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营养(yngyng)与健康,教学内容 1营养与免疫(miny)2营养与肿瘤 3营养与高血压 4营养与冠心病 5糖尿病的营养 6营养与肥胖,第一页,共六十页。,1营养(yngyng)与免疫,免疫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其功能包括:免疫防御: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或抑制其在体内繁殖与扩散,或者解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免疫监视:识别、杀伤和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免疫自稳: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自身(zshn)细胞,并进行免疫调节,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第二页,共六十页。,1.1 人体(rnt)免疫系统简介,1.
2、1.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1)中枢(zhngsh)免疫器官 骨髓:是造血器官,内含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第三页,共六十页。,(2)外周免疫(miny)器官,淋巴结: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有: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地;是完成(wn chng)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滤过作用,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脾脏也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地,是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主要场所之一。其它淋巴组织和器官:主要指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和皮肤相关的淋巴组织。包括扁桃体、阑尾、消化
3、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淋巴小结,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均有免疫细胞存在。,第四页,共六十页。,免疫(miny)细胞:,(1)T细胞 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胸腺素及胸腺微环境影响下分化成熟为T胞。T细胞的功能(gngnng)主要有:细胞毒作用:释放穿孔素和丝氨酸蛋白酶,作用于靶细胞并使其溶解或凋亡。刺激B细胞增殖并产生抗体。分泌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2)B细胞 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在受到外来抗原刺激后,经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是执行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第五页,共六十页。,(3)自然杀伤细胞(
4、NK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多能于细胞,主要功能是: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并参与移植排斥(pich)反应;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NK细胞可结合并杀伤被抗体IgG包被的靶细胞。产生免疫因子,调节免疫应答。(4)单核吞噬细胞 起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主要有:吞噬杀伤作用。呈递抗原。合成分泌免疫因子。,第六页,共六十页。,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主要(zhyo)有: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于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
5、INP)。,第七页,共六十页。,1.1.2 非特异性免疫(miny),机体对各种不同的抗原物质产生相同的免疫反应,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它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外界抗原物质接触(jich)而建立起来的,并能遗传给后代。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屏障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体液性防御因素发挥作用。,第八页,共六十页。,屏障作用 机体的生物膜具有半通透性,可以阻挡住某些大分子物质的入侵。人体比较重要的屏障有:皮肤屏障、黏膜屏障、胎盘屏障、血脑屏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体液性防御(fngy)因素,第九页,共六十页。,1.1.3 特异性免疫(miny),特异性免疫是指在个体出生后,由于机体(jt)感染了某
6、种病原微生物或接触了异种、异体物质而获得的针对某种微生物或异物的专一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掖免疫,是由抗原刺激而产生的。,第十页,共六十页。,抗原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jih)的物质。抗原一般需具备异物性、大分子性、具有活性基团(抗原决定簇)及一定的构型。特异性免疫反应(1)体液免疫应答。(2)细胞免疫应答。,第十一页,共六十页。,1.2 营养素与免疫(miny),营养因素是机体依存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当机体营养不良时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使机体对病原
7、的抵抗力下降(xijing),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时由于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的消耗增加,同时摄入减少又加重厂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第十二页,共六十页。,蛋白质与免疫:蛋白质与免疫器官 蛋白质与细胞免疫 蛋白质与体液免疫 脂类与免疫 维生素与免疫 矿物质与免疫 增强(zngqing)免疫的食物成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营养素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非营养成分,第十三页,共六十页。,2营养(yngyng)与肿瘤,2.1 肿瘤的饮食预防(yfng)食物要多样 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增加锌、硒等矿物质的摄入量 增降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摄入
8、量 限制饮酒 提高饮食卫生质量,减少食品中致痛物质的摄入,第十四页,共六十页。,2.2 具有抗癌作用(zuyng)的食物,水果(shugu)和蔬菜 大豆 茶叶,第十五页,共六十页。,3营养(yngyng)与高血压(hypertension),血压=血流量血管阻力系数(xsh)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第十六页,共六十页。,流行病学 原发性 高血压的诊断(zhndun)标准 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 继发性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第十七页,共六十页。,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血压水平的分类(WHO)1999年
