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机制、框架与实践模式郭百涛 何云梦 汪亚楠摘 要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要靠创新驱动。本研究围绕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以及资金链联动创新的理论模型,并将其纳入开放性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框架中,从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组织框架,认为其组织架构范式脱胎于“政产学研金”创新联合体,并沿着“补链、强链、延链”方向向多螺旋模式演变。在此基础上,选取江苏省内多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载体,分别从参与主体、联动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实践运营中的
2、案例,以期为中国在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理论支撑,为江苏省以及其他省域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提供实践经验,并在新一轮科研组织范式变革方面为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示范样本。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新型研发机构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作者简介 郭百涛,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南京;何云梦(通讯作者),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南京;汪亚楠,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广州 受百年变局影响,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叠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科技成为主要角力场。欧美等发达国
3、家为了保持自己在先进制造业等高科技领域的科技领先优势和全球价值链掌控地位,不惜违反 等多边贸易规则,采取限制高技术出口等措施,持续遏制打压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造成了多重冲击。此外,国内经济运行同样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消失,过去片面追求效率和成本的“低效时代”开始终结,结构调整与增长功能转换受到新的制约。加之关键核心技术受限,部分位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导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经济安全风险进一步上升。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推动高质量
4、发展成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的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 本文是江苏省软科学项目“基于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多链联动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广州市社科规划羊城青年学人课题“广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路径政策研究:基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视角”()的阶段性成果,也受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业链”,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协同联动的内在要求,指明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金融是现代
5、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离不开金融资本的链接和催化。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开始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生态系统的多要素协同特征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产业链、创新链及资金链的融合协同,突破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困境,并成功破除科技体制机制藩篱,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始成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的经济共同体。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在新发展格局下,由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资源配
6、置引发的科技体制改革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比如,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多链联动创新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产业链、创新链以及资金链如何联动创新?如何打造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对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哪些政策启示?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本研究围绕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科技体制改革,对“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机制、框架和实践模式”这一主题开展探讨,将产业链、创新链以及资金链纳入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框架中,探究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耦合演化机制与实践模式,为中国在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
7、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好产业链和创新链融通,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一、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多链联动创新的时代背景、内涵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孤岛现象”,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不够、不顺、不畅的问题;产业发展中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关键基础材料存在短板,在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凸显;一些基础研究活动在资金投入、项目支持等机制方面仍需优化,缺乏长期坚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8、革突飞猛进,产业和创新的“链式”博弈正取代单个企业间的产品和创新竞争。围绕产业发展,不同创新要素和资源之间的联动水平开始成为衡量一国创新能力,使其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链式”思维下,多链联动的重点在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其中,创新链由马歇尔()和维登堡()提出(),后来学者对其概念进行补充和完善,将创新链定义为从科学思想萌发到科技发明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一系列创新活动的组合?I1。大部分学者将产业链定义为拥有经济关联和技术关联的产业部门间,基于价值增值和分工协作客观形成的关联关系链条。资金链是为产业生产发展与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提供资金支持的链条,是维系正常研发创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与
9、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在多链联动创新中,各链充分发挥各自重要作用并实现多螺旋模式融合协同发展。创新链立足原始创新,实现高水平原创成果的稳定、持续产出;产业链积极推进原创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资金链为创新成果产出、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循环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其实践要求下,多链联动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重视创新链,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抓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个关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离不开
10、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就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努力取得科技领域的尖端突破和重大进展?I2,“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不断优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机制,使高水平科创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多链联动创新生态系统:机制、框架与实践模式成果及时顺畅、精准到位的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尤其要确保产业链国内循环的畅通。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链循环是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方面?I3。产业链布局转向内循环,既要疏通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保
11、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持续竞争力,也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环节的国内替代,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因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尤其在新发展阶段,亟需从供给侧着手,以价值链重构为核心,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联动协同,克服技术供给的产业链循环堵点,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竞争力?I4。一方面,针对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上的企业,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技术攻关,突破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的环环相扣式低端锁定,成为产业链的“链主”,实现“强链”。另一方面,立足优势产业,通过对产业链零部件环节的“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做好“补链、延链”,确保产业链布局的延
12、伸,提高我国产业链的安全性和韧性?I5。最后,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安全有保障的发展,要求发挥好高水平安全资金链的链接和催化作用。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切实保障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对建设高水平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以高水平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科技变革的的历史实践表明,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化、高效率的金融体系的配合?I6。因此,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新任务是如何通过高水平金融创新,把金融资源从原来的传统产业转到经济发展中的新领域、新赛道,做好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中金融资本的链接和催化,带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从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活力、提升产业升级的
13、动力和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服务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综上可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科技创新,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在于现代产业链的建立,必须做好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融合;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金融资本服务,带动创新要素资源的大范围流动畅通。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科学把握产业链、创新链以及资金链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思路,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因此,面向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处理好创新链、产业链以及资金链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
14、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另一方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财政金融协同,引导、构建金融新业态,加大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纠正“市场失灵”现象。最终,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以及资金链三者之间的融合,以实现内外“链”通、循环互动,产生“”的联动效应,支撑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通产业链梗阻,畅通双循环。二、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多链联动创新的理论机制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研究报告国家创新体系,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创新过程形成和运作的系统性,强调创新并非以一种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
15、作用和反馈的结果?I7,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加强顶层设计,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内经济循环畅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增强创新的引领作用。因此,为更好的阐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联动创新机制,本部分引入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理论框架。创新是基于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 年第 期系统的复杂性而形成的?I8,因此它必然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所谓“复杂性”,一方面指开放系统内的创新利益相关者间的耦合关系导致了创新系统的复
16、杂性?I9,即企业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知识、技术以及资源的交互,形成创新链子系统,并最终可能导致非线性特征的结果。另一方面指多元化创新主体具有多层级的复杂结构性,可以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时,触发复合系统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20,形成不同层级多元化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即创新链、产业链以及资金链通过多层联动,推动创新知识开发、保持及应用。此外,经典的创新范式关注技术、市场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然而,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在复杂适应性系统下,为有效应对外部突发事件对社会与企业组成的高度复杂的适应性巨系统的扰动和冲击,以企业代表的创新子系统需要在回应生产效率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创新意义和安全,围绕国家战略安全需求,从专注短期利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聚焦中长期发展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1。面对不断增长的技术复杂性、市场动态性以及国家战略安全性,本部分内容借鉴曲冠楠等()?22对于创新链管理的研究思路,并将其作为子系统置于高度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中,探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