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_孙优.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45390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_孙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_孙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_孙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5 月 20 日投稿网址:*该文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项目“高中语文外国作品基于英文语境的文本比较研究”(2019JK13-L025)的研究成果在“双减”背景下,随着作业时间缩短,学生自主学习时长增加,原有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亟待改变,以适应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基于突破传统教学困境、应对教学革新的需要,探索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三境”教学法,即融“文本语境”“文化语境”“时代语境”为一体的语境教学,从“文学”“文化”“时代”三层阶梯式语境优化课堂教学路径,丰富语文课程教学理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及学生学业水平。高中语文“双减”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孙优.“双减”视域下高中语

2、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3(15):89-93.摘要关 键 词引用格式2021 年 7 月,国家发布了“双减”政策,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提出了建立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面对“双减”要求,语文课程建设有待实现课堂突围与教学转向,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转换教学思维,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学业质量。本文基于“双减”视域透视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法。一、“三境”教学法成因透视“双减”政策下,教师课堂讲授和作业布置时间被大量削减,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大大增加,但学生学习效能并未因此得到提升;恰恰相

3、反,习惯被动学习的学生,很难用“增加”的实践产生学习“增加值”。为适应新教材、新课标的需求,积极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更新符合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时代发展实际的语文教学方法,并积极为之实践演练,是当前语文教师亟须完成的系统性工程。由此出发,为突围教法、学法及评价层课堂困境,立足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转向的教学法“三境”教学法应运而生。我们从两方面聚焦“三境”教学法成因。1.客观层面:传统教学困境“三境”教学法的形成从客观角度看,是由于课堂教学困境导致的。我们选取统编版教材中外国文学不同教学样本(见表 1),梳理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困境,为“三境”教学法提供研究依据。表 1 统编教材中外国文学不同教学样本

4、从教法层面看,教师未能依体而教。不同文体的外国文学作品,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环节设置、活动安排。在文本差异、中西差异等方面,教师缺乏教学针对性,更无法在非原生语境中获得作品研习的有效成果。从学法层面看,学生未能循法而学。由于难以准确理解外国文化、社会、历史等内容,学生依据固有经验学习,缺少科学教法指导,导致学习体验差,活动质量低,学生难以收获思维乐趣与素养提升。从评价层面看,过程性评价缺位。教师缺少对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过程的关注,常以静态成绩替代动态变化,语文课堂评价体系单一化、机械化,难以科学系统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让教师教学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2.主观层面:教学革新

5、需要“三境”教学法的形成从主观角度看,是教师教学革新需要。面对教师教学设计公式化、教学生态“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孙优1,2(1.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南京,211500)外国文学课堂困境诗歌(以 迷娘曲 为例)小说(以 变形记 为例)戏剧(以 玩偶之家 为例)教法之惑强调诵读,缺少对西方诗歌意象精准教学教师重任务设计,轻视对小说人物、主题内涵深入探究以活动表演代替戏剧分析,课堂热闹有余,人物理解脸谱化学法之惑学生学习西方诗歌无方法,欠缺鉴赏鉴别能力学生缺少对西方文化社会层面的思考,讨论陷入思维定式学生追求表演张力,缺少

6、对戏剧人物命运及时代主题洞察力评价之惑评价量表单一化、功利化,缺少符合学生过程性发展的评价量表89模式化等问题,“三境”教学法立足教学真实语境营造,能够有效扭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文本语境、文化语境等差异的教学现状。针对学生课堂学习不深入、学习力不足等问题,“三境”教学法让学生沉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优化学习路径,激活学生读写思维,让学生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基于目前课堂评价单一、评价方式局限性强等问题,“三境”教学法开展相应配套的评价量表,让学生学习“起点”与“终点”系统可测,让学生学习力在课堂蓬勃生长。二、“三境”教学法基本内涵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

7、that is thequestion.”这句经典台词,梁实秋译为:“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朱生豪译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显然,译本差异产生文本理解差异,进而产生阅读鉴赏差异,由此可知文本语义不确定必定给学生阅读带去障碍。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国学生读者视野时,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中西语境“适配”问题,这引发我们思考“语境”教学的迫切性。通过大量课堂调研发现,“语境”教学能有效解决外国文学教学的语境“适配”问题。“语境”教学指为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课堂言语交际提供课堂教学语境,是基于教师引导与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的综合性言语交际的完整过程,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形成整

8、合性学习成果提供有效教学方法。“语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运用能力、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以及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其实语境研究并不罕见,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弗斯对语境有明确界定与分类。国内研究者如张志公将其分为现实语境、时代与社会语境、个人语境,王建平将其分为言辞语境和言辞外语境,王维贤将其分为狭义语境、广义语境等等1。然而,以上语境分类,更多以学理为依据。当语境教学进入课堂研究领域既要考虑理论研究需要,更要兼顾实际教学与学生运用需要。在语境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发展出“三境”教学法。“三境”教学指向外国文学教学中“三位一体”式教学语境模式:一种融“文本语境”教学、“文化语

