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彦锋等:2023 积极财政政策怎么走?如何看?11 持政策仍要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构建覆盖企业创新活动全链条的多层次、系统化税费支持政策体系;要以改革与创新税费支持政策工具本身,为企业创新发展破障碍、添动力。用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促进企业稳岗拓岗。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既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为此,用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必须以促进企业稳岗拓岗为着力点。一方面,综合运用退税、减税、缓缴三维税费政策工具,辅之以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另一方面,着重化解重点群体就业问题,落实落细保障就业和鼓励创业
2、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就业保障能力与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今后,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还要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以稳住市场主体为抓手,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推动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扩容的良性循环;要着重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探索激励企业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的税费支持政策,促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王伟同王伟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社会运行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始终是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工具 2022 年 12 月 15 日至 16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 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
3、效。回顾近三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始终是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工具。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如何发挥好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社会运行方面的作用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较为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服务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受到严重的影响,经济上行压力大。为了维护经济稳定,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 年,为了扩大减税降费政策受益面,我国实施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不仅减税,还要退税,将存量留抵税额进行退还。在帮助企业纾困的同时,财政政策还注重保障基层财力和民生工作。我国通过推出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等资
4、金直达基层,在“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同时缓解了减退税给地方带来的减收压力。在赤字率允许的范围内,我国合理安排债务规模,通过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阻击疫情主题的金融债券为疫情防控提供应急资金,并利用债券工具有效地撬动基建等方面的投资。二、国内外经济新形势对财政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交织的经济形势以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工信财经科技 2023 年第 1 期 12 环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这对积极财政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应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国内需求;要加大宏观政
5、策调控力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升政策效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精准、可持续性,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三、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政策建议 未来应持续促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以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可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扩内需,强保障。无论是谋划经济增长还是考量经济安全,都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通过刺激消费来释放内需潜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保生产来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利用政策有效激活刚
6、需和改善型需求,提振房企资金回笼能力。健全社会保障,加大民生投入,推动财力下沉,做好“三保”工作,稳定就业,促进创业,“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契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从而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吃下“定心丸”。二是减压力,添活力。政府在延续实施部分 2022 年到期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要重新梳理地方减税降费工作情况,明确职责分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落准,让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到资金困难企业,起到雪中送炭的政策效果。推动专项债扩容,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确保时效性,引导资金投向供需两端受益、
7、具有乘数效应的基础设施短板、先进制造、民生建设等领域,但要注意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提高专项债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应维护政策的可持续性。为进一步增加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力,财政政策应向实体经济倾斜,着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研经费管理,确保科研攻关资金用到实处,为推动经济稳中求进提供新引擎。三是促协调,防风险。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总量和结构方面的协调联动,加强与就业、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使宏观调控握指成拳、发挥合力,精准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政策积极有为的同时,更要坚持“
8、稳”字当头,建立全过程的风险防控机制。首先,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采用“双岗审核负责制”紧盯风险点,逐户核查,通过数据画像降低退税风险。其次,组建风险防控专家团队,确保政策与执行合规白彦锋等:2023 积极财政政策怎么走?如何看?13 准确,通过风险模型增强应对能力,筑牢“防火墙”。最后,落实监督工作,严肃查办违法违规行为,严防政策红利弱化;时刻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强化约束监督,不断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祁毓祁毓:推动绿色转型与复苏的财政政策建议推动绿色转型与复苏的财政政策建议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成为 2023 年财政政策的总基调。2023 年是二十大开局
9、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疫后经济转型与复苏的关键之年。当前,全球经济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遭遇了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冲击,各个国家都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解决就业、刺激增长和提振信心。与此同时,相比较疫情冲击,气候变化则成为在更长时期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关键因素,尤其是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必须要实现和完成的国家战略。如何借助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与复苏窗口期,发挥财政政策的统合治理功能,将更多的绿色要素融入经济转型与复苏的总体框架中,既是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韧性的关键之举。
10、有鉴于此,我们建议:第一,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全方位推动财政政策工具绿色转型。梳理和评估现行财政政策体系和政策工具在绿色治理中的作用,着眼于绿色转型和绿色复苏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需要,对现行财政支出政策、收入政策、预算政策和投融资政策进行调整。在支出政策上,在稳定生态环境支出规模和优化生态环境支出结构的基础上,提升非生态环境类支出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间接促进作用,加快适应绿色转型与复苏的财政能力建设;在收入政策方面,在稳定现行与环境相关税费政策强度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在激励节能减排和提高市场效能方面的作用;在预算政策方面,推行基于自然和生态的预算理念,以“放管服”改革为
11、契机强化政府绿色采购的激励作用;在投融资方面,适当扩大绿色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创新绿色投融资的回报机制。第二,发挥财政政策统合治理功能,助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框架构建。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财政治理工具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面向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兼容发展与保护关系;同时贯通政府、企业、社会三大领域,推动多维共治;具有时空协调功能,平衡代际间和国家间的环境成本收益;有助于实现政府间的激励约束兼容,推动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合作;同时作用于多个生态环境要素,实现一体化和整体性治理。鉴于此,财政政策要重点凸出治理功能,推动“制度+技术”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工具的激励和协同作用,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所涉及的多部门、多环节、多要素的合作与融合;另一方面,加强对关键环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