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菌生物膜(BBF)与耐药的关系及应对(yngdu)措施,第一页,共五十九页。,2,“超级(choj)细菌”来袭,继非典和甲流之后,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杂志一篇报道称“发现产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可抗目前绝大部分的抗生素”(媒体称之为“超级细菌”),引起新一轮的恐慌。该细菌内存在一种-内酰胺酶-1,因发现者认为其起源于印度,所以(suy)被命名为NDM1细菌。,耐药的现状(xinzhung),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0,10(9):597-602.,第二页,共五十九页。,3,耐药的现状(xinzhung),第三页,共五十九页。,4,超级
2、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泛耐药性。新的“超级细菌”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nnggu)编码NDM-1。NDM-1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从而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NDM-1可在细菌间自由复制和移动,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出现基因突变。,耐药的现状(xinzhung),“超级(choj)细菌”如何练成?,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0,10(9):597-602.,第四页,共五十九页。,5,耐药的现状(xinzhung),历史上的“超级(choj)细菌”:,第五页,共五十九页。,6,我国耐药现状:
3、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快速上升;MRSA分离率为50%-55%,老年、ICU、烧伤患者感染率高;产超广谱内酰胺霉(ESBL)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在50%左右(zuyu),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达6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50%-60%。,耐药的现状(xinzhung),中国(zhn u)医学论坛报.2011,37(45):A15.,第六页,共五十九页。,7,目前认为(rnwi)细菌产生耐药有以下机制: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 抗菌药物灭活酶的产生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膜通透性下降 主动外排机制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细菌耐药特性,耐药的机制(jzh),临床(l
4、n chun)内科杂志.2007,24(5):295-297.,第七页,共五十九页。,8,耐药的现状(xinzhung),“超级细菌(xjn)”已经练成,除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还能怎么办,2011年世界卫生日主题:抵御(dy)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第八页,共五十九页。,9,细菌(xjn)生物膜(Bactirial biofilm,BBF),2011年4月,“2011国际生物膜研讨会”在成都举办,世界生物膜之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Bill Costerton认为:作为生物膜的一种变异“超级细菌”的蔓延将使许多传染病无法控制。生物膜是多种细菌汇集在一个膜里面,部分细菌存在耐
5、药性。而“超级细菌”内的细菌,只要有一个细菌带有耐药性基因,就可以和“超级细菌”内其它细菌相互传导,导致所有的细菌都产生了耐药性。细菌生物膜研究(ynji)将打破过去不断生产研发新抗生素的“恶性竞争”,而通过简便的破坏生物膜之间的通路让细菌分割开,有效破解细菌抗药性。,科学(kxu)时报(2011-04-21 A1 要闻),第九页,共五十九页。,10,国内外研究证实:细菌(xjn)生物膜与临床耐药机制有关,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与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有关,亦与致病菌在体内形成生物膜有关1细菌生物膜的厚度与其耐药性存在线性关系2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后,其耐药性显著增高3细菌生物膜相
6、关感染因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临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zhngyo)原因之一4,1、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zzh),1999,15:2993072、Antimicrobial Agents Chemotherapy,1996,40:25 17-25223、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eries B,200653(7):3263324、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1):,细菌生物膜(BBF),第十页,共五十九页。,11,什么(shn me)是细菌生物膜(BBF)?,细菌(xjn)生物膜(BBF),BBF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通过自身产生的孢
7、外基质相互粘连形成的细菌群落。可由单一菌种形成,也可由多种菌种形成。可粘附于无生命体或活体表面。自然界中99%的细菌存在于生物膜中,仅1%以自由漂游(pio yu)方式生存。,Bacterial biofilm:A common cause of persistent infection.Science,1999,284:1318.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biofilms.Oc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2:414-417.,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12,细菌(xjn)生物膜(BBF),BBF基本要素:细菌胞外基质(胞外多糖和蛋
8、白质)粘附面 损伤的粘膜(zhn m)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 死骨,Biofilm city of microbes.Bactirial,2000,182:2675-2679.,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13,BBF形成(xngchng)过程,中国(zhn u)抗生素杂志,2003,28(1),58-59.,营养(yngyng)信号,胞间信号,环境改变,附着条件,游离菌胞,菌胞附着,微菌落形成,生物膜形成,释放游离菌,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14,BBF的耐药机制(jzh),目前认为(rnwi)BBF耐药和以下机制有关#:渗透障碍营养及氧气限制生物膜表型的表达顽固耐药菌的存在细菌传感效应普遍应激效应
