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传媒观察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474 期【作者简介】李 鲤,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石琪隆,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观念变革研究”(19BXW053)的研究成果。从影像触达到文化认同: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情感互动机制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李 鲤 石琪隆(广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 要】情感融入短视频跨文化传播已成常态,但其内在机制一直缺乏探讨。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这一过程性分析提供了理论视角。本文通过构建以“影像触达-行动触发-文化触动”为核心环节的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互动
2、仪式链模型,阐明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短视频的情感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短视频案例分析,归结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以共通、沉浸、交互的情感为核心要素的短视频情感叙事策略。【关键词】短视频;跨文化传播;情感叙事;互动仪式链【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06(2023)06-0097-7如何实现异文化场域下个体间的交流与互动,情感叙事提供了一条创新性的思考路径。借助情感叙事,跨文化传播参与者得以将情感元素融入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个体间的文化碰撞以及群体结构的形塑。特别是以互联网短视频为代表的视听传播媒介,在感官层面引发用户共鸣的同时,以常态化
3、的内容和社会化的表达构建出具有共享意义的全球化生活场景。放眼国内,随着李子柒、滇西小哥、办公室小野等短视频博主在海外“出圈”,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借船出海”,在多个国外社交平台开通账户,吸引了数千万粉丝,一道多层次、多主体、多角度的跨文化传播景观逐渐形成,围绕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案例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以短视频作品的“共情”表征作为分析角度的成果较为常见。而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中如何引发传受双方情感的互动与共鸣,又如何借助短视频的情感叙事推动文化认同的形成,目前尚缺乏过程性的推导与分析。本文依托互动仪式链的理论视角,对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互动过程与情感机制展开探讨,
4、专题聚焦DOI:10.19480/ki.cmgc.2023.06.01398传 媒 观 察从中归结出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情感叙事策略,为“情感机制”有效融入短视频跨文化传播提供参照路径。一、作为互动仪式的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切实提高我国跨文化传播效能,成为亟待求解的时代命题。当前,跨文化传播挑战与机遇并存。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呈现出排他化、单一化趋势,国际间文化生产与传播中
5、的结构性不平等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牵引的信息生产及媒体数字化,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其中,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借助视觉传达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唤醒人类的共通情感,与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取向实现耦合。人们通过短视频传递相似经验、共享情感意义,并在互动中建构彼此融通的语义范围,从而有效消解异文化场域的沟通障碍与认知局限。选取以互动仪式和情感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分析视角,有助于窥见短视频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隐含的情感机制。起源于宗教社会学的互动仪式理论,最初被运用于宗教仪式的探讨,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通过从微观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仪式”,发展了这一
6、理论。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进一步从仪式与情感的关系入手,关注到仪式的具体作用机制,提出了情感传播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前期丰硕的研究成果,无一不指向互动仪式作为社会动力以及产生情感的本质前提。目前,在短视频与情感传播研究领域,互动仪式链理论已得到广泛运用。比如,李菁基于互动仪式理论的视域,探寻了短视频传播中的互动行为内在特点,指出情感是短视频传播的根本动因。黄莹、王茂林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了直播间内互动是如何为参与者提供“情感能量”和“互动仪式市场”的。而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却鲜有文献对短视频中的互动仪式过程进行探讨。因此,透过情感在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机制分析,能
7、够弥补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情感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结果导向,而较少深入剖析作用过程的不足。为此,本文尝试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基础上,以情感作为核心的分析维度,构建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互动仪式链,以此为基础,提炼跨文化传播的情感叙事策略。二、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兰德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一书中从微观互动的角度,系统探讨了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并建构了互动仪式模型(IR 模型)。即通过“群体聚集”“对局外人设置屏障”“相互的关注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四种主要的起始条件彼此形成反馈作用,催生“群体性的沸腾”,最终产生“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代表群体的符号”“道德感”四种主要的互动结果。其中,柯林
