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ResearchonArchitecturalHistoryandTheory那时,天下人的语言都是一样。人类往东边迁移,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以传扬我们的名。”此举引起了耶和华的不满,于是上帝打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无法造那城了。旧约创世纪一、我国建筑通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自1996年起,同济大学本科阶段的建筑历摘要:建筑通史教学是建筑学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通史教材内在的史学观念和编纂方法对建筑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史学界逐渐兴起一种关注和
2、强调“全球史”视野的史学研究与写作潮流,并随着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勃兴,对建筑通史的编纂理念和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指出“全球史”的跨文化视野对我国当下建筑通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对一系列世界/全球建筑史文本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呈现当代国际通史型建筑史写作的发展趋向。关键词:建筑通史、建筑史学史、全球史观、跨文化互动、后殖民批评Abstract:Architectural history survey course is indispensable composition within the architectural fundamental teaching program.The
3、 inherent notion and method of historical writ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survey has complex as well as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architecture basic notions.Since 1960s,a trend of“global history”rose and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riting of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survey along with
4、 the popularity of the Post-colonial Discourse.This paper is to suggest that its necessary to promote a perspective of“global his-tory”and a method of cross-culture,on the basis of which an initi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re executed onto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textbooks of world or global archi
5、tectural history written and edited by western scholars,so to present its developing trajectory.Keywords:Architectural History Survey,Historiography of Architecture,A Global View of History,Post-colonial Criticism中图分类号:TU-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740(2023)02-0040-08DOI:10.12285/jzs.20230404007建造巴别塔关于世界/
6、全球建筑史写作的初步分析Building the Babel Tower An Initial Analysis on the Writings of the World/Global Architectural History周鸣浩 ZHOU Minghao 卢叶炅 LU Yejiong史与理论主干课程由传统大三的单段式建筑史课教学,更新扩展成了两段式的建筑史论课程教学系列,即强调基础知识的低年级“通史”(survey)型教学以及关注理论思辨的高年级“建筑理论与历史”。不同于高年级建筑史课程以“专题”为组织脉络侧重理论深度的教学模式,低年级的通史教学更加强调历史的广度与整体性,培养学生形成对
7、世界建筑整体发展脉络的基本认知,理解不同建筑文明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这促使我们反思当前我国建筑史教学中存在的两个比较显著、由来已久、甚至习以为常的问题。作者:周鸣浩(通讯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亚洲建筑(英语)编辑部运营主编。卢叶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22BCK007。录用日期:2022-11041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ResearchonArchitecturalHistoryandTheory1.民族国
8、家观念下的“中外”两分法目前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国内建筑院校的大部分建筑史课程设置都基于“中外”二分的组织构架,而“外国建筑史”部分的教学核心内容基本围绕欧美地区建筑的发展和演化展开,在本质上更接近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西方建筑史”。早有学者在分析统编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下文简称“近现代史”)的史学写作时对此颇具中国特色的现象有过精彩论述:“以整体框架和内容显示,近现代史只能是一部西方现代建筑的历史。因此需要反思一下外国这个在我们建筑史学界运用相当持久但其所指又含混不清的关键词。应该说,外国首先源自对世界范围的中国外国两分法概念,但从实际经验看,它常常就是西方但在概念上又要尽力摆脱西方中心论的一种
9、描述,反过来看,无论关于地域概念,还是作为比较的历史,以中外两分法构建外国现代建筑的历史叙述值得质疑,换言之,如果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在一部世界范围的现代建筑史中缺席,恐怕是难以成立的。”当然,一些建筑史教科书也很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试图打破西方建筑的绝对垄断。比如由陈志华编写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试图将西方之外其他地区的建筑历史也尽可能的容纳进来,但其努力一方面受制于“统一的社会发展史的阶段式框架”(社会决定论),另一方面仍找不到摆脱西方建筑主线的叙事方法,因此最终的结果就变成了一种无奈的拼凑:古代亚洲与美洲的建筑就好像鸡肋般的附录,被不无尴尬的分配到最后两篇。如果我们把这一课程设置
