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_张秋英.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7111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_张秋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_张秋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_张秋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6大众文艺文化教育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承载着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目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部分高职院校大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实践育人成效不显著,新时代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大思政教育观的发展、大思政理念的落地生根,整体协调推进“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有助于高职院校树立实践育人的发展理念,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理念分析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渠道和主阵地,事关大学生能否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能否顺利实现。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立

2、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树立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格局和新模式。(一)大思政理念的丰富内涵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2020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不断发展完善,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大思政”理念具体体现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概念统合,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育人各方统筹协调,互相配合,打好组合拳,统一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整体。大思政理念,为研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为构建“一

3、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提高理论支撑,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进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阶段。(二)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理念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理念源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实践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应根植于现实存在、生活条件等客观世界来认识和推进。2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理念以各种实践环节为载体,以实现立德树人为实践育人根本目的,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困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和教育理念。生活和社会是思政教育活动的实践方向,要教育引导大

4、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反思和领悟、学习和成长。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需要通过开展课内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大学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多观察、多思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课题:大思政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SJSZ1147)、2021年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1XJJG01)阶段成果。大思政视域

5、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张秋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摘要:在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大思政理念和实践育人理念入手,立足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和对策,形成新时代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格局和新模式,提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实效。关键词:大思政;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4-0106-03107大众文艺(三)大思政理念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理念的内在逻辑一方面,

6、新时代大思政理念需要主动践行思政教育育人大实践,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同样需要大思政理念作为前提和遵循,即在大思政视域下全校、全社会共同协作、统筹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模式。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具有与新时代大思政理念相适应的协同逻辑基础,两者统一于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的和根本任务。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存在的困境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现状的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主要调研大思政育人理念和实践育人理念的认知程度、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和落实、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其他表现形式及具体

7、做法、学生对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满意度、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实际效果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主要存在部分师生对大思政理念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目标认识不足、思政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政课实践教学体制机制不完善、各主体协调不畅及实践育人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发展困境。(一)理念认识不足在实际中,老师们专注于课堂,各自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缺少主动与其他老师的协同配合,缺少课堂以外的延伸和关注,对大思政理念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目标认识不足。理念上的认识不足,导致行动上的迟缓,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成效。(二)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思政课是立德树人

8、的关键课程,它不仅包括理论课,还包括实践课。思政课教学实际中,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容易使思政课陷入抽象和空洞,缺少亲和力和针对性,难以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究其原因,有思想上的忽视,即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的意识,习惯上理论课,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应付态度;也有现实的无奈,即受到实践教学资源短缺、闲置与低效使用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另外实践课需要联系单位、组织学生前往有风险,加上没有强制实践的规定,教师也懒得主动实践,又能规避风险,难以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机制不完善通过调研发现,各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体系均已形成,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机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实践

9、内容设置不够全面且缺乏系统安排,实践形式缺乏创新性与科学性,实践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单一,甚至部分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可操作性或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等。总体上思政课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体系与机制,严重缺乏系统性构建。(四)各实践育人主体协调配合度有待提高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主体包括校内和校外师资。校内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主要包括“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团政教师、后勤教工”3等。但是,这些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主体主要是立足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各司其职、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配合。校外实践育人师资短缺,且缺乏常态化管理,校内和校外育人主体缺乏联动,未形成“共抓大实践”

10、的意识,未形成实践育人最大合力。(五)实践育人考核评价体系有待优化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主体主要是校内思政课教师,校内其他教师、校外师资、学生参与评价较少;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实效;评价标准主要由老师确定,主观性较强。这种单一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考核评价模式,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践育人效果不明显,急需完善。三、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和对策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的研究是时代所需、现实所需。构建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格局和新模式,满足高职学生的成长成

11、才需求,顺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树立大思政实践育人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需要充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提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成效。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理念下,校内校外师资全员参与,发挥思政教育的最大合力,通过大学生参与的全部实践活动,即公共课、专业课、日常生活实践、各级各类党团活动,以及所有的校内外全部实践环节,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12、。实践育人活动不再是以往传统认知中简单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是所有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实践育人不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二)形成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在理念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和实践育人共同体运行机制,形成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筑牢大思政育人根基。一是,顶层设计、体制融合。高职院校需要从顶层设计,各机构有机结合,构建统筹协调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协同机制,解决各管一摊、各自为政的问题。具体来说,文化教育108大众文艺高职院校应建立以学校领导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工处以及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参与的

13、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出台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相关工作制度、搭建交流协作平台,统筹协调校内外各部门有序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促进校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形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最大合力。二是,资源整合、工作配合。教育资源多元化整合、一体化运用,相互融通,提升育人实效。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专业课、校内实训实践、校外实践、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党团活动等,都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形式,学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领导工作小组和全体思政教育实践育人主体应当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思政资源,统筹协调,互相配合,发挥出多方育人的最大效能,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14、,实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目标。另外,相关部门相互之间交叉任职和挂职锻炼,建立必要的沟通机制,协同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大思政视域下,涉及自我、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协调融通,所有实践活动应当通盘考虑,打通壁垒,有机结合,构建实践育人合力发展机制。(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实践育人新成效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新格局和新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具体包括思政课实践教学制度、专业课课程思政制度、日常思政教育制度、党团活动思政教育制度、思政实践育人奖惩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其中,要建立完善多元化可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改变以往评价主体单一的考

15、核评价模式,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三方面有机结合,注重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保障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效果的客观性。二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校内实训实践、校外实践、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党团活动等有效联动,实现成绩的相互认证,实现各部门相互协同。三是,注重对教师实践育人效果的考核评价。以是否组织实践育人活动、实践育人活动过程参与程度以及实践育人活动效果等三个维度构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4(四)注重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实践教育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开放性和系统性。校内校外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开展校本特色的实践育人活动及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最大程度拓展思

16、政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不断促进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拓展。在形式上,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形式。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探究为主,突显学生的主体性。采取观读活动、科技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勤工俭学、带薪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类型,采用诗歌朗诵、歌曲舞蹈、小品相声、情景剧表演、故事演讲、主题汇报、思政微课、微电影展示等多种展示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拓展思政实践大课堂,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聚集实践育人协同新力量师资队伍的素养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推进,需要加快建设师资队伍,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团政教师、后勤教工等,另外,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师资队伍还包括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大国工匠、专家等,这是对校内师资的有益补充。通过举全校之力,高效配置育人资源,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