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4月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客观因素,构建了以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供水能力、水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一级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取得了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研究表明: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其中水资源禀赋条件评价等级为中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等级为较好、供水能力评价等级为中等、水环境状况评价等级为中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等级为中等。所得成果符合该市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于该市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参考文献1 汪恕诚.水权管理与节水社会J.中
2、国水利,2001(5):6-8.2 朱一中,夏军,谈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80-188.3 李永,胡向红,乔箭.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12,16.4 陈菁,李建国,张建,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5):1-6.5 李金冰,章启兵,刘猛.基于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淮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江淮水利科技,2017(3):3-6.6 李恒超,邓英尔,史振环,等.基于模糊评判的坝上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地下水,2022,44(
3、1):206-209.7 李智.灰色预测模型在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5):74-76,82.“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3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将携手流域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深入分析流域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谋划新时代流域水利改革发展新使命、新任务、新对策,结合国家区域发展
4、战略、流域内各省(市、区)发展趋势和对水安全保障的需求,认真研究解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工程、水管理等水安全问题,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流域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海河水利 自创刊起,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和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方针,传播有关水利理论、水利改革发展和水利科技研究新成果、新经验,报道有关国内外水利学发展动态,宣传海河流域水利建设成就,为海河水利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海河水利事业成就的宣传提供了重要平台。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水利研究;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研究;南水北调后续工
5、程高质量发展研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研究;水利监督与河湖管理研究;数字水利建设。投稿途径:通过网址http:/的“作者投稿系统”入口投稿。论文撰写格式请参照 海河水利 论文模板编排。海河水利 是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水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199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6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1998和2000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2001年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第九届优秀期刊提名奖,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2020年入围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国内统一刊号CN12-1064/TV,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7328,目前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超星期刊网等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欢迎广大作者读者不吝赐稿,也欢迎从事海河水利相关研究的项目组洽谈专题合作出版事宜。选题指南李建国,贾冬梅,吴东,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