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3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No.3.2023第39 卷(205期)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Vol.39 No.205作者简介:王润涵(1994),男,河南温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个伟大革命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研究”(20BKS045)。-1-“三个务必”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和实践价值王润涵(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
2、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新阶段向全党同志发出的伟大号召,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三个务必”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论述为“三个务必”提供了理论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奠定了文化基因;从历史逻辑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奋斗不断胜利的经验总结;从实践逻辑看,是新“赶考”路上迎接风险挑战、破解党内外难题和顺利完成新中心任务的现实要求。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个务必”;理论基础;历史演进;实践价值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23)03-0001-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3、号召全党同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1。“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在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分析基础上的清醒回应,是我们党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精神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自“三个务必”命题提出以来,学界对其生成机理、科学内涵、价值意义以及实践要求进行了深刻探讨。学界普遍认为“三个务必”是对毛泽东“两个务必”思想的理论升华和时代发展2,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艰苦奋斗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彰显。对于“三个务必”的内涵研讨是国内学者阐释重点,主要有“精神品质说”3、“政治底色说”4、“本领要求说”5等,在
4、强调“三个务必”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的同时,突出其与生俱来的鲜明特质,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作为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号召,有学者提出这是对新时代赶考之问的真切回答6,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理论和政DOI:10.13743/ki.issn.1009-8135.2023.03.002王润涵:“三个务必”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和实践价值-2-治三个层面的自觉性7。还有学者将其与伟大建党精神相联系,认为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发扬的必然要求8。在实践路径上,学者们在“开展党内集中教育”9、“加强党性修养”10、“奖罚并举”11等举措上也达成普遍共识,认为这是切实做到“三个务必”的现实要求
5、。学界对“三个务必”的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当前研究中对“三个务必”生成逻辑的研究仍不够全面系统、不够深刻。万里江河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三个务必”的创造性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实践要求,是历史主动性、问题指向性和目标导向性的有机统一。在新征程上要求全体党员切实做到“三个务必”,除了系统把握其科学内涵之外,还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清其逻辑进路,科学把握“三个务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两个务必”之间的逻辑理路,进而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三个务必”提供学理支撑。一、“三个务必”的理论基础号召全
6、体党员做到“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事关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三个务必”的原样话语,但在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科学著述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初心使命、艰苦奋斗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流淌着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和敢于斗争的文化基因,这些理论都为新时代提出“三个务必”奠定了理论基石。(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相关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有着一系列深邃思考,其中为“三个务必”提供直接理论基础的内容主要包含
7、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想和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中就鲜明提出无产阶级作为自为的阶级,其最近的目标是首先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最终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自己的利益与广大人民利益相一致,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自己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42。二是将艰苦奋斗作为共产党人必备的优秀品格。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矢志不移追求的远大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3
8、-途是光明的,必须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但也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是在长期变革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233。因此,共产党人必须坚定革命理想,做好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等待良好时机,实现社会的伟大变革。此外,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自身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一生致力于共产主义事业,恩格斯曾评价道,很少有人能像马克思一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13602。三是倡导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并阐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敢于批判、不断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鲜明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斗争是普
9、遍存在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的根源来自物质利益的对立。由此出发,他们提出,“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214,并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马克思还提供了斗争策略,指出阶级斗争不仅可以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也可以通过“提供合理的环境,使阶级斗争能够以最合理、最人道的方式”13198进行。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的合理斗争思想,在其晚年阐述了无产阶级合法斗争的观点。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正确分析斗争形势,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利用和平斗争增强无产阶级的斗争力量,“把它好好地保存到决战的那一天”14,恩格斯在这里将和平斗争作为一
