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627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 类)“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和应对”(项目编号:JBS14330)。作者简介:谢福荣(1972),男,福建邵武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校园法治建设、民商法律实务。基于网络时代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谢福荣(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 网络的发展推动教育创新革新,又使当代大学生思维方法以及价值观念产生较大变化,这就对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此现象,本文主要对基于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价值进行分析,即拓
2、宽思政课程教学发展平台、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率等。并根据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困境,如不断冲击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传统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等,提出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创新策略。关键词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80006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800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引言网络时代下,各个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都有所增强。目前,互联网技术也广泛地融入教育行业中,许多方
3、法也都进入到高校教学中,比如翻转课堂、移动教学等。现如今高校教学模式应该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和创新。尤其是在思政课程教学方面,因为该课程教学有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素养的作用,所以对网络时代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不容忽视的。一、基于网络时代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价值(一)拓宽思政课程教学发展平台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平台得到有效拓宽,令思政课程教学获得崭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基于互联网时代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价值体现在可以拓宽思政课程教学发展平台的方面,教师和学生能够借助虚拟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空间,突破原有课程教学工作的时空限制,由以
4、往局限在狭小校园空间内的教育拓展为具有开放性的教育空间,进而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真正达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二)完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网络时代下,浩瀚如烟的网络资源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有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当前教师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可以突破教学受限于传统单调思政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局限性,也不再将教学局限在自身的知识储备方面,能够第一时间根据热点新闻对学生实施思政课程教学。在教学创新中,教师能够根据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全球化视野完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增强教育有效性。在网络技术和平台的使用中,思政工作者能够从多方面强化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为学生带来更好地学习资源和素材,增加学生参
5、与学习的主动性。(三)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率网络时代,师生交流可以运用微信、QQ 等社交软件,在此期间实现了点对点的及时沟通,师生可以展示自我的窗口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在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中,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递各式各样的理论知识、热点信息,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跟踪和了解,从而多方面增强课程教学的效率,强化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网络时代下的网络平台可以发挥教育的优势作用,思政工作者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对学生思想动态有所掌握,从而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将处于萌芽状态的学生思想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大化地强化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四)推动思政课教学和社会
6、融合在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社会对高校教师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偏见现象,比如“象牙塔”“不接地气”。这种偏见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的社会经验不足,从而导致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不接地气”;另一方面,传统思政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通常采用文件学习、大会报告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从而造成其教育的时效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运用敷衍的态度参加思想政治学习,对这方面的学习缺乏主动的意识。网络时代下,许多新兴应用工具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新兴传播方式、电子支付平台等,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深刻的改变。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使用新兴媒体,可以让课程教学不再远离社会实践,而是通
7、过与时事、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展开教育的方式,强化思政课程教学与社会的融合度。二、基于网络时代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困境(一)不断冲击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应用工具如同一枚硬币,有反正两面,在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的生活与学习优势的同时,也为种类丰富的不良思潮提供可乘之机。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自媒体蓬勃发展,并通过互联网的春风,展现出芜杂生长、监管不力的态势,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产生较大挑战。目前网络时代对于思政课程教学带来的挑战,从不断冲击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方面体现出来。在知识和信息不断爆炸的时代下,逐渐消融了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个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还是信息传播
8、的创造者。传播者在传播相关信息的过程中隐匿在移动终端后,缺少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的诸多顾虑,运用网络提供的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呈现出情绪化的网络言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经验不充足,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阶段,在遭遇虚拟网络的多元价值观念冲击时,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错误言论的煽动,造成自我价值迷失、信仰逐渐崩塌,这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新要求。(二)传统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高校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理论课程是主阵地和主渠道。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所以教师主要采用的教6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第 36 卷第 8 期总第 342 期学方式和手段是讲授为主