8、斯对“情感能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将情感视为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元素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柯林斯这里所指的“情感”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具体情感,即人类神经解剖系统中具有固定配置的喜怒哀乐,而是一种长期的情感体验的积累,含有对某一群体成员身份的热烈追求,并能够在人们频繁的社会互动中流通。这恰巧回应了跨文化传播中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存在的效果局限。强调“即时满足”的短视频,通过将充满情感刺激的段落进行碎片化组合,的确能够形成强烈的传播效果。但随着互动的结束,短暂的情感刺激也终将走向衰弱。因此,如何将短视频产生的情感能量转化为文化认同的动力源泉,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嵌入跨文化传播需要解答的核心议题。专题聚焦9
9、9从影像触达到文化认同: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情感互动机制本文借鉴乔纳森特纳在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所提出的情感体验三层次,即身体-认知-文化,对互动仪式链模型进行调整和简化,提出以“影像触达-行动触发-文化触动”为核心环节的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图 1)。其中,在影像层面,需要回答的是:如何依靠内容达成跨文化传播对象初步的文化边界?在行动层面,如何推动跨文化传播对象产生短暂的情感能量,进而激发互动仪式行为?最后,在文化层面,如何实现短暂的情感刺激向长期性的群体身份与文化认同的转变,促成中华文化在异域的落地与相融?三个环节层层递进,互为因果,构成完整且动态的互动仪式链条。图 1 短视频
10、跨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模型(一)影像触达:脱域下的“虚拟共在”与边界达成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中,“群体集合”与“边界设置”是启动仪式的前提性要件,行动者通过同一空间的聚集,并对局外人设置明显的边界,以展开成员间的“共有行动”。而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下,我们需要对上述两个要件进行新的思考与调整。一方面,依托于网络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将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个体汇聚在小小的屏幕之中。平台的算法机制承担起传统互动中相似性经验的角色,通过挖掘用户的个性化诉求以及对视频流行走向的判断,实现了基于同一界面的虚拟共在,形成在网络社交平台中的“群体集合”。以 YouTube 为代表的海外社交平台为例,其早在 2006 年
11、便开始建立互联网用户行为监测系统,运用计算程序分析用户的收看习惯,极大地增强了用户黏性。另一方面,短视频有效助推了异文化的个体之间,基于陌生感进行有机连接,形成共享的意义边界,而且这种连接是去中心化、多元的和流动的。笔者选取了 YouTube 上粉丝数量最多的中国网红“办公室小野”的短视频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谢谢小野”“从来不知道”“有趣”是其视频英文评论最为常见的内容。这说明观者在“陌生感”的推动下,实现了初步的文化接收和文化边界达成,并可能由此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互动仪式。当然,我们同样需要承认,不同于现实中面对面的互动场域,网络社交平台的虚拟性很大程度上消弭了现实中群体存在的约束(如群体规则
12、、熟人之间的面子等等),加之传播内容的异质性,这使得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短视频互动仪式启动与结束的随机性大大增强,观者很有可能在进入界面之初便选择“下划”离开,从而中止传播。(二)行动触发:凝视中的情感能量与仪式互动在具备了仪式启动的前提要件后,接下来的关键环节在于激发情感能量,实现情感共享并进行仪式互动。短视频虽实现了“虚拟共在”,但个体间若缺乏互动,则仍然只能停留在浅层的认知场域,难以深化。因此,观者需要充分识别短视频叙事主体以及其他观者的情感状态,进行情感的分享与互动,才能提高个体的参与感,以形成积极的反馈。平台推送虚拟共在信息接受边界达成内容跟随情感能量生成简单仪式互动深化互动情感能量
13、积累文化符号强化传播中止信息未接受新一轮互动仪式(多次的仪式链)影像触达行动触发文化触动专题聚焦100传 媒 观 察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中指出,令互动仪式得以动态推进的,是“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这两大条件。而成功的互动仪式,正是需要两者进行相互作用。当观者对短视频作品形成关注焦点后,便会采取一种节奏同步化的状态,即与视频中的主体连结成“情感共享体”。2021 年,短视频 IP“民乐也疯狂”以一个个颠覆传统场景的民乐短视频在海外出圈。其中,一首极具中国传统佳节特色的囍,在 China Plus、Culture-Facebook、熊猫之城 YouTube、Instagram 等海外新媒体平台同步
14、播放,全网播放量突破 2000 万。观者在音乐的带领下,沉浸地穿梭于视频中的中国场景,与喜庆激昂之情共振。正如 YouTube 平台上的热门评论所言,“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让我感受到了远方的最美好的祝福与热烈的气氛,这真是太棒了。”不难看出,观者能够在观看过程中,形成短期的情感共振,并被赋予行动的力量,进行简单的仪式互动如订阅、评论、转发等等。但个体在参与互动仪式共享情感的过程中,自身所拥有的社交资源并不相等,柯林斯为此提出中心/外围参与、社会密度和社会多样性三个维度对个体地位进行考察,并强调低情感能量(刚参与)个体对高情感能量个体的追随倾向。目前,海外社交平台涌现的“反应视频”进一步印证了这
15、一情感能量流动机制在跨文化传播中同样有效。如以“英国杰克”为代表的外国视频博主,通过采用一种跨文化他者的身份对中国短视频进行观看并做出实时反应,吸引了更多初级参与者对传播内容进行凝视,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情感能量汇集和行动触发。(三)文化触动:社交中的情感积累与符号强化随着传播的推进,参与者个体会逐渐意识并体验到某种程度的“情感能量”。如果参与某一互动仪式需要更多的情感能量,却不能通过这些仪式增强情感能量,甚至会有所消耗时,人们会倾向于退出该仪式,进而转向其他回报更多的行动。也即是说,跨文化传播对象在观看短视频时,倘若仅仅是完成了关注焦点的形成和简单的仪式互动,最终的效果也只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
16、。要实现跨文化传播真正“跨”出去,那么应该看到的是短视频在视觉文化景观建构上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麦克卢汉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媒介即按摩”的设想,“新的媒介形态改变(按摩)着我们对于自身和社会的经验,这种影响最终比它所传达的特定讯息的内容更重要。”因此,与其一味聚焦于跨文化内容本身,不如让“参与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真切切地保持一种共有的、专注于其会话内容的行为”。回看李子柒在 YouTube 的短视频作品,不难发现,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制造出大于视频本身的内容景观,以及对社交平台上最具黏附力和动员力的共享文化叙事的呼应。除了观看视频之外,观者之间还在评论区形成多个互动式的网络社群。如许多海外网友提出对“茶”的疑问,下方紧接着便会出现回应的留言,“茶在中国有千百种,它无异于我们(西方人)对咖啡的热爱”“我曾经去杭州喝过龙井,可以推荐给你”观者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短视频进行互动仪式的策展延伸,催生出柯林斯所言的“情感能量”。而这种“情感能量”将会作为加强“群体团结”的“内驱力”,推动单一的互动仪式向持久且稳定的仪式链条转化。参与者个体也将从文化的表层符号认知向深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