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I:10.13766/j.bhsk.10082204.2022.0203当代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多维论析基于对全国 23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分析彭均,于涛(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躺平”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不懈奋斗,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全国 23 所高校 9305 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研的数据分析发现,可以从大学生“躺平”意愿、结构、表征、频段四个方面来整体把握其特征,并总结出“躺平”现象生成的心理性和社会性原因。基于此,提出应从社会氛围、教育引导、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加以矫治,并以此来
2、激励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关键词:大学生;“躺平”;亚文化;社会转型;内卷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204(2023)02017408Multi-dimensionalAnalysisofthePhenomenonof“LyingFlat”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BasedontheSurveyandAnalysisofCollegeStudentsin23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hinaPENGJun,YUTao(SchoolofMarxismStudies,Southw
3、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Abstract:Recently,the phenomenon of“lying flat”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 in thesociety.Howtocorrectlyunderstandthisphenomenonandguid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tomakeunremittingeffortsinthenewerahasbecomeanimportanttopicofresearch.Basedonth
4、eanalysisofthequestionnairedataof9,305collegestudentsin23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paperfindsthatthecharacteristicsof“lyingflat”ofcollegestudentscanbeunderstoodfromfourperspectives,namely,studentswillingnesstolieflat,structureofthestudentslying flat,behavior of students lying flat and frequency of
5、their“lying flat”.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psychologicalandsocialreasonsforthephenomenonof“lyingflat”.Inviewofthis,thepaperproposesthatthephenomenonshouldbecorrectedfromtheaspectsofsocialatmosphere,educationandguidance,andmechanismconstruction,etc.,toencourag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toforgeah
6、eadtorealizetheChinesedreamof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Keywords:collegestudent;“lyingflat”;subculture;socialtransformation;involution一、文献梳理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和“两个大局”交叠重合的关键转型期,社会结构深刻变革,思想文化交融共生。当代大学生作为与社会转型同步成长、共同发展的群体,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最灵敏的“晴雨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这一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
7、态,不仅体现了该群体的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也时刻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影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躺平”作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收稿日期:20220303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攻关项目(20SZK10635008);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21122);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生专项项目(My202209)作者简介:彭均(1995),男,陕西安康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第36卷第2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6No.22023年3月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Ae
8、ronauticsandAstronautics(SocialSciencesEdition)March2023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认知和行为举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躺平”作为一个社会热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研究。具体而言:一是关于“躺平”现象的成因分析。有学者认为,现代化转型所带来的阶层固化1、经济社会发展2186、传媒发展与科技进步2189、就业压力增大所带来的高压生活381、同辈群体的内卷和压力传递4、学校教育体系矛盾叠加以及温室型家庭教育机制587-88等是形成“躺平”现象的社会性根源;而社会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转向2188、消费主义文化的负效应6等则是促进“躺平”现象出现的文化
9、性根源。同时,还有学者认为,“躺平族”出现的内在原因是其生命意义的缺失与精神危机790。二是关于“躺平”现象的实质揭示。有学者认为,“躺平”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反消费主义8以及与社会性脱嵌倾向9,体现的是部分青年在生活高压之下的避世选择792;但也有学者认为,“躺平”现象的出现,多是青年们回应现实无奈和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所采取的暂时性策略383,也表现为互联网时代解构主义的符号嬉戏10。然而,从实质上来讲,个体在“躺平”状态中显然并没有能够实现自我充实,只不过是一种自我虚无化的边缘性生存方式114。三是关于“躺平”现象的价值判断。多数学者们认为,“躺平”是一种焦虑、颓丧、妥协的青年社会心态12,不
