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性创...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_梁群.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46867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性创...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_梁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性创...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_梁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性创...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_梁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床医学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梁群1,江雪霞2,谭碧雯1,黄皓1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输血科;2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220)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10 月时间段内我院救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 102 例,据成分输血中血浆(Frozen Plasma,FP)与红细胞(ed Blood Cell,BC)比例不同分为 3 个组别,即 A 组、B 组、C 组,其中 A 组 FP 与 BC 比例为 1 1(n=34);B 组 FP 与 BC 为 1 1比例1 2(n=

2、34);C 组 FP 与 BC 比例1 2(n=34)。比较 3 个组别输血前输血后 3 天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3 组输血后临床指标(休克纠正时间、血容量恢复时间、ICU 住院时间及 28 天伤亡率)。结果:3 组输血后 3 天凝血指标 PT、APTT均较输血前时间延长、凝血指标 IN 增加,而凝血指标 FIB 下降(P005),且 A 组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优于 B 组与 C 组(P005)。3 组患者输血前、输血 3 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EDI、LBV 及平均血液黏度水平组内与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组休克纠正时间、血容量恢复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长于 A 组、B 组(

3、P005),三组在 28 天伤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成分输血时 FP 与 BC 比例控制在 1 1 时,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且不影响血流变学指标,能缩减休克纠正时间、血容量恢复时间及 ICU 住院时间。关键词:多发性创伤;不同比例;成分输血;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中图分类号: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23)0365503DOI:1014035/jcnkihljyy202303051多发性创伤指的是受同一外力影响,人体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以上脏器、解剖部位等创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亦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多发性创伤的病情特点为

4、病情严重、具突发性、失血量较大、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机体损伤大,或危及生命安全等1。大量输血是临床抢救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关键性措施,既往相关研究认为通过全血输注治疗可有效抢救严重创伤患者2。但伴随医疗手段的进步,成分输血逐步将全血输注替代,并成为输血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分输血中血浆(Frozen Plasma,FP)与红细胞(edBlood Cell,BC)间比例是临床与输血科关注的热点3。相关文献报道,多数多发性创伤患者伴有大失血现象,红细胞悬液大量输注会导致凝血因子被稀释,极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后续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因而本次研究着重探究成分输血中 FP 与 BC 间不同输血比例,分

5、析其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10 月时间段内我院救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 102 例,据成分输血中 FP 与 BC 比例不同分为 3 个组别,即 A 组、B 组、C 组,其中 A 组 FP 与 BC 比例为 1 1(n=34);B 组 FP 与 BC 为 1 1比例1 2(n=34);C 组 FP 与 BC 比例1 2(n=34)。纳入标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超过 15 分;符合临床关于多发性创伤诊断标准;年龄18 岁;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10 分;需输血救治。排除标准:

6、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既往长期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品;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伴肝肾功能障碍;伴恶性肿瘤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A 组中男性 20 例、女性 14 例,平均年龄(4118347)岁,创伤部位:胸部 7 例、腹部 11 例、四肢 16 例,创伤原因:交通事故 14 例、砸伤 7 例、坠落伤 13 例;B 组中男性 21 例、女性 13 例,平均年龄(4085372)岁,创伤部位:胸部 8 例、腹部 12 例、四肢 14 例,创伤原因:交通事故 15 例、砸伤 8例、坠落伤 11 例;C 组中男性 19 例、女性 15 例,平均年龄(4093351)岁,创伤部位:胸部 8 例、腹部 11 例、

7、四肢 15例,创伤原因:交通事故 15 例、砸伤 7 例、坠落伤 12 例。3 个组别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创伤部位及创伤原因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刻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急救治疗,并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血生化指标等检查。明确病情后,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进行允许性低血压液体复苏,556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6 No3 2023输注晶体及人工胶体;另一条通道按照分组中 FP 与 BC 比例不同进行输血,即 A 组(FP BC 为 1 1)、B 组(1 1FP BC 比例1 2)、C 组(F

8、P BC 为1 2)。13观察指标(1)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抽取 3 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后 3 天肘静脉血样 3mL,采用离心机,转速3000r/min,离心 10min 后分离血浆,于 4h 内检测,使用 cs5100 血凝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 化 部 分 凝 血 活 酶 时 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atio,IN)5。(2)三组

