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吞咽障碍的评定(pngdng)和治疗,第一页,共四十九页。,2,主要(zhyo)讲述内容-评定,吞咽相关的解剖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障碍的病因吞咽障碍评定(pngdng)的意义吞咽障碍评定的方法,第二页,共四十九页。,3,主要(zhyo)讲述内容治疗,吞咽(tn yn)训练的意义、介入时间基础训练(间接训练)摄食训练(直接训练)综合治疗策略,第三页,共四十九页。,4,吞咽(tn yn)相关的解剖,第四页,共四十九页。,第五页,共四十九页。,摄食(shsh)-吞咽阶段,对食物的认识(rn shi)进食咀嚼及食块形成食物入咽食块通过咽部食块同过食道,第六页,共四十九页。,7,吞咽(tn yn)障碍
2、的定义,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由于摄食吞咽过程中一个或多个(du)阶段受损而导致吞咽困难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第七页,共四十九页。,8,吞咽障碍(zhng i)的病因,各种影响正常吞咽生理的因素均可导致吞咽障碍(zhng i)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第八页,共四十九页。,9,吞咽障碍的评定(pngdng)意义,筛查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明确(mngqu)吞咽障碍的病因和解剖生理变化;确定有无误咽的危险;确定是否需要改变提供营养的手段;为吞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第九页,共四十九页。,10,评定方法:摄食吞咽过程(guchng)评价,先行(xinxng)期(对食物的认识):意识状态、
3、脑高级功能障碍、食欲。准备期(进食和咀嚼/食块形成):牙齿状态、口部开合、口唇闭锁、食物从口中洒落、舌部运动、下颌、咀嚼运动、进食方式、有无流涎变化。,第十页,共四十九页。,11,评定方法:摄食(shsh)吞咽过程评价,口腔期:口腔内知觉、味觉、吞送、口腔内残留;咽部期:喉部运动(yndng)、噎食、咽部不适感、咽部残留感、声音变化、痰量有无增加;食管期:胸口憋闷、吞入食物逆流。,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12,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放松卧位。检查者将手指(shuzh)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 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
4、移动再复位的次数。当被检查者口腔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1ml水后再让其吞咽。高龄患者做3次即可。,评定方法:吞咽(tn yn)功能评价,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13,评定(pngdng)方法:吞咽功能评价,对于患有意识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而不能听指令的患者,这种测试施行有困难。这时可在口腔和咽部做冷按摩,观察吞咽情形(qng xing)和吞咽发生所需时间。,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14,评定方法:吞咽功能(gngnng)评价,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甲状软骨越过手指即为吞咽顺利越过。若无为(wwi)有吞咽障碍。,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15,B.“饮水试验”(洼田氏):
5、让患者喝12勺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0ml温水递给患者,让其“像平常一样(yyng)喝下”,记录饮水情况。,评定方法:吞咽功能(gngnng)评价,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16,评定方法:其它相关(xinggun)评价,基础疾病、身体状态、引起吞咽障碍的食物性状、吞咽所需时间、一次摄食量、吞咽体位、帮助吞咽的方法、残留物去除法的有效性、吞咽疲劳(plo)、环境、帮助者的问题等。,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17,器械(qxi)性检查,录像吞咽造影、内窥镜(电视(dinsh))、超声波、吞咽压检查体表肌电,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18,录像吞咽(tn yn)造影,指用X线录像或连续多次摄片
6、,记录咽和食管在吞咽活动时的情况。将钡剂调成流质或半流质,在坐位及3060度半坐位对患者(hunzh)进行吞咽检查。,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19,正常咽部吞咽过程示意.咽腔周围组织为灰色,气道空间为白色,钡剂为黑色.A.钡剂自口内通过咽峡入咽,注意软腭升向后上(上直箭),与Pasivant靠垫(后横箭)紧靠,并示喉室(下直箭)、舌骨(前横箭)的位置.B.钡剂被舌及咽缩肌挤压经过咽腔,注意会厌(箭头)倾斜,喉向上升.C.钡剂在咽肌蠕动(箭)推压(tu y)下,经下倾掩盖喉前庭的会厌的上面进入环咽段.D.钡剂通过环咽段进入食管(仿自Donner),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20,吞咽障碍(zhng
7、 i)的治疗,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21,常见的吞咽(tn yn)障碍,脑卒中的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球麻痹:延髓运动神经核或颅神经损伤,下运动神经原损伤。吞咽障碍症状重于构音障碍,咽反射(fnsh)消失或很弱,舌肌萎缩或有肌束震颤。代偿能力差,康复效果差。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上运动神经原损伤,支配吞咽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原未受损。构音障碍重于吞咽障碍,咽反射存在(延缓、不协调),代偿能力强,康复效果较好。,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22,吞咽训练(xnlin)的意义,可防止吞咽相关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口唇、舌和咀嚼肌的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
8、减少(jinsho)吸入性肺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23,吞咽(tn yn)训练介入时间,吞咽障碍病人,如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没有重度心肺合并症,呼吸平稳,痰不多,无发热,血压稳定,能听从吞咽训练的指示(zhsh),便可以进行吞咽训练。,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24,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则是实际进食的直接训练)。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或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hunzh)进食训练前的预备训练。,第二十四页,
9、共四十九页。,25,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舌部运动先进行舌肌按摩。再嘱患者张口,将舌头向前伸出,然后做左右运动摆向口角,再用舌尖舔下唇后转舔上唇,按压硬腭(yng)部、上下牙龈。每次运动20次。然后将舌缩回,若患者不能自动进行舌运动时,护士可用压舌板或匙在舌部按摩,或嘱患者将舌伸出时用纱布轻轻把舌向外牵拉,然后进行上下左右运动。分别于早、中、晚饭前进行,每次5min。,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26,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咬肌运动肌力低下可对咬肌进行振动或轻拍。主动或被动地活动患者下颌,作咀嚼(jju)动作,空咀嚼(jju)或嚼口香糖。每天反复练习3次。最大限度
