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恩格斯晚年宗教研究意蕴*王良滨景涛陈仪【内容提要】恩格斯晚年关于宗教问题的著作颇丰。有些学者认为,恩格斯晚年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某种温和的转变,有一些学者站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对立的立场上,否认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晚年独立做出的研究成果,否认恩格斯晚年宗教观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主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结合恩格斯晚年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从现实的革命斗争的需要、捍卫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个人圣经情结的解开三个方面剖析恩格斯晚年研究宗教的目的与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看待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成果及其对待宗教的态度转变问题。【关 键 词】恩格斯晚年宗教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作者
2、简介】王良滨,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景涛,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仪,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作为革命导师扛起了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大旗。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实践、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他神圣的使命与不可推卸的责任。晚年的恩格斯将主要精力用于整理马克思的巨著 资本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也是其晚年研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研究恩格斯晚年的一条支线。在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实践中,宗教问题始终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一方面,宗教与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种关联,两者在表象上存在某种相似之处,这种关联与相似之处在工人运动
3、中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种迷惑性产生了较为消极的影响,使国际工人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发展45*本文系 2019 年度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在高校青年培养和价值观引领中的运用研究”(19TZTSKC013)、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重点课题“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在宗教批判上的继承与发展研究”(2021 YJS 03)阶段性成果。*方向;另一方面,激进的无神论与暴力强制消灭宗教的论断与实践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不利于工人运动的发展。不难发现,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入挖掘其研究目的与意义对重新认识恩格斯
4、晚年宗教研究的成果、看待恩格斯晚年宗教态度是否发生转变以及评价恩格斯晚年宗教观的历史地位十分必要。一、现实的革命斗争的需要宗教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实践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宗教问题的正确认识关乎到国际工人运动的前进方向。在现实的革命斗争中,对待宗教主要有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否认神的存在,并且认为宗教不应该存在,即激进无神论强制消灭宗教;另一种是承认神的存在,将宗教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模糊了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恩格斯及时批判了这两种错误观点,很大程度上肃清了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消极影响。(一)驳斥激进无神论和强制消灭宗教论,阐明宗教固有规律如何对待宗教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宗教政策?
5、根据当时社会革命的发展,恩格斯需要对此给与科学的回答,以此捍卫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指导地位。从 1872 年开始,俾斯麦打着文化斗争的旗帜,颁布了反对天主教的五月法令,对天主教会发起攻击。但他并不是为了肃清宗教信仰问题,而是为了借无神论反对宗教来掩盖其政治目的 削弱天主教会及其代表中央党的权力,来巩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地位。当德国社会主义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危及到俾斯麦政府的统治地位时,他又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德国社会民主党。正如 1884 年恩格斯在与考茨基的通信中写道:“不管盖泽尔如何骂无神论者,俾斯麦还是不会让他满意 不会废除反社会党人法。”国际工人运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布朗基把一切革命
6、想象成由少数革命家所进行的突袭”,主张通过少数革命家的密谋发动暴力革命,实现少数人的专政。恩格斯批评他们在实践领域中“把自己的急躁当做理论上令人信服的论据”。在对待宗教问题方面,他们认为,宗教长期奴役人们,使他们不能认清自己真正的利益,所以他们签署公社法令来禁止一切宗教宣传和宗教组织。巴枯宁主义者同样主张通过激进的暴力革命消灭国家机器,但他们的目的与布朗基主义者不同,他们是为了达到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的状态,无神论同样是他们的标签。恩格斯认为,布朗基流亡者和巴枯宁主义者“在无神论方面比所有的人都激进”。显然这不是一种夸赞的说法,正如恩格斯所讲:“在我们的时代唯一能替神帮点忙的事情,就是把无神论宣布
7、为强制性的信条,并以禁止一切宗教来超越俾斯麦的文55论恩格斯晚年宗教研究意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6 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136 137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294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299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296 页。化斗争中的反教会法令”,可见,恩格斯对激进的无神论的观点是不赞同的。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若是继续过分强调无神论,在某种意义上是替神宣传,无神论概念的存在总是以神概念的存在为前提的。在强制消灭宗教方面,除了俾斯麦反对天主教的五月法令外,欧根
8、杜林先生暴力消灭宗教的思想同样遭到恩格斯的批判。杜林认为,未来社会共同体系中必须除去宗教和膜拜的一切基本组成部分,他反对一切宗教并唆使未来宪兵进攻宗教。恩格斯为了驳斥杜林的错误论断,在 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根源、宗教的消亡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宗教的产生有着其特有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相应的,宗教也应该是伴随着其产生根源的消除而自行消亡,而不是如同杜林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暴力的用宪兵去攻击宗教,杜林先生的这种做法只会帮助宗教“殉道和延长生命期
