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50712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fngzh)原则,第一页,共三十三页。,【掌握】1)临床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2)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常用的生物制品;【熟悉】1)细菌学诊断的一般程序;2)常用血清学试验(shyn)的原理;3)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了解】其它内容。,学习(xux)要求,第二页,共三十三页。,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细菌学诊断(zhndun),第三页,共三十三页。,2.致病菌的检验程序(chngx)和常用项目,标本(biobn),直接(zhji)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形态特征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实验,明确诊断,初步诊断,血清学诊

2、断,细菌的快速鉴定,形态学检查,(常规培养或特殊培养),(凝集试验、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等),(微生物数字编码分类鉴定法、血培养自动化检测系统、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DNA芯片技术等),药物敏感试验,第四页,共三十三页。,药物(yow)敏感试验,原 理:测定标本中致病菌对药物敏感程度(chngd),可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常用方法:纸片琼脂扩散法,以抑菌直径的大小来反映被测菌对该药物的敏感程度。,第五页,共三十三页。,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防治(fngzh)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一、人工(rngng)主动免疫(掌握),第二节 细菌(xjn)感染的免疫预防,第六页,

3、共三十三页。,主要(zhyo)的生物制品,(1)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lhu)方法杀死而成。如伤寒、霍乱、狂犬病。(2)减毒活疫苗: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七页,共三十三页。,主要(zhyo)的生物制品,(3)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作用3-4周后,毒性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如白百破三联疫苗(4)新型(xnxng)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第八页,共三十三页。,抗毒素,二、人工(rngng)被动免疫,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kngt)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抗体(kngt),或细胞

4、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主要(zhyo)生物制品,抗菌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制剂,第九页,共三十三页。,人工(rngng)主动免疫与人工(rngng)被动免疫,比较(bjio),第十页,共三十三页。,第三节 细菌(xjn)感染的治疗,一、抗菌药物的种类 1.生物(shngw)来源:细菌:多黏菌素、杆菌肽真菌:青霉素、头胞菌素放线菌:链、卡那、四、红、两性霉素B、放线菌素D,2.按化学(huxu)结构和性质分类,-内酰胺类:青霉素、头胞菌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氨基糖苷类:链、卡那霉素四环类:四环素氯霉素人工合成:喹诺酮类、磺胺类,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二、抗菌药物(yow

5、)的杀菌机制,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抗菌药物在发挥杀菌作用的过程中,病原菌又是如何(rh)应对的?,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细菌的耐药性: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xingdu)抵抗性。多重耐药性:指细菌同时具有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三、细菌(xjn)的耐药性,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一)细菌(xjn)耐药性的分类,1、天然耐药性/固有耐药性:青霉素对G肠道杆菌无效;二性霉素B与真菌(zhnjn)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膜通透性,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真菌(zhnjn)死亡,而细菌细胞膜缺乏固醇类物质。2、获得性耐药:敏感的细菌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如金葡菌对青霉素耐

6、药;,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1.基因突变:耐药性突变株在接触药物前即已出现,抗菌药的作用只是选择耐药株,淘汰敏感株而已;以单一耐药性为主;相对稳定,很少自然丢失。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1955年日本首先分离出对磺胺、氯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同时耐药的志贺菌。耐药质粒R可携带多个耐药基因,以多重耐药性常见,但容易丢失,可经结合和转导传递。3.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转座因子能在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间自行转移(zhuny)位置,是细菌体内可移动的遗传物质。,获得性耐药产生的分子机制(jzh)如下:,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二)细菌耐药的生化(shn hu)机制,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1、钝化酶的产

7、生(1)B-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B内酰胺环(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磷酸(ln sun)转移酶使链霉素、卡那等羧基磷酸(ln sun)化,而将抗菌药物钝化失活。(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4)甲基化酶,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2、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fshng)改变耐药菌株改变药物作用靶位,使抗菌药物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药性。如链霉素:核糖体30S亚基上的S12蛋白构象改变;红霉素:核糖体50S亚基上的L12蛋白构象改变。,3、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zhdng)外排机制,1.改变细胞壁通透性:减少药物(yow)吸收;2.主动外排机制:增加药物的排出;,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三)抗菌药物

8、应用(yngyng)与耐药性产生的关系,1.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抗菌药物使用无直接关系;2.耐药性突变株在接触药物前即已出现,抗菌药的作用(zuyng)只是选择耐药株,淘汰敏感株而已;3.临床不合理用药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这种选择压力作用下,原来只占很少比例的耐药菌株被保留下来,并不断扩大。,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四)细菌(xjn)耐药性的控制策略,1.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耐药菌交叉感染;3.必须规定抗菌药物凭处方供应4.研制新型抗菌药物5.研制质粒消除剂6.抗菌药物的轮休(lnxi)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9、,抗菌药物临床(ln chun)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10月9日我国首次制定的全面、系统的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指导我国医师抗菌药物的应用,规范我国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tngsh)降低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小 结,医院感染:概念、类型及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判定标准及常见病原体和特点;病原学检测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细菌学诊断的一般程序;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及常

10、用(chn yn)的生物制品;常用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直接涂片(t pin)染色镜检,适用于具有特征性形态(xngti)和染色性的病原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抗酸染色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等。,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大多数细菌的形态与染色(rns)并无显著特异性,因此需要分离培养。如肠道杆菌均为G-杆菌,菌落形态亦相同。培养特征:化脓性链球菌-小而透明、溶血环。,分离(fnl)培养,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生化试验:如肠道杆菌进行乳糖(r tn)发酵试验。血清学试验:已知抗体测抗原或已知抗原测病人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如玻片凝集,鉴定菌种和型。动物试验:测定细菌

11、的毒力、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分离(fnl)培养,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原理(yunl),血清学诊断(zhndun),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shn o)4倍者方有意义。单份血清效价超过一定标准才有诊断意义。,种类,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进行病原菌的鉴定或用已知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标本,凝集试验、沉淀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常用的血清学诊断(zhndun)方法,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玻片凝集(nngj)试验,试管(shgun)凝集试验,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酶联免疫

12、吸附试验(shyn),第三十页,共三十三页。,细菌的快速(kui s)鉴定,API细菌(xjn)数值鉴定系统,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三页。,PCR技术(jsh),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三页。,内容(nirng)总结,第7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常用方法:纸片琼脂扩散法,以抑菌直径的大小来反映被测菌对该药物的敏感程度。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2)减毒活疫苗: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3)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作用(zuyng)3-4周后,毒性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1)B-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B内酰胺环,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