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跨地区高等教育治理:欧盟规...东盟地区高等教育”项目为例_王小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2949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1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地区高等教育治理:欧盟规...东盟地区高等教育”项目为例_王小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跨地区高等教育治理:欧盟规...东盟地区高等教育”项目为例_王小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跨地区高等教育治理:欧盟规...东盟地区高等教育”项目为例_王小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21 摘要作为欧盟规范的“品牌”,博洛尼亚进程自启动以来,就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地区化发展的结构,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为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模式。为了促进欧洲高等教育区与东盟高等教育空间之间的学生流动,提高地区间的经济活力,2015 年欧盟领导下的“支持东盟地区高等教育”合作项目,通过“政策对话”“资格框架与质量保障”“学生流动与学分转换”三大治理手段,加强了欧盟标准与规范在东盟的扩散。东盟高等教育

2、空间的合作机制是以协调为基础,这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底层逻辑不同,且知识话语下“欧盟方式”与“东盟方式”的功能属性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欧盟扩散行为在东盟的发生,及其对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治理。关键词高等教育空间;政策扩散;博洛尼亚进程;欧盟;东盟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3)06-0021-13DOI:10.20013/ki.ICE.2023.06.03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欧盟研究生跨境合作培养机制研究”(编号:21YJC880074)。作者简介:王小栋,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本研究使

3、用“地区”(region)而不用“区域”(area)一词来界定欧盟和东盟的范围。耿协峰在比较地区主义的研究议程与未来挑战中区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从本体论上看,地区主义研究重视对地区或地区性的探究,但区域研究重在现状和特性分析,以掌握地区或区域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为主要任务,重视当地性和本土性,旨在把握现状,客观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其本土特征,而前者主要侧重地区或区域内外的互动关系模式和发展趋势,更重视地区或区域内外的联通性和互动性,主要进行的是地区间比较,旨在改变现状,推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人类共同体建构和塑造”。基于此,“地区”一词更为适宜讨论欧盟与东盟之间的互动。跨地区高等教育治理

4、:欧盟规范扩散的动因与行动方式 以“支持东盟地区高等教育”项目为例 王小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自1999年 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之后,欧洲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已经从一个泛欧项目演变为一个重要的“地区”(region)规范扩散(norm diffusion)“品牌”,其影响力超越了欧洲的边界。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的建立,引发了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关注。尽管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

5、tions,以下简称“东盟”)一直拒绝“欧盟方式”(EU-Style)在东盟的复制,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深刻反思自身政策的失败,意识到要从成功的经济体中学习经验,并开始接受欧盟的规范扩散。1在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合作方面,东盟有意“复制”博洛尼亚进程的发生,并将欧洲高等教育区视为东盟高等教育空间(ASEAN Higher Education Space)结构治理与协调(Harmonization)的参考。2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

6、l 22 构建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理念发端于1967年的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中有关建立东盟共同体的设想,旨在实现东盟地区高等教育“共同空间”(common space)的形成3,而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在欧盟(European Union)与东盟建立合作伙伴的22年(2000-2022年)里,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欧盟与东盟“社会文化合作”(socio-cultural cooperation)的核心议题。4在与欧盟

7、的合作中,东盟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欧盟经验,用以协调东盟的“共同空间”,并形成了类似于欧洲高等教育区制度结构的东盟高等教育空间。这种制度同构现象的发生,实则反映出欧盟规范扩散的影响力。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所采用的“规范扩散”是建立在比较地区主义(comparative regionalism)基础上的,其主要源自政策分析领域的扩散论。5目前,“规范扩散”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而是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属于国际政策扩散的近义表述。6但其普遍的认同是,规范扩散是跨越政治边界的规范的运动和采用,其扩散方式包括说服(persuasion)、学习(learning)、竞争(competi

8、tion)和效仿(emulation)。7在以合作为基础的扩散方式中,欧盟支持东盟地区一体化建设的行为方式,通常表现为“说服”和“学习”两种。为了更好地开展与东盟间的合作,畅通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路径,2015年欧盟发起了一项为期4年(2015-2019年)的“支持东盟地区高等教育”(Support t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EAN Region,以下简称“支持东盟”)项目,旨在通过协调整个东盟高等教育空间,促进东盟和欧盟间的人才流动,创造地区间持久的利益。8本研究以“支持东盟”项目为例,试图从比较地区主义的规范扩散视角,分析欧盟在东盟推广博洛尼亚进程的动因,以及

