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卷第2期南方农业2023年1月Vol.17No.2SouthChinaAgricultureJan.2023158158于伯和,李俊杰,王公胜,等.基于甘肃省 3 个样本县调研数据的乡村建设总体评价与对策建议 J.南方农业,2023,17(2):158-160.基于甘肃省3个样本县调研数据的乡村建设总体评价与对策建议于伯和1,李俊杰2,王公胜3,刘奔腾4(1.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省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3.甘肃省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4.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 730050)摘 要 为进一步
2、提高甘肃省乡村建设水平,基于甘肃省徽县、庄浪县、高台县3个样本县开展的乡村建设评价数据,从发展水平、农房建设、村庄建设、县城建设4个维度,深入查找甘肃省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提出包括提高农房设计水平,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完善农房配套设施及专业建设,提升农房安全宜居性;推广垃圾分类,探索本地资源化利用等对策建议。关键词 乡村建设评价;发展水平;农房建设;农村建设;甘肃省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 x.2023.02.049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
3、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乡村建设评价体系,促进补齐乡村建设短板”1。2021年 7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 2021 年乡村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评价试点工作,评价重点面向县,特别是农业县2。从甘肃省乡村建设实践看,开展乡村建设评价是总结乡村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有序建设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找出关键症结、障碍与制约因素所在,对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促进甘肃省市县乡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3-4。1 乡村建设评价的意义1.1 是推进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甘肃省把县域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科学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全面掌握乡
4、村建设实际情况和水平,深入发现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乡村建设提供基本决策依据,建设陇原幸福美丽新乡村。1.2 是把握甘肃省乡村发展规律,高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分析甘肃省乡村建设现状,总结乡村建设经验和教训,能够有效促进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认识乡村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确定建设的时序、内容和方向,为更加精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供重要参考。1.3 是助力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强县域”行动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建设评价,推进乡村建设,从抓科技、抓产业、抓县城和中心镇、抓人才、抓协同、抓基础入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域经
5、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甘肃省“强县域”行动。2 评价工作开展情况甘肃省为更好对乡村建设情况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监测评估,综合考虑了代表性、可比性等因素,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分析研判,委托由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组成的省级专家团队,分别前往徽县、收稿日期:2022-12-05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新型宜居绿色农房建造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1YF5FA032);甘肃建投科技项目“甘肃省新型宜居绿色农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TKJ-2021-07)。作者简介:于伯和(1994),男,甘肃临洮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乡建设、农
6、村建设及建筑工程材料。E-mail:。第17卷第2期南方农业2023年1月Vol.17No.2SouthChinaAgricultureJan.2023159159庄浪县、高台县开展此次甘肃省乡村建设评价工作。此次选择的 3 个样本县均为典型的农业县,以农业生态发展为主导,但在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等方面差异显著。此次评价,选取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部门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结合遥感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社会大数据等综合比对,分析甘肃省 3 个样本县乡村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客观了解甘肃省乡村建设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应工作建议。3 评价结果3.1
7、 成效评价3.1.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向好发展甘肃样本县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9 年的8 998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1 428 元,同比增长 27.0%,其中高台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16 202 元,接近全国样本县平均值(16 696 元)。村民问卷调查显示,普遍认为近 3 年家庭生活水平变好很多或向好发展。3.1.2 镇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向乡村下沉,推行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实现农村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甘肃省 3 个样本县均实现了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高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
8、95.8%)。问卷调查显示,村民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接近 60.0%。村镇两级为主提供学前教育和基础义务教育保障,总体能够较好地满足入园需求。3.1.3 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力度大,脱贫攻坚农房安全保障有力甘肃省积极推动实施农村危房 3 年整治行动,将房屋安全隐患整治与农房抗震改造工作相结合,实现危房清零目标,同时开展农村危房动态监测,进行长效的维护和管理。甘肃省 3 个样本县鉴定为危房的农房占比平均为 0.01%,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0.57%)。使用预制板建造的农房占比平均为 7.5%,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12.9%)。问卷调查显示,75.5%的村民住房设置有构造柱或圈梁,