9、,时间有限且场所固定,进而使思政课程教学展现出枯燥乏味的情况,课堂满堂灌的形式不断体现出来,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导致课程教学既不能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激发,还缺少理论讲授的实践性教学,无法让课程内容和知识真正触及学生心灵,课程教学工作入脑、入新的效果不显著。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介时代教师是教学主体的局面被打破,新增添了许多为学生获取资讯提供帮助的渠道,教师的话语权和掌控力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其课程教学难度不断加大,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面临较大困境。(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不足网络时代下,网络技术和平台可以为教学打造出良好的虚拟环境,虚拟的数字环境可以使个体娱乐、交友、购物的种种需
10、求得到满足。当前自制力不足的大学生在面对网络时具备一定的好奇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很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大多数学生昼夜颠倒,晚上时间用来打游戏,白天逃课在寝室睡觉,进而很容易导致学生逃避学业,还有现实社会责任,进而造成成绩下滑,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创新带来较大挑战。其课程教学需要有足够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及时关注学生在网络上的思想和动态情况。然而,不少高校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出现理论课教学团队不足的情况,而且对于思政工作而言,不能只是将其当作思政教师个人的工作,还需要构
11、成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互补,进而更好地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做努力。学校在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中,未能根据网络时代特征,还有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发展情况,打造理论课教学团队,从而使其教学呈现出师资不足的问题。三、基于网络时代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网络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方向是推动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与转变,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立足学生具体发展需求,对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置。要想防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思政工作者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除了重点对思政课程学习重要性进行强调以外,还应该运用多元化形式,实现教学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政课程教学
12、。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时,学校可以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打造专题讲座,可以邀请优秀的党政机关成员到学校为学生实施讲座,并且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通过校内实施演讲和宣传活动。同时,除了可以进行校内的活动教学以外,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针对各种思想、知识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分享和传递相关信息资料,进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认知,促进思政课程教学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再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与思政修养和法律基础有关的课程时,可以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设置,主要以班级为单位,不断地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也可以选出优秀的学生代表,然后让其在校园开展微宣讲,进而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思政课
13、堂的魅力和最大化优势。四、基于网络时代下关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一)突出学生主体性作用首先,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教学课程应该与新课改方案主动适应,并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思维,经过对学生教师主副思维的更换,构建师生之间科学合理的教学关系,从而在增强师生之间交流频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其次,教师需要对互联网的优点有所关注,运用种类丰富的工具开展教学。比如,翻转课堂、移动教学等,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二维码组织学生进行签到的活动,从而运用这种形式节约更多的教学时间。在教学实践期间,还需要通过网络工具平台布置相应的作业,然后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开
14、展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考虑,第一时间解答和纠正问题。教师应该根据网络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充分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最后,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思政话题关键词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中的图片和文字等,让教学内容来自教材而又不同于教材,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结合独特的方法,调动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除此之外,还需要促进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除了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外,更应该从教师的思维方式上出发,推动课内课外的同步结合。一方面,要想顺利实施思政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将互
15、联网技术的价值体现出来,有效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推动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运用这种方式帮助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重视讲解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观”和“演”。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过程中,可以将相关视频引入其中,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视频类的人物和事件有深入的了解,不断散发出榜样的示范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结成小组,对相关知识和作业进行分析,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在促进课内课外的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施恰当的课外学习,因为思政课程教学中有许多历史知识,相关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解的相关知识,要想增强课堂的质量,教
16、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将与思政课程中历史知识有关的视频分享到教学平台上,引导学生对不理解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学习,从而通过视频的观看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推动思政课程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与丰富的网络资源相比,学生所学习到的思政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少,为了实现课内课外教学的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有关手册,让学生的思政书籍若阅读数量有所增加。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一些对学生有利的书籍。从而发挥课外视频和书籍,对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和思想道德品质的作用。(三)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中,高质量、高要求的教师是必不可缺的,教师专业素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产生较大影响。网络时代发展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的思政教师重要性也不断呈现出来。网络时代下,创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师队伍建设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奠定基础。在建设中,学校需要不断丰富思政教师的知识框架,帮助教师取得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从而才能有效地教授学生。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知识中,教师需要深度的理解和把握,积极择选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