9、,BBF的形成使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大大下降一旦形成,即使使用正常剂量成百倍的药物也不易(b y)治愈*。,*右江医学,2007,35(1):9596.#OCT20,2008,35(10):16331637,第十四页,共五十九页。,15,临床常见(chn jin)BBF相关疾病,龋齿和牙周病:牙菌斑是龋齿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牙菌斑是在牙周、牙面生存的一种细菌生物膜,细菌释放抗原(kngyun)、酶或毒素,对牙体或牙周组织起攻击作用,宿主识别异物产生相应免疫反应。,口腔医学.2005,25(3):129-131.,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16,中耳感染性疾病:目
10、前的研究已经发现(fxin),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和耳植入材料的相关感染等发病机制中BBF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急性中耳炎的渗出液细菌培养呈阳性,而慢性中耳炎的渗出液细菌培养呈阴性,对抗生素不敏感,且在渗出液中检测处炎性介质。,临床常见(chn jin)BBF相关疾病,国际耳鼻咽喉头(hutu)颈外科杂志.2006,30(3):160-163.,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17,慢性鼻鼻窦炎(CRS)Perloff 等在实验兔鼻窦炎模型中发现了铜绿假单孢菌生物膜的形成,提示了BBF在CRS发病中的潜在作用。Ramadan等对5例CRS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标本(筛泡黏膜)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黏膜表面存
11、在(cnzi)BBF。Sanelement等研究了30例CRS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标本,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均发现存在BBF.,临床常见BBF相关(xinggun)疾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wik)杂志.2006,41(3):228231.,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18,慢性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孢菌肺部感染的顽固性、难治性是由于细菌在肺组织内以一种特殊的生物膜发生生存。*弥漫性泛肺细支气管炎、囊性纤维化等病灶(bngzo)因有BBF的持续存在不仅导致感染迁延不愈,还可以导致一系列免疫病理反应。日本学者小林宏行将之称为“呼吸道生物膜病”(Airway Biofilm Diseases),临床常见
12、(chn jin)BBF相关疾病,*中国(zhn u)公共卫生.2007,23(11):1366-1367.,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19,人工关节感染:人工关节感染是一种灾难性的并发症。生物被膜(bilfilm)是引起人工关节感染的主要原因。因为被细胞机制包裹菌落引起的感染一般都比较局限,且少见全身症状,培养常常得到阴性结果,许多由生物膜引起的人工关节感染无法准确诊断(zhndun)或被误诊为无菌性松动。,临床常见(chn jin)BBF相关疾病,国际(guj)骨科学杂志.2007,28(6):342-344.,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0,慢性溃疡:在慢性创面中,这种生物膜可以在60%以上
13、的创面检测到,当细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BBF就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创面在由急性转变成慢性的过程中受到污染,当细菌量 105/g组织时,特别(tbi)是有多种菌同时污染时,细菌就会附着于创面并繁殖,形成膜样结构,抵抗治疗措施。,临床常见BBF相关(xinggun)疾病,创伤外科杂志(zzh).2008,10(5):416-417.,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21,留置导管后感染:虽然大多数的微生物都可以在术前皮肤消毒时消除,在血管置管时仍然会在导管顶端和外表黏附(ninf)细菌。中央静脉导管插入后4-6天引起的短期感染和腔内BBF有关。导管插入 后10天所引起的CRBSI(静脉导管引致血行
14、感染)几乎都与腔内BBF有关。,临床常见(chn jin)BBF相关疾病,中华医院(yyun)感染学杂志.2007,17(1):115-117.,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2,BBF相关(xinggun)疾病,中国(zhn u)抗生素杂志,2003,28(1):58-59.,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3,舍雷肽酶:治疗(zhlio)BBF感染新策略?,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Dec.1993:2618-2621,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4,舍雷肽酶:治疗(zhlio)BBF感染新策略?,L.SELAN等应用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不同的蛋
15、白酶,在不同条件下,对10种可形成BBF的菌株药敏实验,结果发现:舍雷肽酶是具有最大活性的蛋白酶,能大大地提高氧氟沙星对细菌(xjn)的抗菌活性。从机制来看,似乎酶是对细菌群落而非抗生素或培养基产生作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Dec.1993:2618-2621,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5,材料:培养基:A:TSB(胰酶大豆肉汤);B:TSB、舍雷肽酶(10U/ml);C:TSB、氧氟沙星(其浓度为针对各种细菌在浮游状态(zhungti)下的MIC);D:TSB、氧氟沙星(同C)和舍雷肽酶(10U/ml);E:TSB、氧氟沙星(同C)
16、和舍雷肽酶(10U/ml,无活性);F:TSB、氧氟沙星(其浓度为针对各种细菌在有舍雷肽酶状态下对菌落的MBC);G:TSB、氧氟沙星(同F)和舍雷肽酶(10U/ml)。,舍雷肽酶:治疗(zhlio)BBF感染新策略?,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Dec.1993:2618-2621,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6,舍雷肽酶:治疗(zhlio)BBF感染新策略?,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Dec.1993:2618-2621,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7,舍雷肽酶:治疗(zhlio)BBF感染新策略?,动态培养的实验(shyn)证实了舍雷肽酶的活性,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Dec.1993:2618-2621,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8,动态(dngti)培养5天后电镜扫描结果:,舍雷肽酶:治疗(zhlio)BBF感染新策略?,C培养基:TSB、氧氟沙星 D培养基:TSB、氧氟沙星、SP,ANTIMICROBIAL AGENT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