9、住房抗震安全性较好。3.2 问题评价及成因分析3.2.1 农房建设水平不高,舒适性较低访谈显示,甘肃省 3 个样本县农民住房以自己设计建造为主,占比达到 59.9%,缺乏专业设计,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得到保证,大部分房屋建设时缺少施工图。甘肃省 3 个样本县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房占比平均值为 26.1%,仅为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46.5%)的1/2左右。日常可热水淋浴的农房数较少,3 个样本县占比平均值为 40.4%,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值(56.3%)。问卷调查显示,甘肃省 3 个样本县有燃气管道覆盖的行政村占比平均仅为 2.9%,使用燃气的农户占比平均值为 16.5%,仅为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
10、53.2%)的 1/3 左右,村民平时烧水、做饭、取暖的原料仍以煤炭和薪柴为主。总体来看,房屋设计仍以传统建筑设计为主,房屋配套性、共享性较差,不能满足村民的多样性需求,农村现代化生活水平仍需改善,住房品质亟待提升。3.2.2 农业发展水平差异大甘肃样本县耕地流转面积占比平均值 24.5%,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值(31.3%)。每 667 m2耕地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为 1 000 元,仅为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2 000 元/667 m2)的 1/2 左右。甘肃省 3 个样本县耕地撂荒率达到 8.7%,其中庄浪县和徽县的耕地撂荒率较高,占比分别为 11.3%和 13.5%,耕地流转面积较低,农业生
11、产效益低。以集体化、机械化经营的农业产业仅在高台县占比较高,多数农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购买农业机械的能力有限,机械化水平偏低,导致农业产出效率低下。虽然特色产业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特色产业缺乏产品竞争力、影响力。3.2.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护存在短板甘肃省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自然村占比平均为10.1%,远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27.9%)。问卷调查显示,甘肃省 3 个样本县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自然村占比平均仅为 1.7%,有村级独立污水处理设施的自然村占比平均仅为 1.9%,均低于全国样本县平均水平,污水治理仍是乡村建设的短板。污水设施建设、管理及后期维修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12、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只能覆盖到靠近乡镇的村庄,远离乡镇的村庄一般选择排入就近沟渠。此外,村民只对垃圾进行简单的源头分类,但在垃圾回收运输过程中又混合收集,缺少终端处理的配套设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受到阻碍,加大了农村垃圾治理难度。4 对策建议4.1 提高农房设计水平,提升农房建设品质1)推动出台甘肃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第17卷第2期南方农业2023年1月Vol.17No.2SouthChinaAgricultureJan.2023160160组织起草并尽快实施 甘肃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从农村住房建设规划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归档、指导服务、既有农房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指导规
13、范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提高农房建设水平,加强农房安全管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组织技术力量指导农房设计。可组织建筑师、规划师等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农房设计和建设指导,开展设计下乡服务,引导设计单位与镇、村共同探索建立驻场设计师制度,并开展示范试点。还可以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鼓励科研单位、协(学)会开展农房设计和建设研究,培养乡村设计师队伍,并在农房设计中突出当地风貌特色。3)大力提升农房居住品质。适应村民现代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和净污分离,新建农房要同步设计水冲式卫生厕所,因地制宜推动水冲式卫生厕所入室。新建农房的地基基础、结构形式、墙体厚度、建筑构造等要适应当地经济发
14、展水平和地质条件,满足质量安全及抗震设防要求。开展绿色农房建设,鼓励就地取材,利用乡土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选用装配式轻钢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4.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议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对干旱气候影响的研究,统筹农业地区水库修建、农田灌溉、村庄用水的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田适机化改造,为粮食耕种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土壤条件、耕种品类保障。2)优化耕地流转程序。建议农业农村等部门制订符合甘肃省农业农村实际的耕地流转规范化流程,并为推动耕地流转提供相关支
15、持鼓励政策。3)加大农业生产现代化技术推广。建议科技、农业农村、人力资源等部门,加强农机在省内的研发、生产和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推广,推动优势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推动数字化种植、养殖技术发展,通过企业带动农户、技术学校培训等方式,推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应用。4)重视农业流通体系建设。建议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在村、镇、县各级布局服务当地基本粮食、应急粮食、渔业产品、蔬菜瓜果、各类花卉等农产品流通的仓储、运输设施;通过引入电商平台、提高农民运营能力等方式,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4.3 完善农房配套设施及专业建设,提升农房安全宜居性1)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对新增危房及时予以修缮加固或拆除重建。动态监
16、测,及时掌握农户房屋状态,加强对农户房屋的全方位监管,排查农房安全隐患工作常抓不懈。推动厕所、厨房、热水淋浴设施建设,引导农户同专业建设人员一同参与农房建设,严把质量关。2)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发掘乡村建筑特色。从农房图集的选用、建设质量安全、农民建房管理规定等方面进行工匠培训,不断提升工匠专业水平。同时努力发掘民间传统技艺、种植养殖、建筑施工、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秀乡村工匠,进一步提高农房宜居性。4.4 推广垃圾分类,探索本地资源化利用1)大力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锋示范作用,带动村民正确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投放,采取“积分奖励制”激发村民主动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2)开展污水治理体系建设行动,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针对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户,推广低能耗、易维护的户用处理装置,实现污水就地分散化、生态化处理;对于农房相对集中布局的村落,优先治理中心村、人口集聚区、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对远离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地区,可建设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尾水用作农业灌溉、生物水肥等。参考文献1 陈前虎,孙莹,洪明,等.浙江省乡村建设成效的总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