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板运动试验 特特 点点 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 简便适用、无创伤、安全 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 仍有发生猝死及急性心梗危险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相对禁忌证患者有选择地进行次极量运动试验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运动试验的适应症 (一)诊断 1 确定冠心病的诊断 2 胸痛的鉴别诊断 3 早期检出无临床症状的冠心病 4 确定与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 5 确定运动引起症状的原因 6 早期检出不稳定心绞痛 运动试验的适应症(二)评价 1 评价心功能 2 冠心病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 3 外科及介入治疗效果,如PTCA、CABG 4 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5 梗死后病人是否进一步行心导管检查筛选
2、 6 评价窦房结功能 运动试验的适应症(三)指导康复锻炼 1 心脏病人的康复 2 非心脏病人的康复(四)研究 1 评价抗心绞痛药物 2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 3 评价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反应 运动试验的适应症(五)筛选 1.如挑选宇航员或运动员体力鉴定等 2.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筛选试验 主要禁忌症(一)绝对禁忌证 1 急性心肌梗死5天内 2 药物治疗未控制的不稳定心绞痛 3 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未控制心律失常 4 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5 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衰 6 急性肺栓塞 7 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 急性主动脉夹层(二)相对禁忌证 1 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 2 中度狭窄的心
3、脏瓣膜病 3 电解质异常 4 严重的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及或舒张压 110mmHg)5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及其他形式的流出道梗阻 6 导致不能充分运动的身心障碍 7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运动负荷量的确定 分为极量与次极量 极量:220-年龄数 次极量:极量(85-90)病人的准备病人的准备 1运动前3h禁食、禁吸烟;之前12h禁过度体力活动;衣着舒适 2简要询问病史及查体除外禁忌症3如作为诊断,应停药物治疗,应询问所服用的药物并注意其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反应。运动试验12导联电极放置部位 方 法 试验前常规描记受检者卧位和立位12导心电图并测量血压作为对照。用Bruce方法,每3min
4、记录EKG及BP次,达次极量负荷后,使预期最大心率保持1-2分钟再终止运动,之后每2min记录一次EKG,一般6min,如果6min后ST段缺血性改变未恢复到运动前图形,继续观察至恢复 4如不明确患者的运动试验目的,应与其主治医生联系 5记录运动前EKG及过度通气时EKG有助于排除假阳性EKG改变 6记录立位ECG及BP 7向病人作详细的解释工作,说明检查的目的、运动试验过程和安全性,但不排除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病人如果无禁忌症,应鼓励病人坚持运动到适应的运动终点(达到次极量心率)终止运动试验的指证终止运动试验的指证 (一一)绝对指征绝对指征 1随运动负荷增加SBP较运动前下降10mmHg,
5、伴随其他缺血证据。2中重度心绞痛 3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接近晕厥 4灌注不良征象:紫绀、苍白 5出现影响监测ECG及SBP的技术故障 6受试者拒绝继续运动 7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8 无 病 理 性 Q 波 的 导 联 出 现 ST 段 抬 高 1.0mm(V1及aVR导联除外)(二二)相对指征相对指征 1.随运动负荷的增加收缩压较基线水平下降10mmHg,不伴随其他缺血证据 2.ST或QRS波的变化如:ST段过度压低(水平或下斜型ST段压低2mm)或运动诱发的明显的电轴偏移 3.除持续性室速外的其他心律失常如:多形室早、短阵室速、室上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 4.疲乏、气短、耳
6、鸣、腿痉挛 5.束支阻滞或不能与室速相鉴别的室内阻滞 6.进行性胸痛 7.高血压反应(收缩压250mmHg及或舒张压115mmHg)运动试验主要并发症运动试验主要并发症 (一一)心脏并发症心脏并发症 1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房室交界性,室 性,房室阻滞,心脏骤停 2猝死(室速或室颤)3心肌梗死 4充血性心衰 5低血压休克 运动试验主要并发症运动试验主要并发症(二二)非心性并发症非心性并发症 骨骼肌损伤(三三)其他其他 严重乏力、头晕、晕厥等 运动试验的判断 1.典型心绞痛 2.ST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2min 3.运动前EKG有Q波,运动中出现ST段抬高 0.1mv多为室壁运动异常。运动前病人EKG 正常,运动中出现ST抬高提示有透壁性心肌缺 血,多为某一冠脉主干或近端存在严重狭窄,或冠脉痉挛所致 常见的ST-T改变类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