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传播传媒MEDIA2023.4(下)2023.4(下)61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及启示文/唐春梅 高月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式更加多元,主题内容愈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精彩。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展现中国文化的优秀纪录片纷纷涌现,既有展现中国“历史之美”的中国河西走廊,也有呈现中国“山河之美”的自然的力量长江之歌,还有聚焦中国“文化之美”的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这些纪录片充分挖掘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引发“国潮”,也成为国外观众透视东方之美的窗口。四季中国是中国
2、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的一部大型体验式纪录片。该片选取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作为拍摄主题,探寻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展示中国古老智慧在当代中国的延续。四季中国自2019年播出后,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获得9.6分的高分评价。同时,该片凭借地道的英语表达,吸引了不少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外国观众。例如,四季中国第五集清明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单集播放量超过20万,为中国纪录片提升国际传播力这一课题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一、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的创作经验四季中国作为非遗类纪录片,既要真实再现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展现“非遗
3、”承载的文化底蕴,又要让海内外观众理解并接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其着力点在于要有特色、有“卖点”,有吸引观众的“亮点”。四季中国通过精挑摄制主题、精耕纪录片制作、精选播出时间等方式打造“卖点”和“亮点”,具有丰富的创作内涵。1精选摄制主题。中国作为世界非遗大国,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为非遗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这也成为四季中国的摄制主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先民根据天体运动以及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气象科学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
4、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外国受众而言,二十四节气这一主题兼具东方文化的神秘感和流量属性。四季中国主创人员将之作为摄制主题,运用视听符码阐释中国博大精深的农学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为海外受众了解中国这一东方古老大国提供了新的切入点。2精耕纪录片制作。为了探寻二十四节气对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展示中国古老智慧在当代的延续,四季中国主创团队精耕细作,挑选了2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录制地点,共拍摄1500小时的高清素材,一一呼应24个节气,形成了“春雨惊春惊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主题结构。四季中国的制作耗时两年,拍摄团队跨越中国24个省市区,涵
5、盖了中国东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瑰宝。纪录片以纪实加视听传播为主要特色,对于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具备天然优势。本文聚焦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出品的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对其内容制作和国际传播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提升非遗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度,助力中国非遗文化“走出去”。关键词:非遗纪录片 国际传播 中国文化 传播效度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传播62 传媒MEDIA传媒MEDIA2023.4(下)2023.4(下)南西北各处拥有不同气候条件、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地点,从中国最北的城市漠河到南部城市三亚,从零下30摄氏度
6、的哈尔滨到40度高温的重庆,自然还原二十四节气的气温变化,同时展现承载节气特点的丰富地域文化。3精挑播出时间。四季中国围绕二十四节气这条主线,通过英国主持人江森海的亲身体验来呈现与之相关的民风习俗,让受众感受广袤中国大地上有温度、有感情的真人真事。纪录片紧扣二十四节气在一年当中的时间节点,在国内外播放平台上按时更新对应的剧集。从2019年2月4日立春首播,更新至年尾大寒结束,呼应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规律,既能够让观众对时令气候产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又增强了受众的黏性,拓展了纪录片的时效性。二、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四季中国非遗纪录片聚焦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通过西方主持人讲述中国传统文化,
7、用西方视角解读东方神秘,为纪录片国际传播提供了形式创新的范例。在海外播出前,一些媒体和国外文化传播机构对该纪录片进行推广,做好了播出前的预热。纪录片在优酷、咪咕、天翼、哔哩哔哩等国内视频平台播出;在国外主要依托新华网英文网站、CNC海外渠道、YouTube及亚马逊等海外视频平台播放,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1巧用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扩大海外传播广度。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四季中国的宣发团队运用各种手段为纪录片的播出进行预热造势,综合使用国内国外视频新媒体,扩大海外传播的广度。播出前宣传预热,激发观众兴趣。海外受众对中国二十四节气并不熟悉,因此,四季中国在英国播出前,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为纪录片的播出
8、进行宣传预热,刊载了题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究竟为何?与四季中国预告片:中国如何庆祝二十四节气?的文章,对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以及四季中国的拍摄进行介绍。该纪录片还充分利用中国海外文化传播机构,在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也恰好是芒种节气这一天,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在其网络平台上推出纪录片四季中国的芒种篇。播出前的预热以及海外文化传播机构的宣传,不仅为海外受众理解中国的节气文化扫清了障碍,也提升了他们的观看兴趣,为纪录片海外传播效果做好了铺垫。传播媒介选择上凸显内外联动,扩大传播广度。四季中国在国内外同步播出,通过精心挑选播出平台,促进内外传播联动效果。纪录片在新华网英文网站、YouTube、