9、实现其地区治理的行动方式。一、开展“支持东盟”项目的合作动因在欧盟与东盟的交往过程中,“规范”已成为双方互动的关键维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行为体认识到基于规范、价值理念开展外交活动的优势,希望通过“规范性外交”在国际社会中施加政策影响,并追求外交目标;9另一方面,基于规范合作的地区间互动范式,体现出了扩散效果与利益需求的契合度。欧盟与东盟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体现于此。(一)欧盟:一种利益优先的选择东盟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对于东盟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欧盟的表现是积极的。10欧盟希望扩大与东南亚的合作,传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专业知识,加强地区间贸易和投资的关系。11其底层逻辑是,建立“互联互通

10、”(connectivity)的规范结构是实现地区间利益互惠与协同发展的基础。欧洲人珍视“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规范,希望将东盟塑造成一个熟悉和理想的贸易伙伴”12。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委员也曾表示,“我们对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地区一体化发展感兴趣”13。在促进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欧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以某种方式影响他们(东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14。对于欧盟来讲,“与一个伙伴(东盟)打交道比与几个伙伴(东盟成员国)打交道更容易”15。这也是地区间合作,特别是规范扩散的结构优势。实际上,地区一体化发展本身具有“协同”与“协调”的作用,特别是在欧盟与东盟

11、的多边对话中,地区间的合作为规范的广泛扩散提供了基础。布莱恩 格林希尔(Brian Greenhill)强调,国际组织为各个行为体的互动与沟通架设了平台。频繁的互动与沟通有助比较地区主义主要针对世界上的地区合作与一体化现象进行地区间的比较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全球各个具体地区的地区秩序、不同议题领域的地区治理以及各种地区治理制度设计。比较地区主义研究主要进行的是“地区间”比较(inter-regional comparisons),就是通过揭示各个地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催生有关地区主义之兴起、制度设计和影响的新见解。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

12、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23 于各国之间加深理解,形成共同的观念和偏好,从而能推动国际规范的形成。16因此,欧盟越来越多地将其与各地区的对话和谈判置于个别国家之上,并通过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亚欧会议教育论坛(Asia-Europe Meeting Education Forum)等对话平台,加强对东盟地区一体化的支持。为了提高欧盟在亚洲的知名度,博洛尼亚进程启动后,欧盟对东盟地区高等教育的规范扩散行为越发主动。2001年,欧共体委员会(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13、 Communities)发布了欧洲和亚洲:加强伙伴关系的战略框架(Europe and Asia: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nhanced Partnerships),其中提到要“努力加强与亚洲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交流。其方法是支持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两个地区之间学术、研究和学生的交流促进互利合作的结构性网络的形成”17。同年,欧盟发起了为期10年的“亚洲连接计划”(Asia-Link Programme),强调在高等教育方面与亚洲国家实现连接。2004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与东南亚的新伙伴关系(A New Partnership With South E

14、ast Asia),将“高等教育与文化”视为政策对话与合作中的重要议题。182008年,欧盟委员会又发起一项“欧盟-亚洲高等教育平台”(EU-Asia Higher Education Platform)的倡议,旨在“亚洲连接计划”的基础上,促进亚欧国家间的高等教育合作。特别是“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欧盟与东盟间的学生流动。随着地区间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化,欧盟意识到东盟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大,制度结构阻塞,影响了欧盟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加之中、美、日、韩等国家在东盟高等教育领域的战略布局,严重制约了欧盟规范扩散的行为发生。因此,当东盟提出进一步巩

15、固“东盟社区”(ASEAN Community)时19,欧盟接收到了东盟“共同空间”需要结构优化的信号,并于2015年出资1000万欧元用于推动“支持东盟”项目(2015-2019年)的开展,2020年又追加500万欧元延长其项目至2022年底。该项目以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结构与经验为模板,一是疏通东盟成员国之间学生流动的路径,二是完善地区间高等教育的流动结构,实现欧盟与东盟间的互联互通。(二)东盟:一种发展诉求的回应东盟正向着“全球东盟”(Global ASEAN)转型,但影响其转型的主要挑战涉及“能力建设”(capacity-building)20与“技能发展”(skill

16、development)21两个方面。东盟意识到,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持。实际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而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最为积极。希尔帕 皮亚库雷尔(Shilpa Pyakurel)调查了教育在东盟劳动力发展和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发现地区经济转型与高等教育发展成正相关。22因此,东盟希望在地区层面加强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建立更强大的东盟作准备。23东盟由11个成员国组成,但各国不同的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在东盟这种地理分散的地区,由于成员国间的政策法规、专业实践、对外服务等方面存在着互认的壁垒,使得东盟地区内人员流动受阻。流动性是满足东盟地区资格(regional qualifications)和专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的必要条件24,也是东盟真正实现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东盟希望不断深化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扩大与域外地区的联系,实现物理空间上的互联互通。在促进地区内互联互通的过程中,东盟作为规范学习的采纳方,希望从发达的经济体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人才的技能、再技能(reskill)和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