9、”。(二)区分基督教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指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方向恩格斯晚年研究原始基督教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的解放路径,进而指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方向。不可否认,原始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确实存在相似与共同之处。例如,两者的群体都是被压迫者,都是群众运动,都渴望得到解放。除了共同点之外,通过对原始基督教历史的考察,恩格斯同样指出了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始基督教在后来的发展中已经发生了变化;二是不同于原始基督教来世的得救,社会主义注重现实人的现世的解放。经过历史的考察,恩格斯发现原始基督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
10、化,他认为,“当时的还不曾有自我意识的基督教,同后来在尼西亚宗教会议上用教条固定下来的世界宗教,是有天渊之别的”,原始基督教是没有神圣的三位一体和原罪概念的,而这些恰好成为后世基督教教条的根据,这表明后世的基督教已经有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存在,欺诈和不平等等因素已经掺杂于其中,信徒的寻求得救诉求已经变成了统治阶级利益团体借以攫取利益的工具。但是,原始基督教“有正在进行一场对整个尘世的斗争以及这一斗争必将胜利的感觉,有斗争的渴望和胜利的信心,这种渴望和信心在现代基督徒身上已经完全丧失,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只存在于社会的另一极 社会主义者方面”,同样作为被压迫者,同样是与强大的尘世斗争,同样是群众运动,
11、恩格斯肯定了原始基督教徒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手段,但是这种斗争的精神在现代基督徒身上已经丧失了,现代基督教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成为具有65科学与无神论2023 年第 2 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297 298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703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705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338 339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339 页。统治阶级意识的基督教,与原始基督教相比已经多了欺诈与
12、麻痹,但是宗教控制并不能阻挡无产阶级的潮流,因为它是消极的,所以注定要被摧毁,正如恩格斯所言:“任何宗教教义都难以支撑一个摇摇欲坠的社会。”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共产主义信仰,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人得救的问题。共产主义是在现世的改造中寻求全人类的解放,而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寻求得救。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不是依靠宗教就能拯救的,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已经成为逻辑必然并且其实现路径已被找到,作为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团结一致,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的宗教麻痹,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全人类,进而解放自己,这是不同于宗教信仰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正是因为原始基督教与社会主义存在一定相似之处,调和
13、两者的流派 基督教社会主义出现了。这种学说模糊了两者的界限,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极具迷惑性,阻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较为典型的案例是在欧洲工人运动初期,威廉魏特林鼓吹早期基督教共产主义。在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主张建立一个和谐与自由的社会,但是他所谓的和谐与自由是建立在必须把一切个人利益溶化在一个公共的一般的利益中,并且把这个利益的领导委托给那些在各种最有益的科学中最有才能的人,他还主张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应该实行共有共享制度,并大力宣扬共有共享制度的优点。可是这种委托如何得以保证?一切个人利益如果和公共一般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私有财产何以可能共享?不难发现
14、魏特林的学说充满了空想主义、平均主义和超民主主义的色彩。在 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中,他专门对共产主义是什么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共产主义与宗教感情进行调和,给共产主义增添宗教的色彩。他认为共产主义和宗教都是心的事业,共产主义如果没有如同宗教感情一样的内心热望就不能得到保证,共产主义可以利用宗教感情中所蕴涵的巨大力量来为自身谋利。魏特林坐牢之后,库尔曼趁机宣传自己的福音,主张建立新世界和人间的精神王国,而他自己就是这个新世界的主宰,能够表达所有人的一切痛苦、一切渴求和希望。恩格斯称其学说“不过是饰以拉梅耐式的半圣经味的词句,并用先知的傲慢口吻讲出的一种最庸俗的伤感的胡诌”。随着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的发展,
15、像库尔曼的这种极端情况已经很少见,但是随着基督教的世俗化,基督教社会主义也相应得到发展,它更具欺骗性和诱惑性,在工人运动中反响强烈。其显著特征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大,越来越关注现实工人的斗争,实践性突出等特点。例如,英国的“基督教社会联合会”与“教会社会主义者团”、波士顿的“基督教劳动协会”、德国的“基督教社会工人协会”等团体和组织,他们多将集体主义、劳动价值论等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开展工人运动。但是,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进行社会改造,基督教社会主义主张以和平手段改良社会,利用议会、投票选举、合法罢工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基督教社会主义骨子里
16、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75论恩格斯晚年宗教研究意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773 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331 332 页。是恩格斯所批判的,其晚年研究宗教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肃清基督教社会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消极影响。二、捍卫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1845 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再次相会,并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的唯心史观,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首度阐发。但是在恩格斯晚年时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受到了非难,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将历史唯物主义曲解为经济决定论,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万能公式。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正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研究方法运用于指导宗教研究的伟大实践,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一)驳斥经济决定论,提出中间环节思想对于经济决定论,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确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会影响历史的斗争,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斗争的形式,它是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存在,例如各种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以及宗教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