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zhngxn)静脉穿刺置管术,潮州市人民医院肿瘤(zhngli)中心 陈煜宇,第一页,共五十五页。,中心(zhngxn)静脉,20世纪50、60年代以来(yli),深静脉穿刺插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穿刺的静脉: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股静脉,第二页,共五十五页。,中心静脉(jngmi)置管有什么用?,第三页,共五十五页。,快速补液长期静脉营养或经静脉输入高渗溶液或强酸强碱类药物者无法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血流动力学监测(jin c)(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嵌压、热稀释心输出量测定等)血液净化经静脉放置心脏起搏导管及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脏手术,第四页,共五十五页。,相对(xingdu)禁忌
2、,有出血倾向(qngxing)者局部皮肤有感染者有躁动不能配合者重症肺气肿及呼吸急促者,第五页,共五十五页。,常用穿刺(chunc)置管途径,锁骨下静脉(jngmi)锁骨下通路 锁骨上通路颈内静脉 前路 中路 后路股静脉,第六页,共五十五页。,1)锁骨(sug)下静脉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 呈轻度向上的弓形,长3-4cm,直径1-2cm 由第1肋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 后方则为锁骨下动脉 前斜角肌将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隔开 下方(xi fn)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 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
3、5mm,第七页,共五十五页。,第八页,共五十五页。,第九页,共五十五页。,第十页,共五十五页。,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定位(dngwi),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锁骨(sug)下路操作步骤:,常规局部消毒、铺巾、麻醉(麻醉时注意要骨膜麻醉要充分(chngfn))。体位: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低足高约15,肩后垫小枕(背曲),使锁肋间隙张开,头转向对侧。穿刺定位点:锁骨中、外1/2-1/3交界处,锁骨下1.0cm。,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穿刺针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向内上穿刺,穿越锁骨后使针尖紧贴锁骨下、针头保持朝向(cho xin)胸骨上窝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负压推进,这样可避免穿
4、破胸膜及肺组织,一般进针4cm左右可回抽到静脉血(深度与患者体型有关)。如果此方法进针已达4-5cm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应慢慢向后保持负压撤针(此时可能已穿透锁骨下静脉)。如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方法徐徐进针。注意:针尖穿越锁骨下后不要随意改变穿刺方向,以免误伤动脉、胸膜及肺部组织。,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局部(jb)麻醉,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换用穿刺(chunc)针穿刺(chunc)血管,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置入导丝,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退出(
5、tuch)穿刺针,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留导丝于血管(xugun)内,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扩张器阔开皮肤(p f),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旋转(xunzhun)进入,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置入cvp导管(dogun),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缝扎固定(gdng),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快速滴入少量等渗液体置入导管后常规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插管深度:左侧不宜超过15cm,右侧不宜超过12cm,以能进入(jnr)上腔静脉
6、为宜,术后:,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锁骨(sug)上路:,体位:同锁骨下路。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进针方法: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动脉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负压进针,一般进针2-3cm左右即可进入锁骨下静脉,直到有暗红色血回抽为止。然后针由原来方向变为水平,以使导针与静脉走向一致。利弊: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方向前进,所以其较锁骨下路安全,且不需要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甚至不需要用导丝也可直接(zhji)将导管送入静脉,到位率较高。也可以经此路径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
7、动脉导管,或放置心内膜起搏器。很少发生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情况,但由于进针点位于锁骨上窝,导管不易固定。,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颈内静脉(jngmi)解剖,起源于颅底,位于颈内A之后,沿颈内A和颈总A后外侧下行,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fgi)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 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下组成的三角之后 下部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后,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颈内静脉(jngmi)的解剖,胸骨(xingg)头,锁骨(sug)头,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五页。,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五页。,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五页。,颈内静脉(jngmi)穿刺置管基本操
