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代(80 年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口服易吸收、广谱、抗菌活性增强,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第四代(90 年代):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等,为最新氟喹诺酮品种。,第一页,共二十七页。,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相对较高;(2)半衰期较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Vd值较大;(3)体内分布广,组织药浓等于或大于血浓。经肝代谢、由肾排出。,第二页,共二十七页。,【抗菌作用】喹诺酮类为杀菌剂。第二代:抗菌谱窄,对G-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低,口服易吸收,但血药浓度低,尿中浓度高,可用于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第三代:抗菌作用-G-菌G+菌,对衣原体,支
2、原体,军团菌及结核菌均有较强活性。,第四代:抗菌谱较广,对局部厌氧菌、G+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提高,并具有PAE。,第三页,共二十七页。,机制 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 盘旋酶包括拓扑异构酶,而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DNA 盘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切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G-菌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盘旋酶。,拓扑异构酶:负责将子代的DNA解环连,喹诺酮类抑制此酶,影响子代DNA解环连而干扰DNA复制。在G+菌中喹诺酮类主要影响拓扑异构酶。,一般治疗浓度的喹诺酮对人体细胞此酶影响小,不影响人体细胞生长代谢。,第四页,共二十七页。,【耐药性】常见耐药菌包括金葡
3、菌,肠球菌和假单胞菌等。产生原因:1基因突变:包括:靶酶(细菌DNA盘旋酶)结构改变;胞浆膜通透性降低,对药物摄取量减少;主动排出系统加强,促抗菌药外排。2DNA盘旋酶与药物的亲和力下降。,第五页,共二十七页。,【临床应用】常用第三代产品。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菌引起的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第六页,共二十七页。,【不良反响】发生率仅为5%,胃肠道反响CNS反响: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绪不安等,严重时偶见复视、抽搐、神志改变和幻觉、幻视;过敏反响: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
4、敏性皮炎;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第七页,共二十七页。,药物相互作用(1)抗酸药(含多价金属离子)减少本类药F;(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增加中枢的兴奋反响。(因脂溶性高,易透入血脑屏障,阻止GABA与R结合)。,第八页,共二十七页。,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小字排环丙沙星 抗菌谱广,为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中体外抗菌最强者,对G-作用强于G+菌。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G+、G-对本药仍敏感。对厌氧菌多数无效。,诺氟沙星 尿、肠道药浓度高,对G+、G-引起的无并发症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及无并发症的急性淋病有效。,第九页,共二十七页。,氧氟沙星
5、在脑脊液、胆汁、尿液中浓度高。抗菌谱较诺氟沙星强。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临床用量为氧氟沙星的1/2,其水溶性大易制成注射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肠杆菌科、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不良反响低于氧氟沙星。,第十页,共二十七页。,第二节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一、磺胺类特点:广谱,性质稳定,可口服;化学合成,不耗粮食,易生产,价廉;对流脑、鼠疫有显著疗效;与TMP合用由抑菌变为杀菌。,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构效关系磺胺药的根本化学结构是对氨基苯磺酰胺。,1.对位游离氨基是抗菌活性必需基团;2.R1上的一
6、个氢原子被杂环取代,那么抗菌作用增强;3.R2上的一个氢原子被酰胺化,那么抗菌作用消失。,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应用注意:,1.首剂加倍2.脓液和坏死组织含大量PABA,局部应先清创排浓3.禁与普鲁卡因合用 4.人体可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故不受一般磺胺类及TMP影响。,耐药性以葡萄球菌多见,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次之。,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口服快而完全,SD易通过血脑屏障,适用于治疗流脑。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不易吸收,经水解后释放出游离氨基后
7、具有抗菌活性。,主要在肝脏代谢,游离氨基被乙酰化后失去抗菌活性。,【体内过程】,主要以原形和其代谢产物经肾排,脂溶性高的易吸收,排泄慢。SIZ脂溶性低,乙酰化低,重吸收少,主要以原形排出,尿中浓度高,适用于尿路感染。,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抗菌作用】广谱。敏感菌有: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lG-菌:脑膜炎球菌、流感、鼠疫、大肠、痢疾、布氏、变形和伤寒等杆菌。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也有抑制作用。,l磺胺嘧啶银SD-Ag和磺胺米隆SML局部应用可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效。,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1.全身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选用SIZ、SMZ或
