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页,共八十五页。,第二章 酶与细胞(xbo)的固定化,固定化生物技术(jsh)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酶或游离细胞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第二页,共八十五页。,1.酶是蛋白质,稳定性差(热、酸碱、有机溶剂对其有影响(yngxing))。2.不能回收,也使产物中混杂酶蛋白。3.分离纯化困难。,游离(yul)酶的缺点:,第三页,共八十五页。,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定义及特点 1.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ydng)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第一节 酶与细胞(xbo)的固定化,第四页,共八十五页。,什么(shn me)
2、是固定化酶?,水溶性酶,水不溶性载体(zit),水不溶性酶(固定化酶),固定化技术(jsh),第五页,共八十五页。,优点:(1)可提高稳定性。(2)能回收,易与产物分离,可反复使用。缺点(qudin):(1)存在扩散限制。适于催化小分子物质。(2)酶活性下降。,第六页,共八十五页。,2.固定化细胞(immobilized cell)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ydng)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的细胞。,第七页,共八十五页。,优越性:(1)降低成本,省去酶的分离纯化工作;(2)既可作为单一酶,也可作为复合酶系 完成部分代谢过程。局限性:(1)细胞内多种酶的存在(cnzi),会形成
3、不需要的副 产物。(2)细胞膜、细胞壁和载体都存在着扩散限制 作用。,第八页,共八十五页。,3.固定化原生质体 意义:(1)固定化原生质体去除了细胞壁的扩散障碍,有利于氧的传递,营养成分的吸收(xshu)和胞内产物的分泌。(2)原生质体不稳定,容易破裂,固定化后,由于载体的保护作用,稳定性提高。,第九页,共八十五页。,二、固定化方法(fngf),固定化方法(fngf),(一)酶的固定化方法(fngf),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包埋法,网格型,微囊型,离子交换吸附,物理吸附法,第十页,共八十五页。,依据带电的酶或细胞和载体(zit)之间的静电作用,使酶吸附于惰性固体的表面或离子交换剂上。,1
4、.吸附(xf)法(adsorption),第十一页,共八十五页。,根据吸附剂的特点分:1)物理吸附法(physical adsortion)作用力:氢键、疏水键常用载体(zit):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石、纤维素、活性碳等。2)离子结合法(ion binding)作用力:离子键常用载体: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CM-纤维素,第十二页,共八十五页。,优点:条件温和,操作简便(jinbin),酶活力损失少。缺点:结合力弱,易解吸附。,第十三页,共八十五页。,借助共价键将酶的活性非必需侧链基团和载体的功能(gngnng)基团进行偶联。,2.共价(n ji)
5、偶联法(covalent binding or covalent coupling),第十四页,共八十五页。,1)载体:亲水载体优于疏水载体 如:天然(tinrn)高分子衍生物:纤维素 葡聚糖凝胶 亲和性好,机械性能差 琼脂糖 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聚苯乙烯 机械性能好,但有疏水结构 尼龙,第十五页,共八十五页。,2)偶联方法(fngf):偶联成功与否取决于:载体:功能基团:芳香氨基,羧基,羧甲基等。酶分子:侧链非必需基团:羧基,巯基,羟基,酚基,咪唑基。,第十六页,共八十五页。,常用(chn yn)的偶联反应有:重氮化法、叠氮法、溴化氰法、烷基化法等。,第十七页,共八十五页。,优点:酶与载
6、体结合牢固,不会轻易脱落,可连续使用。缺点(qudin):反应条件较激烈,易影响酶的空间构象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第十八页,共八十五页。,3.交联法(crosslinking)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fnz)之间发生交联的固定化方法。双功能试剂:常用的是戊二醛 O OH C CH2 CH2 CH2 C H,第十九页,共八十五页。,戊二醛有两个醛基,均可与酶或蛋白质的游离氨基(nj)反应,使酶蛋白交联。,此法与共价(n ji)偶联法利用的均是共价(n ji)键,不同之处:交联法不使用载体。,第二十页,共八十五页。,交联反应既能发生在分子间,也可发生在分子内。酶浓度低时,交联发生在分子内,酶仍保持
7、(boch)溶解状态。酶浓度高时,交联发生在分子间,酶变为不溶态。,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五页。,缺点:(1)反应条件激烈,酶分子的多个基团被交联,酶活力损失大。(2)制备(zhbi)的固定化酶颗粒较小,给使用带来不便。,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五页。,4.包埋法(entrapment),将酶用物理(wl)的方法包埋在各种载体(高聚物)内。分为:网格型:将酶包埋在高分子凝胶细微网格中。微囊型:将酶包埋在高分子半透膜中。,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五页。,1)网格(wn)型包埋法(gel(lattic)entrapment)又称凝胶包埋法,使用(shyng)的多孔载体及其特点,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五页。,海藻(hi
8、 zo)酸钙凝胶包埋法:滴至海藻酸钠溶液E(or cell)CaCl2 溶液中 IE(or IC)角叉菜胶包埋法:滴至角叉菜胶E(or cell)KCl 溶液中 IE(or IC)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法:APAcr+Bis+E(or cell)IE(or IC)TEMED,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五页。,2)微囊型包埋法(microencapsulation)又称半透膜包埋法 将一定量酶液包在半透性的高分子微孔膜内。半透膜:直径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厚约25nm。半透膜孔径酶分子孔径,小于半透膜孔径的小分子底物(d w)和产物可以自由进出,被称为“人工细胞”。,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五页。,与网格型包埋法相
9、比,微囊型包埋法的优点:1)固定化酶颗粒小,有利于底物和产物扩散。2)半透膜能阻止蛋白质分子渗漏和进入,注入体内既可避免引起免疫过敏反应,也可使酶免遭蛋白水解酶的降解,具有较大(jio d)的医学价值。缺点:反应条件要求高,制备成本也较高。,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五页。,包埋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与其它固定化方法相比:优点:不与酶蛋白氨基酸残基反应,很少改变酶的高级结构,酶活回收率高。缺点:只适合作用(zuyng)于小分子底物和产物的酶。,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五页。,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五页。,第三十页,共八十五页。,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五页。,各种(zhn)固定化方法的优缺点比较,第三十
