科教、产业和公共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在重大创新基础设施方面,面向“中国网络 2030”和“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高水平建设主体,建有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 2 个国家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实现江苏省重大设施“零”的突破;建有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和 科技瞭望31安徽科技2023 年 1 月第 1 期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支撑面向科学前沿的高水平计算研究和服务;此外,作物表型组学、纳米真空互联、信息高铁等重大创新

11、基础设施预研筹建。在科教创新基础设施方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教力量,面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向,培育建设了国家级科教创新基础设施 42个,启动建设了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和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建有省级科教创新基础设施 146 个,凝聚培养领军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产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学科领域和区域发展。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方面,紧跟国家战略布局,深度挖掘区域产业优势,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核心,深度融入国家和长三角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12、参与筹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了 164 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积极争创水生态安全与健康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建有 6560 个省级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在科研服务基础设施方面,以提供公益性、公共性、技术性、开放性资源共享和基础支撑服务为目标,集聚大型科学仪器、工程文献、农业种质、重大疾病样本等科技资源,建有 8 个省级科研服务基础设施,全省入网大型科学仪器超 1.1 万台(套),拥有文献信息资源达 170 TB,保存农业种质资源近 7.18 万份,收集生物样本超 150 万份。2.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江苏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13、但与习近平总书记“两争一前列”的嘱托和期待,以及江苏建设科技强省的目标要求仍有差距,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充足等问题。创新基础设施“南多北少”,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创新基础设施的地区分布来看,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活跃度较高的苏南地区,数量近5000 家、占比超过 60%,苏中、苏北地区创新基础设施的数量均未超过 2000 家,苏北地区创新基础设施数量占比不到 18%。从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的地区分布来看,苏南无疑是江苏创新基础设施的“高地”,其中南京、苏州、无锡的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数量遥遥领先,三者占比约 85%,而苏北地区仅连云港和徐州有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布局,盐

14、城、淮安和宿迁均未有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布局。究其原因,苏南地区在承接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的基础条件和创新环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苏北地区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相对欠缺。创新基础设施“量多峰少”,支撑优势不充分。从创新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来看,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更加侧重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的布局,存在数量多、高峰少的问题,全省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数量近 7000 家、占比约 90%,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科学前沿的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科教创新基础设施占比还不到 10%。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在江苏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还较少,国家级科教创新基础设施(42 家)远少于北京(1

15、21家),江苏科教大省的优势(51 家驻苏部属科研机构、15 家“双一流”高校)未得到充分发挥,江苏科技创新的“高原”上还需要竖起更多的“高峰”。创新基础设施“建多用少”,效能发挥不充足。从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过程来看,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设轻运行问题。作为江苏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一些创新基础设施研究方向已不能满足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需要,一些创新基础设施存在后期维护投入不足、运行管理不善等问题,运行成效较差。此外,江苏近年来布局建设了 3 家省实验室和 8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这些创新基础设施建成后如何科学运行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科学、

16、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关运行管理机制亟待完善。三、推进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立足“十四五”关键时期,面向新一轮中长期发展,紧扣“四个面向”“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新时代科技发展新要求,围绕解决创新基础设施在布局、建设、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进一 科技瞭望32安徽科技2023 年 1 月第 1 期步增强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坚持目标导向、加强统筹部署,构建设施新格局坚持持续支撑江苏科技强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着眼未来长远发展,充分发挥江苏科教资源和产业厚实的双重优势,站在全域创新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全省“一盘棋”统筹部署、科学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统筹整体和局部,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有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立足支撑江苏高质量创新,注重国家、省、市各方长远需求,整体把握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总体布局。统筹存量和增量,根据“十四五”及中长期重大战略、学科发展、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公共支撑等需要,明确江苏省创新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充分依托研究型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高标准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