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党报建党纪念文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论证_杜艳丽.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5625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报建党纪念文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论证_杜艳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党报建党纪念文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论证_杜艳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党报建党纪念文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论证_杜艳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9979/ki.issn10082689.2022090022党报建党纪念文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论证杜艳丽(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摘要 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其中的建党纪念文本刊载了关于中国道路的丰富内容。通过诠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揭示中国道路的科学性;通过记录中国道路在不同时期的现实境遇与特殊内涵,揭示其生成的历史必然性。在行文建构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党报的建党纪念文本中大致按照“回顾历史进程突出历史贡献总结历史经验”的逻辑铺展而开,旨在取得体现奋斗道路艰难性、强调道路选择正确性、彰显中国道

2、路优越性的报道效能,以凸显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与价值性。从党报的建党纪念文本中探视中国道路,既是加深对坚持中国道路这一历史经验理解的理论需要,又是增强新时代民众道路自信的现实需要。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报;建党纪念;中国道路中图分类号 D61;D226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2689(2023)04039410中国共产党将“七一”作为建党纪念日,始于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意旨在于鼓舞民族抗战的士气。1938 年 5 月 26 日至 6 月 3 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1440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此为党首次明确提议将 7 月 1 日作为建党纪念日。

3、1941 年 6 月,党中央在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2140中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这一文件性的指示实际上正式把 7 月 1 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此后,“七一”建党纪念活动逐渐走向常态化。党报作为政党宣传的有力武器,它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31318。而其中的建党纪念文本,更是政党进行政治宣传的有利资源。学界以往关于中共建党纪念的研究或集中于纪念文本的话语变迁方面,或关注建党纪念文本对政党形象、民族复兴、初心使命之报道等若干方面,而较少以中共的建党纪念为视角来探讨中国道

4、路。中共党报的建党纪念文本刊载了关于中国道路的丰富内容,在各个历史时期负有道路宣传的重要责任,在新时代也是理解中国道路内涵、坚定道路自信的重要资源。翻阅党报的建党纪念文本,我们想探寻其中报道了有关中国道路的哪些内容?中国共产党是遵循怎样的逻辑来建构这些内容的?且欲取得什么样的报道效能及政治效果?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拟基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关于建党纪念的文本,爬梳其中对于中国道路的报道内容,考察其报道效能,最终论证中共领导开辟的中国道路之科学性、必然性、合理性与价值性。从而揭示出仪式化的道路纪念对于建构人民群众道路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的作用机制,并以此加深对坚持中国道路

5、这一历史经验的理解。收稿时间202209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蔡畅、全国妇联与新中国妇女运动专题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2BZS149);2021 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华北抗日根据地劳动英雄运动研究”(编号:2021YJSB067)。作者简介杜艳丽(1995),女,山西晋中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2023年8月第39卷第4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SocialSciencesEdition)Aug.2023Vol.39No.4特别说明一点,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

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走出了适合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在当下,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回顾历史,这一道路是在革命、改造、建设和改革道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没有前期的铺垫,就无法有当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而,本文秉持大历史观,参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百年党史的时期划分,探讨的中国道路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传播真理:报道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一直视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与“灵魂”,将其作为探索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从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7、”一直是党报建党纪念文本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报道,党报构筑了读者对中国道路指导思想的认同基础。(一)阐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导性科学的指导思想,引生出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建党纪念文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介绍,首先在于阐释其科学内涵及强大作用,以显示其对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导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内容和意义的阐释,党报善于运用党的领导人的原句来报道,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4,在此,他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与理论力量。毛泽东在1938 年总结革命得失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导向作用:“只

8、有这个行动指南,只有这个立场与方法才是引导我们认识革命对象与指导革命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方针”4。此处的“行动指南”即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立场与方法”也指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的目标追求角度精炼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5。此外,党报也直接报道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与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日报于 2016 年 6 月30 日为庆祝建党 95 周年发表的重要评论,该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目标追求与强大作用作了直观而详细的叙述。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9、;“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由此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 95 年间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开创了独一无二的中国道路”4。在此,该评论合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于中国道路的科学指导作用。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党报往往通过阐述理论的科学性来说明道路选择的正确性。(二)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道路的现实引领性在建党周年纪念文本中,历届领导人的讲话及党报社论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为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选择正确道路的基本启示,以突出其对中国道路的现实引领作用。解放日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20 周年的社论

10、6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和成功的。”邓子恢7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30 周年时提到:“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从俄国人那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普遍真理,中国工人阶级按照俄国工人阶级的榜样组成了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中国人民才在共产党领导之下走上了正确的革命斗争的道路。”可见,民主革命年代的中国道路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正确革命道路。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更多表达为“走自己的路”。江泽民在总结党的 80 年历史时得出的启示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

11、移地走自己的路”,并强调这是最基本的经验8。胡锦涛在总结党的 90 年历史时强调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9,意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时第39卷第4期杜艳丽:党报建党纪念文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诠释与价值论证395代,习近平不仅继续表达“走自己的路”,更明确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0。此外,在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时,习近平1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

12、义行!”而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坚持以上论断的基础上对此又更递进了一步,即进一步强调“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在此,党不仅强调要在空间维度上因地制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强调要在时间维度上因时制宜,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这充分彰显了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信。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表达随着社会变迁而与时俱进,这一历史启示也不断指导着中国道路的发展。(三)论证中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有效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葆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13、以及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这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中国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一初心使命的生动践行,而取得的令国内外广泛认可并赞誉的成就是对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效性的深刻印证。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中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之发展历程、内涵以及中国道路主张的大篇幅报道,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有效性与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虽到新时代才被正式提出,但其内涵所指却一直被共产党员所坚持。1939 年,新中华报在题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周年的社论中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与奋斗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其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建立光明

14、美满无人剥削人无人压迫人的共产主义社会,但他时刻也不忘记要为争取工人阶级与全民族的当前利益而斗争”12。2001 年,江泽民在建党 80 周年大会上指出:党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8。2006 年,胡锦涛13在庆祝建党 8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指明前进方向。”在此,胡锦涛指明了党开展事业的站位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围绕的核心是人民的根本要求,最终落脚点也是为了人民。习近平除在建党周年纪念讲话中多次提及

15、人民利益与民族复兴之外,更鲜明指出了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从历史维度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之内涵随着党的不断发展逐渐明确化,并被深刻地实践着。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因而在其指导之下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路途中,除了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还将视野拓展到国际社会,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情怀主要体现为始终将自己从事的抗日战争事业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努力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1941 年,解放日报发表的“七一”社论6在总结党自身发展成就时说明,

16、中国共产党“已经获得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先进人类的拥护,成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运动中的巨大力量。”到建设年代,从世界意义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道路体现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目标为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党的领导人在关于建党周年纪念的讲话中,基本上都会强调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之前国际主张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近平的多次讲话均提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强调的历史启示之一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伴随自身力量的逐渐壮大,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中国道路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胸怀人民、民族与全人类,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前进。396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8月二、见证历史:记录中国道路在不同时期的现实境遇近现代中国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现实问题,相应地,中国共产党因时制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政策,建构了中国道路的实践基础。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