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51174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二十二节-抗心律失常药.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十二章抗心律失常(xn l sh chn)药,药学院药理(yol)教研室 贾杰 讲师 0373-3029101,第一页,共八十二页。,内容提要(ni rn t yo),心脏电生理学基础 正常(zhngchng)心肌膜电位、动作电位主要参与电流;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自律性升高、后除极、折返;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 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消除折返;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钠通道阻滞药、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钙通道阻滞药。,第二页,共八十二页。,教学基本(jbn)要求,掌握: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2.常用(chn yn)的抗心律失常药物;3.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4.快速

2、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熟悉:1.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2.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了解:1.正常心肌电生理;2.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第三页,共八十二页。,心脏(xnzng)正常电活动,and normal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eart,第四页,共八十二页。,第五页,共八十二页。,第一节 心肌(xnj)电生理,心律失常与心肌电生理(shngl)紊乱密切相关,而心肌膜电位所反应的电生理(shngl)变化又是离子转运的表现。,第六页,共八十二页。,一.心肌(xnj)膜电位

3、,一.心肌(xnj)膜电位 静息电位:膜外正内负约-90mv;动作电位:动作电位0相至3相.,第七页,共八十二页。,第八页,共八十二页。,4相:非自律性细胞(如心室肌、心房肌),为静息期,膜电位维持在静息水平;在Na+、k+泵的作用下,恢复膜内外原来的离子分布;自律性细胞(如窦房结、房室结、浦肯野纤维),在此期可产生(chnshng)自发除极;这是由于k+外流减弱,和Na+、Ca2+缓慢内流,互相影响的结果,除极达到了阈电位水平时,就能重新激发动作电位。影响窦房结自律性的主要因素是4相Ca2+缓慢内流。,第九页,共八十二页。,二、快反应(fnyng)和慢反应(fnyng)电活动,快反应电活动:

4、(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除极时,Na+内流,0相上升快,振幅(zhnf)大,传导快,不易传导阻滞。慢反应电活动:(窦房结、房室结)除极时,Ca2+内流,0相上升慢,振幅小,传导慢,易传导阻滞。,第十页,共八十二页。,三、膜反应性和传导(chundo)速度,膜反应性是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激发的0相上升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膜电位大,0相上升快,振幅(zhnf)大,传导快。膜电位小,0相上升慢,振幅小,传导慢。,第十一页,共八十二页。,四.不应期与动作电位:,(一).动作电位时程(APD):是除极开始到复极结束的时间(shjin);是动作电位0相至3相的时程合称为APD。(二).不应期:1.绝对不

5、应期(ARP):从0相除极开始到复极至达-55mv这一期内,无论给以多大的刺激,心肌细胞均不产生反应,也就是说,此期内兴奋性等于零,称为绝对不应期(ARP)。,第十二页,共八十二页。,2.有效不应期(ERP):从复极-55mv至-60mv这一段时间内,Na+通道刚刚开始复极,但还没有恢复到激活的备用状态(zhungti),因而当给予强大的刺激,可产生兴奋,但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此期为局部反应期。由于在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内,细胞无论在多么强的刺激作用下都不能产生有效兴奋,故将这两期合称有效不应期(ERP)。,第十三页,共八十二页。,3.相对不应期(RRP):相当于从复极-60mv到约-80m

6、v的时期;在此期内,用大于正常阈值的强刺激才能(cinng)产生动作电位;在此期内,大部分Na+通道已复活,心肌的兴奋性已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第十四页,共八十二页。,4.超常期(SP):相当于从复极-80mv到-90mv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用低于正常阈值的刺激,就可引发动作电位暴发,表明心肌的兴奋性超过(chogu)正常;在此期内,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故所需的刺激阈值小于正常阈值。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引出的动作电位,其0相上升的幅度和上升速率均低于正常。这主要是由于部分Na+通道仍处于失活状态之故。这样的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较慢,是形成心律失常及折返形成的原因之一。,第十五页,共八十二页。,

7、APD,ERP,第十六页,共八十二页。,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一.冲动形成(xngchng)异常,(一).自律性增高(1).最大舒张电位水平(shupng)(2).自动除极的速度(3).阈电位水平,第十七页,共八十二页。,(二).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1.概念: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chnshng)一个提前的除极电活动(早搏起源)。触发活动:后除极的扩布即会触发异常节律,发生心律失常(早搏传导)。,后除极分两型:(1)早后除极:Ca2+内流增多;2、3相(2)迟后除极:Ca2+过多(u du),诱发Na+内流;4相,第十八页,共八十二页。,(1)早后除极(EAD):是一种发生在完全复极

8、之前的后除极,常发生在2、3相复极中,动作电位时程(APD)过度延长时易发生,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例:低血钾;发生越早,危险性越大。消除方法:减少(jinsho)早后除极,抑制Ca2+内流或缩短APD的药物(维拉帕米或利多卡因),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QRS波尖端围绕基线扭转,多伴有QT间期延长。常反复发作,易致晕厥,可发展(fzhn)为室颤致死。,第十九页,共八十二页。,(2)迟后除极(DAD):是细胞内Ca2+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一种短暂的震荡性除极。细胞内Ca2+超载时,激活Na+、Ca2+交换电流,其具有生理性(有双向性,当细胞内Ca2+升高时,泵