8、作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不同之处:体位、穿刺点、方向等,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五页。,体位:患者平卧,去枕,头后仰,头转向(zhunxing)穿刺对侧,必要时肩后垫高,头低位15-30。,第四十页,共五十五页。,穿刺途径:1.前侧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甲状软骨水平,颈内动脉搏动之外侧,与皮肤呈60角进针约2cm;2.中间径路:在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与皮肤呈30角,沿中线(zhngxin)平行进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3.后侧径路:在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点上缘进针,于肌肉下向胸骨切迹方向穿刺。,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五页。,中路以胸锁乳突(r t)肌三角顶点环状软骨水平定位
9、,此点较高,且偏离颈动脉,较为安全。进针深度 一般深度是3.5-4.5cm,以针尖不超过锁骨为度,否则易穿破胸膜或其他血管,抽到血后,减小针与额平面的角度。,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五页。,股静脉大致(dzh)解剖,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五页。,股静脉是下肢最大静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内侧,外侧为股神经,在股动脉搏动微弱或摸不到的情况下也易穿刺成功,多用于留置血透管。但易于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xngchng)的发生率也高,不宜于长时间置管或静脉高营养治疗。,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髂前上棘和 耻骨(chg)联合连 线的中点内 侧0.51.0cm,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五页。,股静脉穿刺置管基
10、本操作同锁骨(sug)下静脉穿刺置管不同之处:体位、穿刺点、方向等,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五页。,不同部位置(wi zhi)管比较,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1、误穿动脉(dngmi):常见于颈内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时。(4.3-23%)判断:根据颜色、压力、血液有无搏动感等。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刺操作不熟练;解剖结 构、毗邻关系不清;血管变异等。处理:立即拔针,指压15-25min,否则可发生血肿。误穿一侧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时原则上另 一侧不再行操作。2、气胸:见于锁骨下静脉穿刺。(0.5-5%)判断:针管回抽有气体。原因:操作技术不熟练,病人不配合、烦躁不安,胸廓畸形、胸膜有粘连 处
11、理:胸腔闭式引流。,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3、神经和淋巴管损伤:各类置管均可见。原因:颈内静脉穿刺进针太偏外侧,损伤臂丛神 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损伤胸导管等。表现:上臂有触电样麻木感或酸胀感或上臂抽动。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处理:退出穿刺针,调整后重新穿刺或重选穿刺部位。4、气栓:少见,但可致命。原因:只要操作过程遵守操作常规,发生的可能极少。导管接头脱开,占气栓发生率的71-93%。表现:突发呼吸困难,右室流出道阻塞、射血分数下降、缺血、缺氧(qu yn)。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 断。应与心律失常、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心 包填塞等鉴别。,第五十页,共
12、五十五页。,并发症:,处理: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 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 急诊行体外循环5、心包填塞:不常见(chn jin),国外34例中死亡率为70%,好发于右房 44%、右室36%。原因:置管过深、导管移位,导管质地较硬、不光滑、钝圆,心脏原有器质性病变。表现:突发紫绀、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疼痛、呼吸 困难等症状。并有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音 低远等体征。处理:立即中止输液,将CVC输注器高度降至低于病人心脏 水平以吸出液体,病情危重急行心包穿刺减压。,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预防:1、选用(xunyng)质软,硬度适当的导管。2、管不宜过深(12-14cm),管
13、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右房人 口处为宜。3、固定确切,防止导管移动。4、注意观察导管回血情况,当突发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 时,应警惕导管移位。,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五页。,并发症:,5、感染:引起感染因素多,近期Paffesman统计美国176000例医源性感染,其中50000例与静脉(jngmi)置管有关,感染发生率在2%-10%。原因:1、无菌操作技术,2、病人全身状况、机体抵抗力,3、导管留置时间及无菌护理,4、局部组织存在损伤、血肿、感染灶,5、输液种类:高营养液。表现:a、出现无法解释的寒战、高热,b、局部压痛和炎症反应,c、白细胞数增高,血培养确诊。处理:考虑有导管相关性感染时应立即拔去导管,并做细菌培养。,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五页。,谢谢(xi xie)大家!,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五页。,内容(nirng)总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经静脉放置心脏起搏导管及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脏手术。下方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置入导管后常规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也可以经此路径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放置心内膜起搏器。起源于颅底,位于颈内A之后,沿颈内A和颈总A后外侧下行,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误穿一侧颈内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时原则上另。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处理:考虑(kol)有导管相关性感染时应立即拔去导管,并做细菌培养,第五十五页,共五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