9、境”教学、“时代语境”教学三方面语境教学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语境教学体系。我们将“三位一体”式语境教学简称为“三境”教学,由此衍生的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称之为“三境”教学法。在语文“三境”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贴近语境学习环境,在课堂学习中聚焦文本表达、文化心理、时代特征的变化与差异,根据“文本语境”“文化语境”“时代语境”教学法要求,指导学生掌握语境学习要领,切实提高学生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文本”语境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落实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基础语境,是学生进一步走入文化语境、时代语境的前提;“文化”语境是厘清文本深层民族心理的必经阶段,是激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能

10、力的核心语境,更是有效提升学生文化参与能力的必经路径;“时代”语境是学生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语境,能有效挖掘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上为“三境”教学法基本定义。我们从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原则、教学法流程、教学法成果等方面进一步理解“三境”教学法。1.教学法目标“三境”教学法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力,不局限在培养学生本学科能力素养,还包括通用的跨学科素养,涵盖跨学科学习中各自的核心能力。正如郭华教授评价跨学科学习的学科立场时提到的“跨学科学习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科知识进行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问题解决”。教师通过“三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活动

11、学习,解决真实问题,实现素养目标。2.教学法原则综合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课堂真实问题。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依托学生现实需要的任务语境,在教学设计和项目化学习活动中,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实际需要为基础,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多维学科能力的发展,包括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综合性等。开放性原则,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丰富、系统的学习资源。尤其在信息化技术引领教学新局面背景下,开放性教学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网络学习背景以及跨学科背景中丰富人生体验,在五育并举下的语文课堂,拓展学习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创新性原则,指教师

12、引导学生实现包括学科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情感意志等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孙优:“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探究90展。语文语境学习的创新性体现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尤其是思维的创新与创造。在特定的语文学习语境中,教师应着眼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有意识地训练和发展学生课堂创新能力,这是语境教学对学生发展特有的价值。实践性原则,指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动用创造性思维,积极参与综合性实践活动。语境教学强调课堂交互功能,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语言文字交互沟通的实践性过程。实践性原则是语境教学的核心特点,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3.教学法流程(1)课堂教学在“文本语

13、境”中发轫为了解决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割裂语境、脱离文本等问题,教师把教学切入点指向外国文学作品的中文版本差异比较。在文本比较中明确学习易混点,在扫除翻译障碍中厘清文本内涵。文本细节差异会带来理解差异,本环节教学力争实现文本学习准确性。(2)课堂教学在“文化语境”中深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并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与其他文化和民族的交流,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参与能力,并在本土意识和世界意识的碰撞中汲取精神特质和审美追求。(3)课堂教学在“时代语境”中升华在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积累、文化探索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触摸时代脉搏,增强青年学生主人翁精神。我们需

14、要从文本中了解当下的社会,并结合现实生活和时代背景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应该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4.教学法成果“三境”教学法不限于认识和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知识,更为了解决真实而复杂的语文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有效学习、创造性整合多学科核心知识,形成持续探究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三境”教学法的学生学习成果应该是产生能整合跨学科见解的学习成果,并能将其转化为供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项目学习资源。此外,语境教学不同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用多种形式表现情境,突出强调情感作用;语境教学则更看重语言的理解、发展、探索、应用。语境教学旨在通过提供实际语境,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在特定语境中

15、所需的语言能力。三、“三境”教学法路径探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在教学层面上,要求学生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关于世界历史、地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促进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心灵世界的理解2。我们从师生双重视角优化“三境”教学法课堂路径,提升学生语文学业水平。1.基于学生视角探析学习路径学生语文学习阈值高低是检验“三位一体”语境教学法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来设计学生学习语境,进而探寻学生学习语

16、境的一般规律,可以把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基础区、发展区、应用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区是语言构建与运用,这要求学生学习语境应该强调语言文字运用以及发展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区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这要求学生学习包括外国文学作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等内容时,应培育学生批判精神、思辨能力以及积极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核心素养的应用区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需要学生在学习语境中热爱中华文化,并在理解多种文化过程中,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树立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由此我们以 迷娘(之一)为例,设计三种学习语境(如图 1),不同学习语境应基于学生不同层次的语文学习发展需要。(1)基于文本需要设计基础区学习语境以学习单为例,设计基于文本需要的基础区学习语境:“学校的省级语文课程基地即将设立外国图 1 迷娘(之一)学习单学生学习单迷娘(之一)会场设计文本语境学习聚焦文本异意象翻译比较文化语境学习诵读展示大会中西文化比较时代语境学习聚焦社会环境创新写作设计评价标准符合诗歌标准具有时代气息诗歌创作到位评价标准诵读表达规范文化比较准确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