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功能训练,康复科:赵方方2022年11月,第一页,共三十三页。,呼吸的生理根底,呼吸由肺通气和肺换气组成,称为外呼吸;组织换气又称为内呼吸。整个呼吸过程分四个相互衔接和同步的阶段:,第二页,共三十三页。,呼吸系统的构成,鼻腔咽喉气管肺 支气管 细支气管 肺泡,第三页,共三十三页。,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健全的呼吸肌;富有弹性的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畅通的气道;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第四页,共三十三页。,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针对性地拟订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方案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呼吸肌功能,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促
2、进痰液排出改善肺换气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换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五页,共三十三页。,影响呼吸功能的相关因素,呼吸肌肺通气过程 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换气血液循环和血液质量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身体素质和全身代谢气体的组织换气,第六页,共三十三页。,呼吸训练的理论根底,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呼吸节律的调控肺的功能潜力,第七页,共三十三页。,一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支配,因而可以进行主观训练。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而被动完成
3、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训练吸气肌。,第八页,共三十三页。,二呼吸节律的调控,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节中枢。,第九页,共三十三页。,三肺的功能潜力,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只有500ml,仅占肺活量的1/6。肺循环有巨大代偿能力。在大脑皮质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最大自主通气量每分钟可达100L以上,说明呼吸功能的可塑性。,第十页,共三十三页。,呼吸训练的作用,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病症。,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呼吸训练适应证
4、与禁忌证,呼吸训练主要适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慢性实质疾病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1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3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呼吸训练主要禁忌证,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呼吸训练主要本卷须知,1训练方案应个体化2选择适宜环境训练3锻炼时或锻炼后如出
5、现疲劳、乏力、头晕等,应该及时就诊4临床病情变化时务必及时调整方案5训练适度6酌情适当吸氧,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呼吸功能训练,呼吸训练的目标是:改善通气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建立有效呼吸方式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等,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呼吸训练方法,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一、膈肌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病理呼吸模式时,潮气量变小,解剖死腔所占的比值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病理性呼吸不能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增加了氧的消耗,需要训练病人恢复腹式呼吸。缓慢呼吸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但过度缓慢呼吸可增加呼吸功,
6、反而增加耗氧,因此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左右。,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只有腹部鼓起。然后有控制地呼气,将空气缓慢地排除体外。,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坐姿,如前倾依靠位,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二、呼吸肌练习,一吸气阻力训练 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可以改善吸气肌的肌力及耐力,减少吸气肌的疲劳。吸气阻力训练器有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提供吸气时气流的阻力,气道管径愈窄那么阻力愈大。开始训练3分/次5分/次,3次/天5次/天,以后训练时间可增加至20分/次30分/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二呼气训
7、练,1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2吹蜡烛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3吹瓶法: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瓶的容积为2000ml,各装入1000ml水。将两个瓶用胶管或玻璃管连接,在其中的一个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或胶管,另一个瓶再插入一个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气,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30mm左右。休息片刻可反复进行。,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三、局部呼吸,一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患者坐位或屈膝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下肋骨侧方,让患者呼气,患者吸气时抵抗治疗师手掌的阻力,以扩张下肋,治疗师可给予下肋区轻微阻力以增强患者抗阻意识。当患者再次呼气时,治疗
8、师用手轻柔地向下向内挤压胸腔来协助。,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二后侧底部扩张,适用于手术后需长期在床上保持半卧位的患者,因为分泌物易堆积在肺下叶的后侧局部,患者坐位,身体前倾,髋关节屈曲。按照上述“扩张肋骨的方法进行。,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四、吹笛式呼气,该呼吸方法可以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病症。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位,呼气时必须被动放松,防止腹肌收缩。经鼻腔缓慢地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秒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9、。,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五、预防及解除呼吸急促,适用于患者正常呼吸模式被干扰而产生的呼吸短促,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气喘的周期性呼吸困难发作或患者用力过度或接触过敏原时。患者放松、身体前倾,该体位可刺激膈肌呼吸。让患者吹笛式呼气,同时减少呼气速率,呼气时不要用力;每次吹笛式呼气后,以腹式吸气,不使用辅助肌。,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六、胸腔松动练习,一松动一侧的胸腔 患者坐位,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接着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重复3次5次,休息片刻再训练,一日屡次,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
10、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前方交叉握,深吸气时挺胸,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呼气时将手、肘并拢,低头缩胸,身体向前弯。亦可于仰卧位训练。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患者坐于椅上或站立位,吸气时上肢伸直,两臂上举,掌心朝前举高过头;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下伸。重复5次10次,一日屡次。四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五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患者屈膝仰卧位姿势下呼吸。呼气时将双膝屈曲靠近胸部一次屈曲单侧膝关节以保护下背,该动作将腹部脏器推向横膈以协助呼气。,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七、全身训练,一下肢训练 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快走、慢跑、骑车、登山等。得到实际最大心率及最大MET
11、s值。运动训练频率2次/周5次/周,到靶强度运动时间为10min45min,疗程4周10周。下肢训练也应包括力量训练,以循环抗阻训练为主。,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二上肢训练,手摇车训练 提重物训练 肩关节的旋转训练,每活动1min2min,休息2min3min,每天2次,监测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三呼吸医疗体操,第一节 双手辅助腹式呼吸,第二节 坐位渐进呼吸,第四节 侧弯压迫式呼吸,第三节 双手配合交替呼吸,第三十页,共三十三页。,第五节 节律呼吸,第六节 双下肢辅助加强呼吸,第七节 牵拉胸廓呼吸,第八节 调整自由呼吸,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THANKS,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内容总结,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针对性地拟订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方案。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病症。一、膈肌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然后有控制地呼气,将空气缓慢地排除体外。1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得到实际最大心率及最大METs值。第一节 双手辅助腹式呼吸。THANKS,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