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峰(jin fn)下撞击综合征,第一页,共四十八页。,一、什么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二、肩峰下结构的解剖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理机制(jzh)及诊断 四、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特殊检查 五、康复治疗方法,第二页,共四十八页。,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是对单独的或混合多样(du yn)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前外上方疼痛的总称。,一、肩峰(jin fn)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AIS),第三页,共四十八页。,SAIS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
2、冈上肌腱(jjin)炎 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第四页,共四十八页。,二、肩峰下结构(jigu)的解剖,第五页,共四十八页。,第六页,共四十八页。,三、肩峰下撞击(zhungj)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及诊断,Nikolaus等提出:当满足以下5项标准中的3项,则可诊断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前外缘压痛;上肢外展时痛弧征阳性;与被动活动相比,肩关节主动活动时疼痛明显;Neer撞击试验(shyn)阳性;肩峰骨赘,肩袖部分撕裂或全层撕裂。,第七页,共四十八页。,第八页,共四十八页。,Neer征:检查者一手固定(gdng)患者的肩胛骨,另一只手将患者上肢前屈,直至
3、患者诉疼痛或达到最大上举,肩关节前方或外侧疼痛,尤其是前屈90140 时明显为阳性 提示撞击综合征,该试验的机理是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从而诱发疼痛,四、肩峰(jin fn)撞击综合征的特殊检查,第九页,共四十八页。,疼痛弧:肩在外展60120范围内可出现明显疼痛,而被动(bidng)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第十页,共四十八页。,冈上肌试验:上肢内收30,前屈90,内旋,抵抗向下的力,疼痛或力弱为阳性,提示(tsh)肩袖(冈上肌肉)撕裂,撞击,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坠臂试验:患者完全上举(shn j)上肢,然后在同样的运动弧上缓慢地反方向运动,如果上肢突然
4、无力坠落或感到剧痛则为阳性,无力及坠落提示肩袖撕裂,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Speed试验:肘关节完全伸直,上肢前屈90,手心向上,检查者施加向下的力量,患者上举时感到疼痛为阳性(yngxng)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第十三页,共四十八页。,交叉内收试验:患肢前屈90,检查者将患肢向对侧内收,如果导致肩关节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肩锁关节病变,活动范围(fnwi)受限提示后关节囊紧张,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冈下肌试验:屈肘90,上肢中立位内收于身体两旁,对抗由检查者施加的内旋力量(l ling),感到无力或疼痛则为阳性,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抬手(ti shu)试验:手放在身后,向后推,无力及
5、不稳定提示肩胛下肌断裂,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一)物理治疗 1.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 2.超生药物透入治疗 3.中频脉冲(michng)电疗法 4.磁振热 5.光疗法(二)关节松动术(mobilization),五、康复(kngf)治疗方法,第十七页,共四十八页。,(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jru)促进法(PNF)(四)软组织牵伸技术:(五)肌力训练技术(六)康复体疗(七)针灸治疗(九)封闭疗法,第十八页,共四十八页。,(二)关节(gunji)松动术(mobilization),由治疗师徒手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达到患者感到疼痛或有终末感为止。治疗过程中应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
6、围、增加本体反馈,还应当注意(zh y)禁忌症,治疗中不应采用粗暴方法。,第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盂肱关节(gunji)后滑动,第二十页,共四十八页。,盂肱关节(gunji)向下滑动,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八页。,后前滑动(hudng)锁骨,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八页。,锁骨肩峰(jin fn)向下滑动,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三)本体感觉神经(n ju shn jn)肌肉促进法(PNF),以组合运动为模式,并以螺旋(luxun)对角线活动为特征。作用:加强肌力,诱发易化较弱肌群反复收缩,提高对运动的控制。针对本病,重点对患者练习患侧上肢的:保持放松:等长收缩技术用于因肌肉紧张而导致活动范围受限,
7、特别是因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或疼痛伴活动受限患者;因本病患者多伴有因疼痛导致的活动受限,故此法作为重点练习。收缩放松,用于关节单向活动受限患者。节律性稳定:用于增加协调肌力的等长收缩联系。,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八页。,(四)软组织牵伸技术(jsh):1.平卧位胸椎后伸枕巾牵拉,(牵拉训练30 秒,一天 3 组),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八页。,2.胸肌牵拉(qin l)训练,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3.肩关节后 牵拉(qin l)训练,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八页。,4.肩外旋 拐棍(guign)牵拉训练,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5.肩内旋 毛巾牵拉(qin l)训练,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八页。,6.肩前屈
8、牵引(qinyn)训练,第三十页,共四十八页。,(五)肌力(j l)训练技术,运动控制(kngzh)/力量训练 2 3 组 10 次,从黄色,到红色,到绿色,蓝色 逐次提高阻力,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第一阶段 限制阶段(jidun)(3-12w)1.对抗肩内外旋(休息/中立位),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八页。,2.对抗(dukng)肩后伸训练,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八页。,3.对抗(dukng)肩胛后伸训练,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4.对抗(dukng)肩胛前伸训练,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八页。,6.收下颌部 同时后伸肩胛(jinji)(姿势训练),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第二阶段 发展阶段(jid
9、un)(12-16w)1.肩外展 肩胛平面(0-90),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八页。,2.肩前屈(0-90),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八页。,3.外展位(zhn wi)肩外旋训练(45-90),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八页。,4.外展位(zhn wi)肩内旋训练(45-90),第四十页,共四十八页。,5.四足体位 俯卧撑+“骆驼(lu tuo)背”训练,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第三阶段(继续第二阶段的练习,并增加(zngji)以下新的训练)过渡重返阶段 1.震动桨 低于60,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八页。,2.震动(zhndng)桨 高于60,第四十三页,共四十八页。,4.前臂(qinb)俯卧撑+水平前伸,第四十
10、四页,共四十八页。,重返(zhn fn)训练,第四十五页,共四十八页。,上述康复指导方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康复阶段的运动训练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康复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应该根据患者本身、病理和康复要求来调整。任何(rnh)训练方法都不能被看做是规程,而应该被看做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方针。,第四十六页,共四十八页。,Thank you!,第四十七页,共四十八页。,内容(nirng)总结,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骨赘,肩袖部分撕裂或全层撕裂。由治疗师徒手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达到患者感到疼痛或有终末感为止。以组合运动为模式,并以螺旋对角线活动为特征。收缩放松,用于关节单向活动受限患者。重返训练。康复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应该根据患者本身、病理和康复要求来调整。任何(rnh)训练方法都不能被看做是规程,而应该被看做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方针,第四十八页,共四十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