8、含TMP的复方制剂;流脑首选SD;2.肠道感染:SMZ复方用于细菌性痢疾,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局部感染:SML、SD-Ag外用于皮肤粘膜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感染,SML不受脓液及坏死组织影响,但抗菌作用弱,刺激性强,会引起局部烧灼痛;SD-Ag对绿脓杆菌强、刺激性小,又具有收敛作用。SA-Na呈中性,用于眼部感染。,【临床应用】,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不良反响】泌尿系统: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常见,SMZ大量久用会出现。,2.过敏反响:局部用药易发生,磺胺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响,用药前需询问过敏史。,预防措施:1用等量的NaHCO32多饮水3防止长期用药,定期检查尿常规4采
9、用两种以上磺胺药5老年及肾功能不良者,以及脱水、休克者慎用或不用,1一出现即停药,并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2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3.造血功能反响: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及血小板减少症。4.肝损害: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见急性肝坏死。5.其他:中枢抑制,胃肠道反响,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忌用。孕妇禁用TMP。,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1.用于全身性感染:口服易吸收,根据t1/2分:短效类10h:如SIZ,治疗泌尿道感染。中效类1024h:如SD、SMZ,用于全身感染。长效类24h: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多辛(SDM)。2.用于肠道感染:如柳氮磺吡啶(SASP)。3.外用:如SML、S
10、D-Ag、磺胺醋酰钠(SA-Na)。用于创面感染、沙眼和眼部感染。,药物分类:依据口服吸收难易及应用分三类。,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抗菌作用】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但抗菌作用较强,单用易产生耐药性。【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酸复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和利用。TMP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四氢叶酸的合成受到双重阻断,使磺胺药的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出现杀菌作用,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TMP还可增强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的抗菌作用。,二、甲氧苄啶TMP抗菌增效剂,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临床应用】常与SMZ或SD合用或制成复方制剂,如复方甲恶唑片复方新诺明片。用于敏感细菌
11、引起的各种感染。,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TMP和SMZ体内过程、t1/2相近,抗菌谱相似;TMP抑制二氢叶酸复原酶,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双重阻断敏感菌的叶酸代谢,抗菌作用大大增强,甚至呈杀菌。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TMP和SMZ合用可增效,为什么?,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不良反响】可逆性血象变化,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者可用四氢叶酸治疗。可引起恶心、过敏性皮疹等;动物实验可致畸胎,孕妇禁用。,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一、硝基呋喃类 代表药物: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呋喃唑酮痢特灵,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呋喃妥因:口服较易吸收,尿中浓
12、度高,主要治疗泌尿道感染。在酸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第三节硝基呋喃类和硝咪唑类,呋喃唑酮:口服不易吸收,主治菌痢、肠炎、霍乱等消化道感染,栓剂治疗阴道滴虫病。其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二、硝咪唑类 目前是抗厌氧菌、阴道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首选类药物。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临床应用】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口腔、腹腔、女性生殖道、下呼吸道、骨和关节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的消化性溃疡。耐四环素艰难梭菌所致的伪膜性肠炎。与破伤风抗毒素合用治疗破伤风。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所致的相关感染。,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内容总结,第三代(80 年代):氟喹诺酮类。(3)体内分布广,组织药浓等于或大于血浓。一般治疗浓度的喹诺酮对人体细胞此酶影响小,不影响人体细胞生长代谢。左氧氟沙星临床用量为氧氟沙星的1/2,其水溶性大易制成注射剂。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不易吸收,经水解后释放出游离氨基后具有抗菌活性。5老年及肾功能不良者,以及脱水、休克者慎用或不用。3.造血功能反响: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及血小板减少症,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