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生态学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探讨陈虹润1沙爱龙2,*(1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重庆404120;2 重庆三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404120)摘要以高中生物学课程选择性必修 2 为例,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思维品质、科学精神等方面入手,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通过挖掘教材,在知识中融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自然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建设社会的人才。关键词生态学思政教育高中生物学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 2 为例,按 基础生态学 的内容编排,探讨思政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思政课堂参考。1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
2、修 2 中“生态学”的思政教育点与现实意义选择性必修 2 的内容属于生态学领域,教材编写顺序与生态学高校教材一致,故按章节顺序探讨生物学课程思政具有合理性。有研究提出思政教育目标有生命观、科学价值观、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等1。本文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2 出发,将课程思政与高中生物学课程结合,促进思政教育的发展,总结如表 1。表 1生态学知识 思政教育点与现实意义章节思政教育点(对教师和学生)现实意义第 1 章种群及其生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和学习观(1)我国新生与死亡人口数量比例;(2)城市人口流动和老龄化;(3)性别比例失衡;(4)资源与空间有限第 2 章群落及其演替合
3、作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观和学习观(1)物种分布和变化:人才分工和更新变化;(2)种间关系:原始合作 合作学习,互利共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竞争 进化;(3)生态位:明确社会角色第 3 章生态系统系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概念图策略(1)能量与农业、畜牧业;(2)生物放大作用:生物富集;(3)防治有害动物:用生物信息控制数量第 4 章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和学习观,STS 策略(1)人与自然:倡生态文明建设,行可持续发展理念;(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2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 2“生态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思想2 1种群生态学与思政教育种群数量因食物和空间充足而增长,到一
4、定量时因种内竞争而降低;此后,资源则能用于剩余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种群数量会再增长。因此,种群数量曲线呈“S”形,而顶端数值就是种群的最大容纳量 K 值,但 K 值不稳定,会受外界影响而下降,如非法买卖、捕猎动物等。为提高物种数,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No JC21186)主要参考文献1 刘恩山 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选择性必修 1稳态与调节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101112 李静,廖建宇,卢衍行,等 乙烯利和乙醇处理对百香果催熟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9,47(9):15091512,15273 王露露,耿兴敏,许世达 乙烯受体在果实成熟及花衰老中的
5、研究进展 J 生物技术通报,2021,37(3):144152 丰富生物多样性,我国建立了各类保护区并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然而,人类开辟矿区损毁环境,也会导致 K 值下降或趋于 0。为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已将该理论用于渔业、农业等领域。如用 K 值确定合理捕捞量,得出中等强度的捕捞利于持续获得较大鱼产量。再如防治有害生物时可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干扰繁殖交配,减少种群数量,从而降低有害生物的数量。种群生态学中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特征与国情联系紧密。因此,可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将种群的生长率等与新生人口等相联系,说明国家人口流动和新生、死亡人口的比例,阐明“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
6、 防止人口负增长。通过引入社会实事(如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老龄化等现象),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鼓励学生思考种群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2 2群落生态学与思政教育在不同的区域,优势物种的数量、种类不同。例如木荷属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物种,习性偏阳3,在阴处却为劣势,故种植时要根据48生物学教学2023 年(第 48 卷)第 5 期植物属性确定培育环境。人亦如此,能力要先从擅长领域发展,人在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但在这持续更迭的时代,人既要有擅长,还要懂创新。生物也会利用复杂种间关系和环境实现进化更新。这类关系包括: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竞争等。原始合作指两种生物生活时双方受益,分开亦
7、能独活,如海葵与寄居蟹。这种合作能联系并发展两种独立物种,蕴含合作学习理念。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长期生活且互利,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相似。生态位会影响竞争,每个物种都有各自的生态位并共同构成关系网络,便于生物利用资源。该板块的思政教育点聚焦种间关系和生态位,教师可用类比将思政渗透于教学:强调合作学习策略。讲解原始合作时引导学生联系并使用该策略,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解物种构成和变化时,明确术业有专攻,选拔人才不能单独以其弱势或优势比较,而要明确领域人才的“特异性”,按擅长技能分工。并且培养人才可适当使用竞争手段,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加速技术革新,提
8、高效率。此外,讲解其他种间关系和生态位时联系生活实际,如类比互利共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全球紧密联系,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最后,深化思想,总结本章思政元素,导入环境政策,提升思想高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2 3生态系统生态学与思政教育每个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结构,其结构组分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即营养结构,是能量逐级递减流动的媒介。为提高能量利用率,我国提出农畜融合的“种养结合法”。但是,能量流动会出现不良循环,难分解物质残留生物体内,这些物质会随能量流动而累积,影响生物健康。已在部分海洋生物体内发现有重金属元素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因此国家倡导:使用天然肥料、减少农药喷洒。生态系统各组分构成概念体
9、系,且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本章教学可采取概念图策略。概念图搭建知识桥梁,在知识延伸处渗透思政,构成思政教育体系。正如构建人生版图,需要由点到面、由小及大,不局于一处,看各处的联系及其构成的系统。教学亦然,教师应树立系统教学观,从全局观出发,设计并推动教学。引导学生以系统学习观审视世界,理性看待政策,形成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能量流动时与农业、畜牧业应用结合;在讲生物富集时联系农业施肥材料;在讲生物信息时融于有害生物防治和农业、畜牧业发展。以此完成自然与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2 4应用生态学与思政教育目前,如何平衡环境与人类活动是热门话题,
10、应用生态学研究并用生态学理论解释、指导、解决这类问题。环境受多方面影响,一是人口增长压力,这与前文的生育政策对应;二是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为消除这些问题,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已采取许多措施,如对土地荒漠化地区,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造近自然林;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开设禁渔区,确定休渔期,向公众普及生物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文明行为观;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的原则,恢复生态系统。如湿地修复生态工程应先考虑植物的生态位差异和种间关系,再选净化力强的水生植物种植。在建设中强调协调,促进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
11、教学中可运用 STS 策略,联系科学、技术、社会,渗透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以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丧失时,可详述生物的价值(森林能防风固沙;湿地能蓄洪防旱等),养成维护生态的习惯。学生借助该策略,深入了解生态问题,认清环境挑战,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适度利用资源,将开发强度置于环境可自主恢复的状态。3小结本文以生物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线,用类比讲解阐明生态学的思政教育价值。在学习种群生态学时,分析和判断人口数量变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讲授群落生态学时,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和类比联想,联系理论与实际,化繁为简;在阐述生态系统生态学时
12、,在概念图中渗透现实意义,形成概念系统;在讲解应用生态学板块时,以应用为主,实践出真知,结合科学、技术和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并利用教材的思政价值,在紧扣学科知识的同时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感等角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身心健全且能建设社会的人才。(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 JGZC2130、No JGZC2167;*通信作者)。主要参考文献1 张舒静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元素的策略浅探 以“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为例 J 高考,2022(6):1591612 张颖,刘锴,刘艳春 课程思政融入“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学探讨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22,30(3):64663 彭辉,周红敏,王宏翔,等 凤阳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木荷的种群结构与动态J 林业科学研究,2022,35(3):179184 58生物学教学2023 年(第 48 卷)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