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陇东红色歌谣及其历史价值_毕英爽.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2829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东红色歌谣及其历史价值_毕英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陇东红色歌谣及其历史价值_毕英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陇东红色歌谣及其历史价值_毕英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收稿日期:2022-04-12基金项目:2020 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甘肃近代音乐史研究”(2020A-131)。作者简介:毕英爽(1988),女,山东莱芜人,讲师。研究方向:作曲理论、音乐教育。陇东红色歌谣及其历史价值毕英爽(兰州城市学院 音乐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陇东红色歌谣是甘肃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年代陇东地区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甘肃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精神风貌。陇东红色歌谣以其时代性、思想性、群众性深受人民的喜爱。通过对陇东红色歌谣的形成与发展、音乐本体

2、进行分析,结合革命战争时期陇东民歌的历史价值,探索甘肃近现代音乐历史中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音乐文化,从而丰富甘肃省近现代音乐历史资料。关键词:陇东红色歌谣;革命战争时期;音乐分析;历史价值中图分类号:J6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23)01-12506歌谣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贴近劳动人民生活、流传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中国民间歌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歌谣的题材种类很多,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形式面貌传递时代的声音。红色歌谣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迫切要求改变现实状况的

3、背景下产生的时代之声,凭借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散发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魅力。陇东红色歌谣是陇东地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甘肃近现代音乐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陇东红色歌谣的音乐特征和历史价值进行分析,从而丰富和完善甘肃省近现代音乐史资料。一、陇东红色歌谣概况(一)地理环境陇东指陇山以东的甘肃地区,范围大致为甘肃的庆阳市、平凉市一带,位于甘肃省地理位置的最东部。陇东地区位于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省区的交汇处,属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特殊的历史文化。陇东地区的历史文化是甘肃历史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二

4、)文化背景1930年10月,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在陇东地区开辟了革命根据地,是甘肃地区也是西北地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也是后来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革命斗争中,陇东地区的广大军民积极开展革命斗争,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创作和传唱了一定数量的红色歌谣。陇东红色歌谣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产物,以歌颂军队、领袖为主题,不仅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唤醒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也生动描绘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为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鼓舞士气、思想启蒙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二、陇东红色歌谣的形成与发展(一)形成重视文艺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

5、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陇东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也一直重视文艺宣传在革命战争中动员群众、凝聚力量的作用。1925年,陇东地区最早的革命创始人王孝锡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革命青年组织青年社,通过青年社“宣传马克思主义,教青年学唱打倒列强 等革命歌曲,从而使陇东青年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125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1928年10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在党的领导下,带领革命队伍到达陇东南梁一带宣传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在文艺宣传工作的开展中,他们编唱了大量的反映革命思想的红色歌谣。其中,结合时势、运用通俗易懂的歌词配

6、以流行于当地传统民歌旋律的形式深受群众喜爱,这一形式所创作的红色歌谣受到了广泛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动员群众的作用。(二)发展随着土地革命的发展,共产党的形象在陇东地区逐渐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开始将实现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身上,先后出现了大量反映人民心声的红色歌谣,如 盼红军红军来了花不败根根扎在穷人心 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歌谣。这一时期还有大量歌颂陕甘地区革命领导人的歌谣,如 跟上咱们的刘志丹谢子长南塬来了习仲勋 等。1934年11月,陕甘边区工农民主政府(又称南梁政府)在南梁成立,“标志着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大发展时期。”2这一时期革命领导人不但

7、重视武装斗争,同时仍然重视群众文化事业。南梁政府设立文化委员会,举办军政学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军地战士歌咏活动等,用最简单、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鼓舞革命斗争信念、丰富军民生活。“当时,南梁、东华池、城壕等地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群众中流传着许多歌颂红军的歌谣。当时,陇东群众和红军战士普遍都会唱 三十匹马两杆号劝当红军 等歌曲”3,以及 歌颂刘志丹当兵就要当红军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使陕甘边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1936年夏,陇东建立苏维埃政权,1940年春成立陇东分区。在文化建设中