9、亚马逊视频网站等视频平台播放,同时也在国内优酷、咪咕、天翼、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播出。此外,中国青年报、北京时间、澎湃新闻、新浪网等数十家媒体的网站也转载转发纪录片创作、播出的相关信息。国内外播出平台同步联动,能够提升传播的广度。尤其是在自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任何人都是潜在的传播主体,国内外受众如果能够自愿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进行二次传播,将形成强大的传播力,推进中国非遗类纪录片的海外传播。2拓宽国际视角,从“他者视角”到“参与叙事”。四季中国与其他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择了“他者视角”和“参与叙事”来彰显中国文化。纪录片依托精良的制作、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内核和“他者”视角,强化二十四节
10、气的“画面感”“仪式感”和“沉浸感”,让海外受众充分感受节气蕴含的文化韵味。通过“他者视角”打造精品纪录片。四季中国围绕二十四节气,讲述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民族、气候条件下的民风民俗,展现原汁原味的“中国风”。纪录片选用英国人江森海作为主持人,以西方人的“他者视角”,从西方人的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智慧,用西方人熟悉的语言来展现中国文化。在音效方面,为了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纪录片邀请了国际首席爱乐乐团量身定制原创音乐,打造引人入胜的听觉盛宴。以主持为媒促进中西文化交融。主持人江森海在中国有着25年的生活经历,不仅精通中英两种语言,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通过他亲身体验中国节气文化,
11、解读节气民俗,能降低二十四节气之于海外受众的疏离感和陌生感,更好地拉近海外受众与纪录片所传达的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例如,在第六集谷雨中,主持人亲身参与采茶,并亲自制作谷雨茶。由于主持人对中西文化都比较熟悉,因此能超越单一的文化语境,从不同视角去理解、解读和传播中国文化。3架好译介之桥,助力纪录片国际传播效果提升。四季中国与其他非遗类纪录片类似,其海外传播首先面临语言、文化差异的挑战。搭建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语言桥梁,可以有效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四季中国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运用中英双语字幕等方式,降低了海外受众的理解难度,有效促进了纪录片的海外传播。合理运用翻译策略,消弭海外受众理解障碍。四季中国
12、用二十四节气串联四季轮回,展现自然变化之美。片中呈现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值得关注的是与民风民俗相关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语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活动方式。纪录片对这些词汇的翻译能反映片子的译介水平并影响传播效果。例如,第一集立春中讲述了北京“住春夜”的习俗。“住春夜”指立春时节把孩子送到邻居家过夜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传播传媒MEDIA2023.4(下)2023.4(下)63迎春。译文套用了西方文化中平安夜和新年守夜的习俗,将“住春夜”翻译为“Lic
13、hun Eve Sleepover”。再如,第六集谷雨提及“走谷雨”这个民俗。“走谷雨”是指谷雨时节人们走亲访友、踏春郊游的民俗。译者采用了增补的翻译方法,将之译为“Hiking on Guyu Day”,用单词“Day”来表示日子,让那些对中国民俗文化缺乏了解的海外受众能够轻易地理解该民俗的文化内涵:在谷雨之日踏青远足。这些译法贴合西方节庆和日常生活中的对应情境,易于让海外受众产生语义联想,促进他们将自身的文化认知进行迁移。纪录片创作要重视字幕翻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影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通过增译和套译等多种翻译策略,降低受众的理解难度。四季中国的制作起初采用英文解说、中文字
14、幕,主持人江森海的母语是英语,其英语表达地道简洁,对于海外受众而言不存在理解难度。但播出后,许多观众在弹幕上建议采用中英双语字幕,因此制作方从第三集开始就采用中英双语字幕,不仅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也方便用户在中英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同时还间接促进了汉语的国际推广。四季中国的对外译介在语言文字、中西文化差异、翻译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力图架设好翻译之桥,助力国际传播。三、四季中国对非遗类纪录片海外传播的启示作为“国家相册”和“国家名片”,纪录片应主动肩负起国际传播的重担,其在新时代的价值内涵要得到重新审视。1用好非遗元素,夯实非遗类纪录片国际传播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
15、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材。非遗纪录片融影像、声音、解说以及纪实为一体,能够更直观地展现中国非遗之美。非遗类纪录片创作团队应充分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拓展非遗题材的外延,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纪录片的创作和国际传播要用好非遗元素,最大潜力发挥非遗文化自带的流量。在非遗内涵的挖掘方面,纪录片创作要充分发掘非遗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以及非遗折射的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及人生智慧,而不仅仅是套上非遗题材的“外衣”。在非遗外延的拓展方面,要拓展各种非遗宣传形式,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摈弃了大型体育赛事中十秒倒计时的做法,而采用了二十四节气作为替代,不仅巧妙展示了中国的非遗文化,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16、。2设置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非遗题材的海外传播流量密码在于异域文化的神秘感。异域文化能够激发海外观众的好奇心,使之产生观看欲望。但是,非遗类纪录片的海外传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海内外受众在价值观、意识形态、认知和文化上有较大的差异。而中国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海外受众理解这类文本的门槛极高。因此,非遗纪录片的海外传播必须调整传播策略,善于设置议题,让海外受众由非遗纪录片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参与者”。要通过对非遗纪录片的议题设置,让海外受众积极参与纪录片所设置的话题讨论当中,促进他们自主探索中国非遗文化内涵。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文化差异、缺乏认知所导致的不理解和误读情况,更能提升非遗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度,准确传达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声音,突破中国“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国际传播瓶颈。3利用多元化传播媒介,拓宽海外传播渠道。当今世界,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时代趋势,受众的观影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观影终端逐渐从电视、电影等大屏幕转向PC端及手机移动端等多样化的观看终端。尤其是5G时代,通过手机移动端观影更加便捷。在媒体深度融合、移动优先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