9、患者输血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在输血前、输血后 3 天使用 SA 6000 血流变测试仪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平均血液黏度、全血低切黏度(LBV)6。(3)三组输血后临床指标比较。包含休克纠正时间、血容量恢复时间、ICU 住院时间及 28 天伤亡率。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软件 SPSS220 录入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 t、重复性测量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行 x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3 组输血后 3 天凝血指标 PT、APTT 均较输血前时间延长、凝血指标 IN 增加,而凝血指标 FIB 下降(P005

10、),且 A组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优于 B 组与 C 组(P005)。见表 1。表 1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n=34,xs)项目PT(s)APTT(s)FIB(g/L)IN输血前输血后 3 天输血前输血后 3 天输血前输血后 3 天输血前输血后 3 天A 组1362205145322330525314423507425103330041112030151023B 组13701861671240a30195064834515a423122292033a114028175024aC 组13912331762171a30314965123506a418120245030a11403123204

11、3aF03353624100983105701591113520015132145P07120001097100010742000109820001注:A 组与 B 组、C 组比较,aP00522三组患者输血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3 组患者输血前、输血 3 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EDI、LBV及平均血液黏度水平组内与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 2。表 2三组患者输血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34,xs)项目EDILBV(mPas)平均血液黏度(mPas)输血前输血后3 天输血前输血后3 天输血前输血后3 天A 组0600110800151722265105218548806243503

12、2B 组06101007801417312601038169486067437033C 组06201207601317272631044172482065432036F003508580269075600850225P09410156075203810892078023三组输血后临床指标比较表 3三组输血后临床指标比较 xs,n(%)组别例数休克纠正时间(h)血容量恢复时间(h)ICU 住院时间(天)28 天伤亡率(%)A 组341200625230995811650(000)B 组341220415501335592110(000)C 组3422107010711229523411(294)

13、F3652451524249570895P0001000100010165通过表 3 可以看出,经分析,C 组休克纠正时间、血容量恢复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长于 A 组、B 组(P005),三组在28 天伤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3讨论多发性创伤发生风险在近年来呈递增趋势,且抢救时多采取大量输血等措施。相关文献报道,严重创伤尤其是伴有大出血的患者在救治时,如若输注大量红细胞悬浮液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再加上部分患者伴有酸中毒、低体温等现象,进而导致预后不佳7。因而需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成分输血的比例加以探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案,对患者预后改善有显著临床意义

14、。多发性创伤患者多伴有大量出血,极易导致凝血因子流失过多,而患者机体自身为止血,会消耗大量凝血因子与血小板,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情况严重者可能会休克8。因而需在大量输血救治时,按安全有效的比例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对病情恢复意义显著。本次研究着重探究成分输血中 FP 与 BC 间不同输血比例,分析其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3 组输血后 3 天凝血指标 PT、APTT 均较输血前时间延长、凝血指标 IN 增加,而凝血指标 FIB 下降,且 A 组凝血功能各指标均优于 B 组与 C 组;3 组患者输血前、输血 3 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差异;C 组休克纠正时间、血

15、容量恢复时间、ICU 住院时间均长于 A 组、B 组(P005),三组在 28 天伤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在成分输血 FP 与 BC 比例控制在656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6 No3 2023590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特征分析刘厚强,赵文翰,许银姬,林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120)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哮喘住院患者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 2015 年至 2018 年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住

16、院的 590 位哮喘患者信息为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征、中医证候特征及急性加重住院的节气分布情况。结果:(1)患者年龄中位数为 61 岁,高峰年龄段为 6074 岁,女性患者是男性 2 倍。(2)中医证候分布:虚证证候中前三位依次为肺脾肾虚证、肺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实证证候中前三位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阻肺证和热哮证。虚、痰、热、气虚为主要病性证素,肺、脾、肾为主要病位证素。(3)患者因哮喘急性发作入院的时间在所有节气中分布均匀,较少的节气为立夏、白露、立春、夏至、秋分、立冬。(4)急性发作主要集中在平均气温相对低、湿度相对高的 24、1012 月。结论:哮喘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以女性多见;其病机要点为虚、痰、热、气虚;广州地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与气候环境有关,高温、湿度大的节气及气候环境病情较稳定且急性发作少。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医院信息系统;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节气;气候环境中图分类号: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23)0365703DOI:1014035/jcnkihljyy202303052哮喘又称为支气管哮喘,在全球中广泛流行,同时严重威胁着我国民众的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