10、利于构建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秩序13139,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走向消极宿命论、价值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1424,对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还有可能陷入消费萎靡的“低欲望”旋涡15。四是关于“躺平”现象的矫治路径。有学者呼吁,关注青年需求1427和生活状态114,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身份认同、营造社会环境789-101、净化舆论环境、强化责任担当16、强化家校社协同合作590-91等方面来引导和促进其积极奋斗;还有学者从政策设计角度提出,要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强化青年社会保障、健全劳动力市场等措施383-84。基于此,笔者以“当代大学生躺平现象调研”为主题,以系统了解大学生对“躺平
11、”现象的认知、态度及其自身在“躺平”亚文化现象影响下的生活状态为宗旨来进行问卷设计,并运用问卷星调查网站对全国 23 所高校的 9305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调查样本中,东部、中部、西部高校分别为 6 所、8 所、9 所,专科生占比为 16.41%,本科生占比为 43.82%,硕士生占比为 24.71%,博士生占比为 15.06%。通过实证调研,以期能够宏观把握当代大学生“躺平”现象的样态特征,并通过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以探求其生成的内在逻辑。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矫治建议,以期为激励大学生在新时代积极作为、矢志奋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二、当代大学生“躺平”现象的样
12、态特征“躺平”作为一个社会“热词”,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传播,是继“丧青年”“佛系青年”“摸鱼青年”“内卷青年”之后出现的又一种社会群体亚文化现象。它既指人们在某种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不争不抢、无欲无求和满足现状的社会心态,也指人们在生活中逃避生活压力,只想维持最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行为。在这种亚文化现象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躺平”行为主要呈现出以下样态特征:(一)意愿:被动与主动互动拼接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场域空间,当代大学生正是在不断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中改造精神世界、提高实践能力。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躺平”亚文化现象,正是其在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并进行精神世界转化的结果。笔者调研发
13、现,被调查样本中存在“躺平”行为的学生占比为 87.87%,选择“直接躺平”的学生占比为 3.12%。同时,有33.61%的学生认为,“由于外部压力和自身能力匹配度不够,而感到无能为力”是导致自身“躺平”的主要原因,而工作就业、学业发展和自身能力不足则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还有 62.81%的学生认为,“躺平是调整自我,短暂放松的一种方式”。由此说明,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时,具有较为强烈的“本领恐慌”感,从而通过“躺平”行为来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缓解压力叠加的目的。不仅如此,在存在“躺平”行为的学生中,认为“自身或家庭条件较好,有躺平的资本”的学生占比为 3.58%,这部分学生大多因为家
14、庭条件比较优越而在生活中选择“躺平”。因而,当代大学生“躺平”群体中整体上呈现出被动“躺平”与主动“躺平”相拼接的特征。(二)结构:圈层化与边缘化趋势明显社会的多样发展让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当代大学生作为出生于“Z 世代”(指19952005 年出生的人群)的群体代表,其典型特征就是喜欢“圈子文化,独而不孤”,他们疲于应付仪式性社交活动而选择“躺平”,在生活中只喜欢与志第36卷第2期彭均等:当代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多维论析基于对全国 23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分析 175 同道合的“同质群体”相互往来。根据笔者调研数据显示,首先,在回答“自身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事情,更倾向和谁倾
15、诉”时,选择和“同学、朋友倾诉”的占比高达 60.08%,这反映出“躺平”群体的朋辈圈层化比较明显。朋辈圈层化分布,如图 1 所示。其次,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笔者调研数据还显示,户籍在省会、直辖市,地级市、县城,以及农村的学生的“躺平”率,分别为 30.16%,24.37%,19.94%,这种梯级式的数据反映出地域圈的层化倾向。地域圈层化分布,如图 2 所示。最后,随着当代大学生学历不断提升,“躺平”行为发生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直接躺平”的发生率分别为7.00%,5.00%,4.00%,0,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学历越高,则“躺平”
16、意愿越弱。学历圈层化分布,如图 3所示。领导、辅导员0.58%任课教师1.16%亲人38.18%同学、朋友60.08%图1朋辈圈层化分布30.1624.3719.94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省会、直辖市 地级市、县城农村占比/%图2地域圈层化分布40.0026.0026.0030.007.005.004.0010.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直接“躺平”长期“躺平”,偶尔奋起博士研究生5.000占比/%图3学历圈层化分布此外,在问及“躺平”之后,个人在行为、心态、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时,55.37%的学生反映,“躺平之后容易被边缘化,对接下来的生活感到惶恐”,还有 11.02%的学生反映,“始终是一个人,没有朋友的陪伴”。而长期“躺平”的大学生由于无法融入快速发展的在社会生活,而更加容易使自身处于社会主体结构的边缘位置。(三)表征:慢节奏与低欲望双重叠加当下,社会信息和符号快速衍生、发展和传播已经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必须时刻做好迎接新事物、了解新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