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3期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实施,中央银行全面开放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控,利率的高低不再由政府直接决定,而是由市场资金的供给状况来决定,进而商业银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息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值逐年下降,非利息业务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近些年来,资本市场发展,金融脱媒凸显,促进了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不得不在进行业务调整时重视非利息业务。发展非利息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润,政府机构也鼓励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那么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是否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和企业多元化理论,发展非利息业务收入可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但近些年国内
2、外研究均有发现指出,发展非利息业务不会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不同国家发展水平、银行政策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地区的研究结果不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研究本国金融发展问题有利于银行政策的制定,使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同时,为其他国家的金融发展提供参考。所以研究非利息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重要意义。一、文献综述现阶段国内外文献对此问题的研究基本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基于多元化经营会分散风险的理论观点,认为发展非利息业务对降低银行风险有积极作用。王瑞雪、张桥云(2016)通过研究16家上市银行业务模式多元化与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发现非利息业务的发展与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
3、关关系。张晓玫、毛亚琪(2014)在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非利息业务关系中发现,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发展非利息业务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第二种主要基于发展非利息业务转化成本低,收入波动性大,加之非利息业务与利息业务之间存在“交叉销售”策略,降低了非利息业务风险分散的理论观点,认为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对分散风险作用不显著甚至有消极作用。Stiroh&Rumble(2006)研究认为,非利息收入高波动性所带来的风险会抵消甚至大于其分散化所降低的风险。汪宇(2014)通过20032012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非
4、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联。黄国妍(2015)通过研究20032013年上市银行数据发现,非利息收入比重提高,会降低银行风险调整回报、增加银行破产风险。赵丹丹(2021)基于中国3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显著提高银行业整体风险水平。第三种观点是认为多元化发展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即非利息业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分散银行风险,但在其他阶段就不会显著分散风险甚至加重银行的风险。陆静、王漪碧、王捷(2014)基于19972012年119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当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时,银行收入的多样化难以发挥分散风险
5、的作用。闫真宇、殷书炉(2014)基于我国商业银行20032013年间数据,研究了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只有当非利息收入占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显现出分散风险的效果。谷慎、吴国(2018)基于我国103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的数据,研究了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业务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趋势,适当业务自由化会降低银行风险,过度业务自由化会增加银行风险。李诗瑶(2019)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7年的数据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规模门槛效
6、应。当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低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王凤娟王瑞雪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越来越大,非利息业务发展是否会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基于20122018年98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选用Z值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指标,研究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发展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为促进银行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收入,同时要做好监督管理。关键词:非利息业务发展;破产风险;收入多元化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的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效应
7、研究”,项目编号:19YJC790140;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CXCY2020Y128。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经济纵横 35DOI:10.19885/ki.hbqy.2023.03.0492023年第3期于6489.88亿元时,非利息收入业务并不能显著影响银行风险;反之,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非利息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观点,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各文献研究数据的时间和数量上存在差异,加之实证研究所用方法不同。但可以看出国内外对本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地精细化,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
8、基于我国98家商业银行在20122018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影响,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结构调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一)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参照Lepetit等(2008)的研究,选取Z值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指标。Z值不仅能代表银行的破产风险,而且考虑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度。Z值越大说明银行资产稳定性越好,银行风险越小。具体计算公式为:Z=(ROA+ETA)SDROA(1)其中,ROA为资产收益率,ETA为权益与资产的比值,SDROA为资产回报率的标准差。2核心解释变量。对于非利息业务