8、,陇东文化与陕北文化共同构建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的辉煌篇章。1942年5月的文艺“整风运动”,毛泽东作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的报告,陇东地区响应文艺座谈会的精神,创作和编演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红色歌谣和剧目,使得陇东地区的革命音乐文化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陇东红色歌谣成为延安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秋,中国民歌研究会陇东分会在庆阳成立,文艺工作者结合群众采集并且整理陇东民歌,举办群众性的歌咏活动。”4研究会的文艺工作者对陇东地区的民歌进行了搜集与整理,还依据陇东民歌原有的曲调创作出了很多具有陇东民歌特色的音乐,如马可作曲的 陇东中学校歌、张寒晖创作的 解放区十唱 等。这一时期,陇东

9、地区也有很多文艺宣传队和戏剧团,如八路军三八五旅政治工作宣传队、陇东文艺工作团、陇东军分区宣传队等,他们联合研究会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和演唱陇东红色歌谣,为陇东抗战文艺宣传事业以及陇东新民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文艺宣传队和中国民歌研究会陇东分会的影响下,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也创作了大量的红色歌谣。他们常采用陇东民歌重新填词的方法,在创新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利用当地流传的民歌小调,填入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和革命精神的新词,产生了大批的红色歌谣,如用“骑白马调”填写的 东方红、用“绣荷包调”填写的 做布鞋十绣、用“剪剪花调”填写的新调兵我们的天地、用“打宁夏调”填写的 团结起来快斗争、用“打黄羊调”填写

10、的 慰问子弟兵、用“旱船调”填写的寻找共产党 等。这些红色歌谣不仅保留了陇东传统民歌的旋律风格,而且为民歌赋予了新的活力,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在内容上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陇东红色歌谣紧密配合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时至今日,很多红色歌谣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三、陇东红色歌谣的音乐特征陇东红色歌谣主要是在陇东当地传统民歌的曲调基础上重新填词或根据传统音乐素材改编而成,从其旋律、曲式结构、节奏节拍以及调式进行分析,可以探索陇东红色歌谣的音乐特征。(一)旋律对音乐而言,旋律是非常重要的,是音乐的灵魂。陇东红色歌谣的旋律也有自身的特

11、征,旋律流畅平稳,结构均衡完整,表现力丰富,同时具有陇东传统民歌的地方特色。在旋律发展手法上,四度跳进进行的旋律在陇东红色歌谣中使用较多,旋律具有向上、前进的动力感,同时也是这一体裁民歌的特点,体现出陇东地区军民豁达、热情、朴素、无畏的性格和豪迈、坚定的抗日信念。徵调式的主音向上四度跳进Sol-毕英爽:陇东红色歌谣及其历史价值126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Do-Re-Sol、商调式主音向上四度跳进Re-Sol-La-Re,具有明显的号召性、战斗性和开阔、明朗的气质。陇东红色歌谣 跟上刘志丹上南梁 旋律一开始的走向就是典型的商调式主音向上四度跳进Re-S

12、ol-La-Re,奠定了全曲明亮向上的色彩。受当地高原地理环境和当地方言语调的影响,下行级进的旋律进行也是陇东红色歌谣的特点,徵调式属音向下级进进行Re-Do-Si-La-Sol,商调式属音向下级进进行La-Sol-Fa-Mi-Re。属音向下行级进的旋律具有肯定的语言气势特点,质朴、深沉的气质。陇东红色歌谣大部分旋律音调由民族调式的五声音阶构成,有些歌谣中也出现一些偏音的使用。谱例3:十绣金匾谱例2:迎亲人谱例1:跟上刘志丹上南梁(二)曲式结构任何音乐作品都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结构形式,陇东红色歌谣的曲式结构即受到歌词结构的制约,又有自身的形成规律。在汉族民歌中最常见的曲式结构就是上下二乐句的一

