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7166-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淮代替GB/T7166一1987核动力堆推芯或堆主包壳内温度测量特性和测试方法,与GB/T7166一198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标淮名称:一增加了标淮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一删除了术语“堆主包壳”及其定义(见1987年版的11):一增加了术语“电阻温度计”、“热电偶”、“铠装热电倡”、“温度计套管”、“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原位校准”及其定义(见3.2、3.3、3.4、35、3.7、3.8和3.10):一修改了术语“温度计”、“温度测量系统”和“使用寿命
2、”及其定义(见3.1,1987年版的1.2;3.6,1987年版的1.3:3.9,1987年版的1.4):增加了安全应用(见4.2)和核环境条件的要求(见4.3):一增加了对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和其他类型温度计的简要描述,并对电阻温度计和热电偶的特性进行了对比(见第5章):一“7.2.5电气环境条件”中增加对可矿物绝缘热电偶的要求(见第7章,1987年版的第4章):一“8.4现场测试”中增加“温度计现场性能应经过检查和确认”的要求(见第8章,1987年版的第5章):一增加了“鉴定试验”(见第9章)。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737:2010核电厂安全重要的仪表温度计(堆芯和主冷
3、却剂回路)特性和测试方法。本标准与IEC60737:2010相比在结构上有一些调整,具休结构调整如下:一EC60737:2010的3.1调整为本标准的3.7、3.4调整为3.2、3.5调整为3.8、3.6调整为3.9、3.7周整为3.4、3.8调整为3.1、3.9周整为3.6、3.10周整为3.3、3.11周整为3.5:一1E60737:2010中6.5的a)g)调整为本标准的6.5.16.5.7;一1EC60737:2010中8.2的a)c)周整为本标准的8.2.18.2.3;一1EC60737:2010中8.3.2的a)c)调整为本标准的8.3.2.18.3.2.3:一1EC60737:2
4、010中8.3.3的a)b)调整为本标准的8.3.3.18.3.3.2。本标准与1EC60737: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周整如下: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839.1代替1EC60584-1: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839.2代替IEC60584-2: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2727代替IEC60780: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3625代替IEC60980: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404代替IEC61515:用修改采用国
5、际标准的GB/T29308代替IEC62342: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NB/T20060代替IEC60709:,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NB/T20069代替EC62385:GB/T7166-2015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NB/T20148代替IEC62397: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JB/T8622代替IEC60751;删除了IEC61226的引用:删除了IEC61513的引用:删除了IEC62460的引用。删除了在标准中没有使用的术语3.2、3.3。“6.2.2电缆”,原文中使用“shall”来要求电缆使用矿物绝缘电缆,但根据现有的技术发展程度和实际电厂应用经验,通过使用耐辐照的有机绝缘材料也是可以满足相应的环境条件的,所以这里将该要求改为了推荐,使用“宜”。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IEC60737:2010的参考文献;增加了GB/T2900.82和GB/T25475作为参考文献。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鹏、何正熙、李小芬、陈静、余俊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166-198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