9、发展情况的度量,本文选取非利息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pnon来表示。具体计算公式为:pnon=非利息业务收入/营业收入(2)3控制变量。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参照Stiroh和Rumnle(2006)、Lepetit等(2008)的研究,加入以下控制变量:银行资产规模lnta。因受到“大而不倒”观念的影响,容易使大银行从事风险回报较高的业务,从而增加银行风险,所以本文采取银行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来控制各银行的经营规模。权益比率ea。反映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同时从一定程度反映银行的风险。权益比率过低表明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过高表明银行未能对所持资本进行充分利用。选取该指标用于控制所有者权益。存贷款比
10、nltd。存贷款比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的收益越高,但也会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净息差nim。净息差反映银行盈利水平的高低,会影响非利息业务的发展,所以对其进行控制。宏观外部变量。经济增长速度gdpgr和通货膨胀cpi。(二)数据来源为了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可得性,本文所有变量数据均来自Wind数据库和各银行年报。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选出98家商业银行。本文选取20122018年98家银行的数据,选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同时为进行准确分析,将98家商业银行细分为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5家国有大型银行和81家城商行。从表1可知,我国
11、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极不均衡。最大值达到43.9%,说明非利息收入占盈利收入比重较大;最小发展水平为0,表明国有商业银行未开始发展非利息业务收入;总体平均水平为5.46%,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尚且处在非利息业务发展初始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不高。Z值用来衡量银行的破产风险,其最大值(449.558)与最小值(12.593)之间差距较大,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间风险大小差距很大。三、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一)模型构建借助国内外经典文献,本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在控制银行资产规模和宏观经济增长条件下,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模型如下:Yi,t=0+1pnoni,t+2Xi,t+i,t(3)其中,Yi,
12、t是衡量银行风险的指标,用破产风险Z值表示;pnon代表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Xi,t是各控制变量的集合,其中包括银行内部层面的lnta、ea、ntld、nim和银行外部层面的gdpgr、cpi。i代表各银行,t为时间。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二)实证研究从表2得,总样本在显著性水平5%下,非利息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说明发展非利息业务可以降低银行风险,且总样本中两者相关系数为100.646。究其原因变量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控制变量:银行特征变量控制变量:宏观经济变量名称破产风险非利息收入占比资产规模权益比率存贷款比净息差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变量Z值pnonlntaeanltd
13、nimgdpgrcpi平均数76.891530.054665719.424677.05747442.866612.8803537.13056102.0435标准差72.855910.09358871.5496711.6235379.247391.0727150.50959070.4212604最小值12.593017.0054.219.4720.486.5101.4最大值449.5580.43923.7816.1161.4746.267.9102.6中位数54.0335019.01856.943.5492.7756.9102表1变量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经济纵横362023年第3期可能是非利息业务
14、发展使银行收入结构变多元化,分散了银行风险。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和5家国有大型银行分别在显著性水平5%、1%下,表现出正相关。但相比之下,国有大型银行的相关系数更大,表明其对银行风险的降低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国有大型银行的较大规模加之政府的保护,使其发展非利息业务更有优势。在81家城商行的回归中,主要变量系数同样表现为正相关,但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其资产规模相对股份制和国有大型银行较小,非利息业务发展未到达一定程度。四、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选取了98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选取Z值作为银行风险衡量指标,非利息收入占比衡量非利息业务发展程度以及其他控制变量;选择20122018年数据,运用非平
15、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发展非利息业务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在稳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进行业务创新,提高多元化。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调整收入结构,发展非利息业务的行为是大势所趋。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刚刚起步,银行业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注意自身状况,进行业务创新,找准定位,探究合适的创新业务模式,形成“个性化”的优点。第二,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自我监督管理。传统的利息业务收入在市场利率化条件下面临很大挑战,发展“服务型”的非利息业务是大势所趋。要抓住时机,转变以利息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思想,发展创新非利息业务,逐渐
16、提高非利息业务在结构中占比。第三,建立专对非利息业务的风险管控机制,促进银行转型升级。第四,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非利息业务的体系,业务的创新必然要对制度进行完善。从银行内部来讲,可以建立惩罚和信用机制,规范管理人员;从银行外部来讲,要善于运用国家征信体系,避免违约风险。参考文献:1王瑞雪,张桥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化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6(02):50-59.2张晓玫,毛亚琪.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非利息收入研究基于LRMES方法的创新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14(11):23-35.3Stiroh K J,Rumble A.The dark side of diversification:The case of US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08):2131-2161.4汪宇.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5黄国妍.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能够分散银行风险吗?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