10、种实现未来社会的手段,但依然保留暴力革命的权利。(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相关论述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结合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思想,并根据时代条件和俄国实际进行了阐发。一是阐明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任务。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中明确指出,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就是领导无产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和专制制度,在俄国争得政治自由。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详细分析了国家的本质,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被压迫阶级要想实现自由和独立,就必须站起来进行反抗,通过暴力革命夺取压迫阶级的政权,并且非要消灭“体现这种异化
11、的国家政权机构不可”15。列宁认为掌握政权不是无产阶级的终极目标,在掌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后,更应该用这种权力反过来为人民谋取利益,满足人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强调,“革命前受压迫的被剥削劳动者的利益应当摆在首位”16299,布尔什维克党必须要通过不断服务人民来获取民心,通过为民尽责来赢取人民的认可。在讨论资本租让的问题时,列宁认为,哪怕让外国资本赚取的利润多一点,也要想方设法让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改善工农生活状况这一点则是无论如何应当实现的”17。二是将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夯实党员理想信念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列王润涵:“三个务必”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和实践价值-4-宁认为科学
12、的理论指导无论对于人的思想还是实践都具有重要作用。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创造性地指出,革命的运动必须要由革命的理论来指导,不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在革命冒险主义一文中,列宁再次强调理论是革命派别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列宁认为,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建设是俄共(布)夺取政权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他把树立全体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战争结束后的头等大事。列宁十分重视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青年团的任务等文中多次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党和国家的指导地位,要求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他认为,党的建设质量不能只注重党员人数的增长,更重
13、要的是要提升党员群体的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要“提高全体党员的觉悟,加强他们的共产主义教育”18。列宁认为,国家政权机关应该在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强调要“展开最广泛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并为此利用国家政权的机构和资财”19。在列宁的指示和倡导下,党中央专门组织机构人员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进行整理翻译,为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料。三是强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全党同志要有艰苦奋斗、坚持到底的精神毅力。列宁号召全党同志都要学习马克思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探索、矢志不移的精神品质,“学习那种决不因革命暂时失利而灰心丧气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14、20。列宁鼓励大家要在艰苦环境中通过实践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他在悼念俄国伟大马克思主义者雅米斯维尔德洛夫时,称赞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切优秀品质都是在最艰苦的革命环境中锻造出来的。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过程的艰辛,列宁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实现共同劳动也是一项艰巨且伟大的事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要求,但是实现的过程必然是艰难万分的,不仅需要历经各种挑战,付出百倍努力,还需要与各种复杂环境和挑战进行一系列斗争,“要在斗争进程中才能实行”21。列宁强调,党员要发挥实干主义精神,坚决反对党内同志爱讲大话、空话却不付出实际行动的行为,号召“打倒空喊家”22,要求全
15、党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漫漫长征中必须“纠正装腔作势和革命空谈的作风”16441。四是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斗争理论,主张将斗争从党外发展到党内,将党内斗争作为团结全体党员、营造党内良好氛围,始终保证党一马当先的重要手段。列宁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实现了斗争理论的本土化发展,不仅提出斗争必须合理运用策略,要“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23;他还认为工人阶级在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必须在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领导下,将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中去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让工人阶级形成阶级意识,才能同资产阶级进行卓有成效的斗争。列宁为了清除党内存在的各重庆三峡学院学报-5-种
16、错误思想,他高度重视党内斗争的重要作用,他先后在工人运动中的思想斗争 进一步,退两步 怎么办等著作中对党内斗争的实质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党内斗争使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走上了“为实现人类的先进历史任务而斗争的正确道路”24。此外,列宁还系统阐述了党内斗争的原则、方式和内容,特别强调批评要有内容,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原则,“应当慎重,注意分寸,否则就成为搬弄是非”25,不能将党内斗争作为打击报复的工具。(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三个务必”提供了文化基因任何精神品质的凸显都离不开文化血脉的传承。“三个务必”有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首先,中华文化自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强调树立“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观念,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如荀子修身中提出的“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就是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安危紧密相连,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积极态度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去。中华文化同样强调“道法自然”的原则,认为人要虚心向天地万物学习,和自然和谐共生。民本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来治理国家的重要经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