9、出1个Ca2+,泵入3个Na+,表现(bioxin)为内向电流),引起膜除极,当达到Na+通道激活电位时,引起动作电位。,第二十页,共八十二页。,例:强心苷中毒、心肌缺血等。治疗:减少后除极与触发(chf)活动:Na+通道或Ca2+通道阻滞药-奎尼丁或维拉帕米,可减少迟后除极的发生。,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二页。,Two forms of abnormal activity,early and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s,心肌细胞的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二页。,二、冲动传导(chundo)异常,普氏纤维的两个分支和心室肌构成环性结构。1.正常情况下:冲

10、动沿普氏纤维的两个分支传入心肌后,冲动消失在对方的不应期中;2.如果普氏纤维的一支发生病变,该侧的冲动不能下传,冲动只能沿另一支传入心肌,然后逆行通过病变区;这就是单向传导(chundo)阻滞;3.这时,上一个冲动的不应期已过,冲动又沿着普氏纤维传入心肌,如此往复,就形成了折返。,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二页。,折返是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的心肌(xnj)。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二页。,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二页。,折返(reentry)发生(fshng)机制:,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二页。,正常(zhngchng)心肌,第二十七页,共八

11、十二页。,单向传导(chundo)阻滞,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二页。,折返(sh fn)形成,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二页。,折返(sh fn)形成,第三十页,共八十二页。,(三)消除折返冲动:1.减慢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传导阻滞,例:奎尼丁。2.加快传导:消除单向传导阻滞,例:利多卡因。3.延长(ynchng)有效不应期(ERP)终止折返。例:奎尼丁-延长APD及ERP。,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xn l sh chn)药物一.分类:,(一)I类:钠通道阻滞药:Ia类:适度阻滞Na+通道,不同程度的抑制K+Ca2+的通透性,复极延长型。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Ib类:轻度阻

12、滞Na+通道,促K+外流,复极缩短(sudun)型。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Ic类:明显阻滞Na+通道,复极不变型。属此类的有普罗帕酮(心律平)等药。,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二页。,(二)II类: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代表药物普萘洛尔。(三)III类: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抑制多种K+电流,延长APD及ERP,代表药物胺碘酮。(四)IV类:钙拮抗(ji kn)药,阻滞L型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药物维拉帕米。,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二页。,二.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一)I类:钠通道(tngdo)阻滞药,Ia类 奎尼丁,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二页。,金鸡纳,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二页。,【体内(t ni)过程】

13、,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70%80%血浆(xujing)蛋白结合率较高组织中药物浓度高,尤其心肌经肝脏CYP450代谢,肾脏排泄,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二页。,药理作用,【基本(jbn)作用】阻Na+内流 阻K+外流;(1)主要阻滞激活状态的Na+通道,并使通道复活减慢;(2)还能阻滞K+通道和Ca2+通道。本药还具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和抗外周血管受体作用。,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二页。,【药理作用】1.降低自律性:对浦肯野纤维作用最强,抑制4相Na+内流,降低浦氏纤维,心房肌和心室肌自律性。2.减慢传导:抑制0相Na+内流,使单阻双阻,取消折返。3.绝对延长ERP:阻滞3相K+外流,3相复极减慢,延长

14、复极化过程,延长APD及ERP。4.降低心肌(xnj)收缩力:阻Ca2+内流。,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二页。,【临床(ln chun)应用】,1.广谱抗心律失常药。2.适用于快速(kui s)型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的治疗。(1)转复:电复律(2)奎尼丁一般可用于电复律后,防止复发用药。,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二页。,【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2.金鸡纳反应:长时间用药 头痛,头晕,腹泻,耳鸣,听力减退等。3.心脏毒性较为严重奎尼丁晕厥或猝死:病人意识丧失,抽搐(chuch),呼吸抑制,室颤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ln chun)已少用,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经典药

15、物。,第四十页,共八十二页。,【药物(yow)相互作用】,可使地高辛清除减少而增加其药物浓度与双香豆素、华法林竞争血浆(xujing)蛋白,可使二者作用增强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可加速奎尼丁代谢,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二页。,Ia类 普鲁卡因胺特点:1.作用与奎尼丁相似而减弱(无抗胆碱作用和抗受体作用)。2.临床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也可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静注给药适用抢救危急病人。3.对急性(jxng)AMI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不作为首选。应首选利多卡因4.不良反应较奎尼丁少。长期应用可出现红斑狼疮综合征。,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二页。,Ib类 利多卡因,【体内(t ni)过程】首关消除明显,只能肠道外

16、给药,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二页。,【基本作用】轻度(qn d)阻Na+内流,主要促K+外流阻滞激活和失活状态的Na+通道;对除极化组织(如缺血区)的Na+通道(失活状态)阻滞作用强;,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二页。,【药理作用】1.降低自律性:选择性作用于浦氏纤维(xinwi),促进4相K+外流和抑制Na+内流;,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二页。,2.影响传导:与K+浓度相关(1)治疗量:正常或低血钾:加快传导,用利多卡因能够加快病变区的传导,使冲动通过病变区,这有利于消除折返运动。高血钾:减慢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z zh)变为双向传导阻滞(z zh)(使单阻双阻),取消折返。(2)高浓度:麻醉药物,则抑制传导,使单阻 双阻,取消折返。,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二页。,【临床应用】室性心律失常(xn l sh chn),尤其AMI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物,中枢神经系统(xtng)症状,过量可致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二页。,利多卡因用药要点:起效快,维持时间(shjin)短,不能控制慢性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西咪替丁、普奈洛尔可增加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合用时可酌情减量。,第四十八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