10、二页,共八十五页。,(二)细胞(xbo)的固定化方法 1.固定化细胞的分类,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五页。,1)直接固定法 不使用载体,借助(jizh)物理(如加热、冰冻)、化学方法(如柠檬酸、各种絮凝剂)将细胞直接固定。一般只用于单酶或少数几种酶催化的反应。2)吸附法 3)包埋法,2.固定化方法(fngf),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五页。,例如:葡萄糖异构酶(白色链霉菌),是一种胞内酶。在50-80加热10分钟,使菌体自溶作用的酶失活,而葡萄糖异构酶仍然保持(boch)活性,长期使用酶活力不减少。,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五页。,实验:2.4%左右的卡拉胶,70 溶解,再冷却到 42
11、,+10%左右的细菌菌体(预热到42)迅速混合均匀(jnyn)4 冰箱放置大约30min 取出后切成33mm的小颗粒,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五页。,一般采用网格包埋法(即凝胶包埋法)。常用凝胶:琼脂凝胶,海藻(hi zo)酸钙凝胶,角叉菜胶和光交联树脂。注意:一般要加渗透压稳定剂,以防止原生质体破裂。,(三)原生质体的固定化方法(fngf),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五页。,第二节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的性质(xngzh)与表征一、固定化酶的性质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 1.构象改变或立体屏蔽以及微扰 2.分配效应和扩散限制效应,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五页。,第四十页,共八十五页。,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五页。,
12、(一)酶的活性:通常(tngchng)低于天然酶(有例外)。(二)酶的稳定性 酶的耐热性、对变性剂、抑制剂、蛋白酶的抵抗力增加。,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五页。,可能的原因:固定化增加了酶活性构象的牢固程度,可防止酶分子伸展变形(bin xng);抑制酶的自身降解。固定化部分阻挡了外界不利因素对酶 的侵袭。,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五页。,如:氨基(nj)酰化酶,70,15分钟,酶失去活性。而固定化后,70,15分钟,有80%活性。,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五页。,(三)酶的最适温度 最适温度与酶稳定性有关。多数酶固定化后热稳定性上升,最适温度也上升(有例外)。(四)酶的最适pH 带负电荷载体:最适pH 向碱性
13、(jin xn)偏移。带正电荷载体:最适pH 向酸性偏移。,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五页。,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随载体的带电性能变化(binhu)。固定化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反,固定化酶的表观Km值降低。固定化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同,固定化酶的表观Km值显著增加。,(五)酶的动力学特征(tzhng),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五页。,与自然酶基本相同。但大分子底物难于(nny)接近酶分子,导致酶的专一性发生改变。,(六)酶的作用(zuyng)专一性,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五页。,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情况比较复杂。(1)有活性升高的现象(xinxing)。(2)稳定性的增加。(3)
14、最适温度和最适pH常保持不变。,二、固定化细胞(xbo)的性质,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五页。,(一)酶(细胞(xbo)的活力 固定化酶通常呈颗粒状,一般用于测定自然酶活力的方法改进后才能用于测定固定化酶。(二)蛋白总量 1.双辛可宁酸法(BCA法)2.考马斯亮蓝法,三、固定化酶(细胞(xbo))的评价指标,第五十页,共八十五页。,(三)偶联率及相对(xingdu)活力 偶联率=(加入蛋白活力一上清液蛋白活力)/加入蛋白活力100%活力回收=固定化酶总活力/加入酶的总活力100%相对活力=固定化酶总活力/(加入酶的总活力-上清液中未偶联酶活力)100%,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五页。,(四)半衰期 在连续
15、(linx)测定条件下,固定化酶(细胞)的活力下降为最初活力一半所经历的连续(linx)工作时间,以t1/2表示。是衡量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五页。,不同(b tn)固定化方法的比较,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五页。,乙酰-DL Ala L Ala+乙酸(y sun)乙酰-D Ala,第三节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应用(yngyng)一、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1.氨基酰化酶(Aminoacylase)世界上第一种工业化生产的固定化酶,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五页。,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五页。,2.葡萄糖异构酶 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应用最为成功(chnggng)的一种固定化酶。,第五十六页,共
16、八十五页。,二、固定化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1.消血栓:纤溶酶是异源蛋白质,在人体内引起免疫(miny)反应,无法长期使用。酶的不稳定性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失活。用包埋法制备的酶固定化技术可克服上述弊端,酶在囊中不能漏出,小分子物质能自由进出。,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五页。,2.人工(rngng)肾:原理:将病人血液中的尿素经脲酶水解成氨,再用活性炭吸附。即:用固定化脲酶和微胶囊活性炭组成人工肾。,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五页。,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五页。,酶传感器 固定化酶和电化学传感器的结合。优点:既有不溶性酶体系的优点,又具有电化学电极的高灵敏度;酶的专一反应性,使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直接在复杂试样中进行(jnxng)测定。,三、在分析检测(jin c)中的应用,第六十页,共八十五页。,Sensitive and specific Rapid Simple,Biosensor,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五页。,1967年Updike等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疏水膜上,然后再和氧电极结合,组装成了世界(shji)上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五页。,葡萄糖酶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