10、地做咬合动作,反复训练510次。对咬肌紧张的可进行牵伸疗法。,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7,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颊部、轮匝肌运动嘱患者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将患者手戴上胶套或用奶瓶(ni pn)奶嘴,作吮吸动作,以收缩颊部及轮匝肌肉运动,体验吸吮的感觉。每日2次,每次反复作510次。也可让患者口含(不咬)压舌板或系线的大扣子,治疗师往外拔,患者尽量使之不被拔出。,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28,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喉抬高训练病人把手指置于训练者的甲状软骨的上缘,在训练者吞咽时,感觉它的向上运动。然后让病人照镜子,将自己
11、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模仿动作(dngzu)20次,以上动作(dngzu)每日2次。治疗者也可手置于甲状软骨下方推住喉部并固定,让患者感受喉部上抬。,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29,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当病人掌握了吸吮和喉抬高训练技能(jnng)后,指导病人在吸吮后立即喉抬高。这两个动作的协调一致,就可产生吞咽动作。,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九页。,30,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日3次。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fnsh),促进吞咽力度。,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31,
12、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皮肤摩擦促进吞咽用手指上下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可引起下颌的上下运动和舌部的前后运动,继而引发吞咽。可用于口中含有食物(shw)却不能吞咽运动的患者。,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32,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发音训练病人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i”音,然后再发“wu”音,也可嘱患者缩唇然后发“hu”音,像吹蜡烛、吹哨动作。每次每音发5次。进一步让患者发“你、我、他”简单音。然后唱一段熟悉的歌曲,鼓励他们自然地大声唱。通过张闭口动作,声门(shngmn)开闭来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shngmn)的闭锁功能。,第三十二页,共四
13、十九页。,33,基础训练(间接(jin ji)训练),屏气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y zi)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然后突然松手,呼气发声。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34,摄食(shsh)训练(直接训练),首先注意进食前应嘱患者放松(fn sn)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1530min。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食物的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进食前后须认真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综合训练,目的是促进摄取足够营养,使患者具备足够的体力,逐步恢复自行进食能力
14、。,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35,进食(jnsh)时的最佳体位,适用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致,在实际操作中应因人而异,予以调整。对卧床患者,一般取躯干呈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减少逆流和误咽。对能下床者,取坐直头稍前屈位,身体亦可倾向(qngxing)健侧30,使舌骨肌的张力增高,喉上抬,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如果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以防止误咽。,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36,进食时的最佳(zu ji)体位,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37,进食时的最佳(zu ji)体位,第三十七页,
15、共四十九页。,38,摄食(shsh)一口量,即适于吞咽(tn yn)的每次摄食入口量,先以3-4ml开始(半勺),然后酌情增加至1勺大小为宜。,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九页。,39,清除(qngch)残留物的吞咽方式,空吞咽与交互吞咽。当咽部已有食物残留时,如继续进食,则残留积累增多,容易引起(ynq)误咽。因此,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亦可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水(1ml2ml),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除去咽部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互吞咽”。,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九页。,40,清除(qngch)残留物的吞咽方式,侧方吞咽(tn yn)。咽部两
16、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病人下颏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除去隐窝内的残留食物。点头样吞咽。会厌谷是另一处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当颈部后屈时会厌谷变得狭小,残留食物可被挤出,继之,颈部尽量前屈,形似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去除残留食物。,第四十页,共四十九页。,41,清除(qngch)残留物的吞咽方式,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九页。,42,其他(qt)技巧的应用,憋气吞咽咳嗽:在吞咽前嘱患者吸足气,憋住气,吞咽时保持住,使声带闭合(b h)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中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可再做一次空吞咽。,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九页。,43,其他(qt)技巧的应用,有的患者进食时不张嘴,这时要从牙缝中倒入一匙水,刺激其张口,一旦开始,就要一口接一口的给予,中间不能间断(jindun),间断(jindun)了患者又不张口。对舌肌运动麻痹致搅拌失灵,不能将食物向咽部推动,但吞咽反射仍保留,可将食团送至患者舌根部,随之用匙轻压舌部一下,引起吞咽反射将食物咽下。嘱病人注意力要全部集中于吞咽,而不是咀嚼。,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九页。,44,其他(qt)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