13、段体,陇东红色歌谣大部分沿用了两句式一段体的曲式结构。上句结束在调式的属音、下属音上,下句落在调式的主音上,如 跟上刘志丹上南梁骑白马 等。在二句体的基础上,将第二乐句变化重复形成第三乐句,整体主干上还是二句体,但形成了重复的二句体,也是陇东红色歌谣的一个重要形式。如迎亲人我送哥哥上前线 等。陇东红色歌谣迎亲人 以徵音起,每一句都落在宫音上。第三句是在第二句的基础上利用变化重复的旋律发展手法落在宫音上结束乐句。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结构在陇东红色歌谣中运用的更为典型和广泛。“起”和“承”的旋律材料可以是完全重复的平行式,也可以是呼应式变化的上下乐句,“转”多在音区、节奏型、旋律进行方式、调式落音等方

14、面进行变化。如 十绣金匾十二月幸福长 等。陇东红色歌谣 十绣金匾 就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乐句的结构形式,其中第三句采用均分的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的节奏变化加之波浪式的旋律进行做转句的变化。127第 28 卷第 1 期(2023)Vol28 No.1(2023)陇东红色歌谣中也有在四乐句的基础上,通过重复变化、扩充丰富等旋律发展手段而形成五句体、六句体、七句体的结构形式,但其主体都是在四句体这一典型、精炼的结构上发展而来,精炼的结构配合通俗的歌词使歌曲易于传唱,适合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三)节奏节拍陇东红色歌谣采用的节奏大多为方整性均分式的节奏型,少部分为前松后紧的细分式节奏型,附

15、点切分节奏型使用相对比较少,这一节奏形态与陇东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和语调有很大的关系。语调本身的律动促进了当地民歌基本节奏的形成。陇东红色歌谣大多使用单一拍子,以二拍子为基础,采用一板一眼的基本节拍形式。正拍起拍,歌词语言重音和旋律节拍重音明显突出,总体呈现方整性的特点,符合宣传活动中表达简单叙事、情绪昂扬、短小简洁的内容。通过节奏节拍、语言重音、不同力度和速度配以旋律的变化,使得陇东红色歌谣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陇东红色歌谣 骑白马 整体结构简洁方整,节拍使用二拍子一板一眼的节拍形式,节奏多用均分的八分音符缓缓叙事,第三句采用切分节奏改变重音,既表现了当地语言重音的变化,又符合旋律转句的变化。骑白

16、马 乐曲旋律线条流畅,节奏节拍运用巧妙,采用陇东红色歌谣中最典型的带有大调色彩的徵调式,使得这首民歌的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四)调式陇东红色歌谣采用民族调式,总体来说主要有徵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其中大调色彩的徵调式运用最多,该类红色歌谣有 送郎当红军东方红拥军歌边区风光好 等。陇东红色歌谣 送郎当红军 调式就是运用最多的徵调式,旋律多以波浪式的级进进行为主,各音之间高低起伏不大,加入切分节奏使得旋律具有顿挫感。其次是兼有大小调两种色彩的商调式,诸如 泪涟涟跟上刘志丹上南梁刘志丹边区十唱军民大生产 等。再次是大调色彩的宫调式,运用较前面两种调式少,该类红色歌谣有 迎亲人革命成了功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毛泽东和朱司令 等。小调色彩的羽调式运用更少,该类红色歌谣有 我的哥哥当了红军咱们的红军到南梁 等。陇东红色歌谣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地方色彩风格,具体体现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偏音。在主要的调式结构中加入了清角和变宫两个音,同时采用离调来进行调式色彩的改变,使得旋律呈现多样化的变化,结构出现复杂的发展。陇东红色歌谣送郎当红军 主要采用大调色彩的徵调式,但在旋律发展过程中加入了清角音,清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