9、 类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zhngchng)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第十八页,共六十页。,3.1 膳食营养因素与高血压 食盐与高血压 钾 钙 脂肪(zhfng)与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C 膳食纤维,第十九页,共六十页。,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 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限制饮酒以被专家建议作为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限制钠盐摄入 类型 食盐 轻度(qn d)高血压 35 中
10、度高血压 12g 重度高血压 咀嚼无盐膳,第二十页,共六十页。,.控制总能量 达到标准体重 25-30千卡能量/Kg.BW 标准体重(kg)=H(cm)-100 肥胖度=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Kg)100%判断(pndun)标准:肥胖度10为超重 2029为轻度肥胖 3049为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摄入适量钾、镁、钙,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优质蛋白质:1g/kg/日 左右,鱼类、鱼油、大豆蛋白.限制饮酒量:酒精不超过25克/日 脂肪(zhfng):占总热量的25以下 选用植物油 P/S值应为11.5 胆固醇 300mg/d.碳水化合物:总能量5060.维生素及膳食
11、纤维:多吃深色蔬菜和新鲜水果.,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3.4 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 宜用食物 降压食物 芹菜 胡萝卜 西红柿 黄瓜 木耳 海带 香蕉 降脂食物 山楂 大蒜 蘑菇 木耳 高钙食物 奶类及其制品 豆类及其制品 高维生素食物 蔬菜 水果 鲜枣 猕猴桃 苹果 柑橘 忌用(少用)食物 高脂肪食物 动物油脂 油炸食物(油条(yutio))高盐食品 腌制食品,第二十三页,共六十页。,4营养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素乱。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氧化作用降低,造成血糖升高。血糖的升
12、高使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增多(zn du),超过了肾脏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就会含有葡萄糖,因此称为糖尿病。,第二十四页,共六十页。,4.1 概述(i sh)发病情况 地区:世界各地都有、逐年上升 人群:年龄 性别 职业 体型 分型 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DDM)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其它类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第二十五页,共六十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hunzh)数的预计值,第二十六页,共六十页。,型糖尿病与型糖尿病区别 项目 型 型 病 因 免疫与遗传 遗传 生活方式 发病年龄(ninlng)青少年 中老年 临床症状 明显
13、 不明显 体 重 偏瘦 偏胖 胰岛素分泌 绝对缺乏 相对缺乏 酮症酸中毒*易发生 不易发生 治疗 注射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4.2 主要(zhyo)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全身症状 生化指标 血糖、尿:尿糖、尿蛋白、尿酮 4.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第二十八页,共六十页。,4.4 营养治疗原则.控制总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 根据病情、血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决定 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nngling)供给量(kcal/kg.d)体型 卧床 轻体力劳动 中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消瘦 2025 35 40 4550 正常 1520 30 35 40 肥胖 15
14、2025 30 35,第二十九页,共六十页。,.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0-60左右 意义:指数越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升高反应(fnyng)越小,粗粮低于细粮,多糖低于单糖双糖,第三十页,共六十页。,.脂肪:.适宜的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膳食纤维:.合理餐次分配(fnpi):.食物选择:宜用食物 忌用少用食物,第三十一页,共六十页。,糖尿病人血糖血脂控制目标 项目 理想(lxing)控制 较好控制 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mg%)110 130 150 尿糖(24h总量、g)5 10 15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恢复正常 明显好转 轻度好转 血脂浓度 恢复正常 明显下降 轻度下降
15、胆固醇(mg%)200 230 250 甘油三酯(mg%)110 130 150,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5.营养与肥胖(obesity)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zhngchng)比例的一种状态。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肥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分类 内因主要遗传 外因 社会因素 经济发展 生活舒适 活动(hu dng)减少 饮食因素 行为心理因素 肥胖的分类:按发生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遗传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5.1 诊断(
16、zhndun)方法与诊断(zhndun)标准 人体测量法 物理测量法 化学测量法,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5.1.1人体测量法 身高标准体重法 皮褶厚度法 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BMI的公式(gngsh)为: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第三十六页,共六十页。,5.1.2物理测量法 全身(qun shn)电传导 生物电阻抗 双能线吸收 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法 核磁共振扫描 5.1.3化学测量法 包括:稀释法、40K计数、尿肌酐测定法。,第三十七页,共六十页。,5.2 肥胖发生情况 5.2.1 国外一些国家(guji)肥胖发生率 美国超重率54%肥胖率22%(97年),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我国各地人群(rnqn)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差异较大,北方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经济发达地区偏高,其中以北京最高,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1.1%、8.7%。发展趋势:我国肥胖的特点是:,5.2.2 我国肥胖(fipng)的发生情况,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W:工人(gng rn),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BMI 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