10、放到更广阔的中国现当代文化语境中来观照,那么这种对“中外”的二元区分,以及外国部分实质上对“西方”的强调与近代以来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历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一种课程设计上的结构性区隔是持续困扰中国文化百年的“中西”二元对立在建筑史教学上的呈现:一方面,自梁、刘以降,中建史作为一种描述和阐释本民族国家建筑文化演化道路的独特文本,具有特殊的本位文化叙事的独立的和超然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下,“西方”的他者又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强势文化而得到格外的关注,西方学术话语的“世界语”地位进一步保证了这种强势文化对全球范围的渗透。而在今天,人类世界高度全球化的现实要求我们重新反思这种二元划
11、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人们不但意识到必须警惕“民族主义”的狭隘文化观念,而且也在“后殖民”话语的影响下开始反思和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初步涉猎建筑史,尚未形成独立自省意识的学生而言,中外两分法的教学构架恐怕会从一开始就限制他们以一种宽广包容的心态来平等看待人类整体历史上此起彼伏、丰富多样的多元建筑文化谱系,而这种心态正是中国未来年轻一代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2.“风格流派”的叙事架构另一个问题是当前低年级外国建筑史的授课逻辑大多遵循“风格流派”的框架。不可否认,为了帮助初学者加深对形式异同的比较性学习,“风格”的阐释方法在某些部分是极为有效的教学工具,但将其作为唯
12、一的教学思想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对我国建筑史教学的未来发展已形成了某种阻碍,存在三方面的潜在危险:一是湮没了风格表象背后的深层思想;二是风格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压抑了对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三是造成一种“对号入座”的灌输式教学,阻碍了教学体系的开放性和批判性。“风格流派”的阐述方式对低年级建筑史教学的危害性尤其明显,因为对“典型”和“代表”的塑造,人为建构了一种以形式为中心的先验审美价值等级,妨碍了一种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探究历史问题的学习态度。在这类历史叙事中,那些被典型化的建筑作品、建筑师及其所在地区成为风格的“中心”和时代的表征,而同时期其他地
13、区的建筑则被置于风格和时代的“边缘”。近来,许多欧美学者已通过新的史学写作对这种“经典化”的学术范式进行了深度批判。比如,2013年出版的文艺复兴建筑(Renaissance Architecture)揭示了主流的文艺复兴建筑史写作中将“文艺复兴”等同于1516世纪意大利中部地区建筑的狭隘视野,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对同时期欧洲其余广大区域复杂多变的建筑现象的排斥和忽视:“纵观整个欧洲,有着太多有趣而复杂的建筑,以至于我们无法坚持建筑风格仅源于意大利中部地区这样的观点。这类建筑史范型忽视了与古典实践并行发展的地方传统的重要性。更准确的说,我们很可能找到许多拥有丰富成熟地方传统的区域,正是那里孕育出富
14、有独特趣味、别出心裁的建筑。”这些“非主流”的建筑很难用一种明确的“风格”来界定,古典的成分、哥特的传统和伊斯兰的影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形式的迷宫,其答案只能从欧亚大陆因战争、宗教、技术和经济贸易等不同原因的跨文化交往和建筑文化的跨地域传播中去探究与找寻。二、全球史观的兴起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开始关注20世纪末以来在欧美的通史写作和教学中开始兴起的“全球史观”一种试图以“多元文明”叙事取代“欧洲中心”叙事的尝试。在19世纪前,世界历史的书写不是陈述史实,而是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历史哲学,带有强烈的目的论色彩:中世纪时期是基督教神学主导的世界史体系;文艺复兴后的启蒙时期支配历史发展的力量又换成了理性主
15、义。伏尔泰在18世纪中叶出版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简称风俗论)被学术界一致认为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这部深受启蒙理性影响的世界史以民族国家为分析042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ResearchonArchitecturalHistoryandTheory单元,涵盖了印度、中国、日本、波斯、秘鲁等地区。19世纪后,随着全球殖民体系的形成,欧美以外地区或民族的历史被全面纳入历史书写,这一方面推动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有西方学者试图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斯宾格勒(Oswald AG Spengler)的西方的没落和汤
16、因比(Arnold J Toynbee)的历史研究提出多元文明的世界史观,英国的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和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 Stavrianos)等史学家则开创性地提出“全球史”的概 念。到 了20世 纪90年 代,历 史 学家开始进一步关注全球化进程的历史根源和现实问题,从总体上研究以往各地区、各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以便从历史的角度解释全球化的含义“全球史”由此成为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虽然“全球史”与“世界史”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重叠,但却是基于不同的研究视野。有论者指出两者间四方面的差异:(一)考察对象不同。世界史以国家为分析单位,全球史则突破了国家体系的限制,以跨文化、跨民族和跨地区间的联系和互动为研究对象。(二)考察历史的视角不同。世界史通常关注的是历史的局部与个体、历史纵向发展的连续性和短时段的历史演进,而全球史更多地关注历史的整体发展、横向的联系与长时段的历史变迁。(三)研究方法的不同。世界史研究总体上局限在历史学范畴内,以实证主义方法为主;而全球史则超越了历史学范畴,涉及人种、生物、生态、地理、气候、环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