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美术学 FINE ART RESEARCH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总第334期巴尔蒂斯的绘画以及精神远游兰凌内容摘要:在过去的20世纪,“绘画死了”。但巴尔蒂斯的一生却用绘画陪伴了整个世纪。巴尔蒂斯视“绘画即如祈祷”,他对具象绘画艺术的“精神性”再造,让我们看到了具象绘画不可替代的意义以及回归当代的可能。关键词:巴尔蒂斯 具象绘画 精神性巴尔蒂斯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法国批评家保罗 隆巴曾评价巴尔蒂斯是“继他挚爱的马萨乔和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之后,成为又一个画灵魂的人”。(法 巴尔蒂斯口述,法 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商务
2、印书馆2021年版,第12页)实际上,他谈论的是其作品内在的“精神性”指向。“精神性”是一个内涵丰富但又极不确定的概念,它与人的超越性或神性本质相关。艺术中的“精神性”,反映了人类最深层生存意义的需要,以及对宇宙中捉摸不透的神秘力量的认知。在过去的20世纪,绘画在西方曾经被认为是过时的传统。但是,“在机械复制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杜夫海纳揭示了绘画不可替代的意义,那就是它独特的手工劳动。通过手工劳动,画家与所画对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抵达存在的深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绘画在维持人的独特生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彭锋拯救绘画,美术2020年第6期)于此而言,它已被巴尔蒂斯及其具
3、象绘画作品不断证实。巴尔蒂斯对自己一生绘画的感悟,被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在其历时两年完成的巴尔蒂斯回忆录中,“这是一位在思考的画家留给我们的最后一课”。(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9页)因此,本文以此为基础要探讨的是,巴尔蒂斯绘画“精神性”指向的内涵是什么?以及其内在的“精神性”又如何通过具体的绘画表现出来?一、巴尔蒂斯绘画的神性之维回顾20世纪的艺术史,在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运动的狂飙突进中,正如巴尔蒂斯所说:“在绘画领域,当代画家已经彻底抛弃了绘画本身。千年来画家们与超凡神性之间所有的联系都消失了。所谓的现代艺术将绘画从
4、其源头抹去了,从马格德林时期(西欧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画开始抹去的,那时的艺术与精神修行和神圣事物有着直接关系。所有这些都被清除一空。”(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5859页)在绘画中被看重的全部品质,无论是再现、表现,还是美、技巧、趣味,所有这些都变得不再重要,终于成为一种明确的“艺术危机”。那么,导致“艺术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乃是虚无主义统治的症候与结果。虚无主义拒绝任何精神价值,它只认可物的存在。为了进入当代虚无主义的物化乐园,文艺放弃了自己曾经有过的精神性立场,然而,正是这一放弃使文艺丧失了自身。”(余虹艺术与精神,社会
5、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绘画死了”,画家的生命意义何在?“我坚信绘画是一种祈祷的方式。”(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12页)对于巴尔蒂斯而言,绘画始终被看作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性的方法,是一场真正的朝圣之旅,是一次极致深刻和庄严的发现之旅”,他认为“我们不能在这个世界的喧嚣和便利之中绘画并且还采用和它一样的节奏。我们更加需要努力保有更多清净和沉默,靠近过去的大师们以便能重建这个世界,不让自己被虚假的言论、金钱、画廊、上流社会的规则等所哄骗住。”(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
6、回忆录,第56、60页)在最初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巴尔蒂斯坚持临摹。他通过临摹普桑、乔托、马萨乔、弗朗切斯卡等画家的作品直接体验到绘画的本质。最为重要的是,在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画家的绘画传统之中,他重新发现了尘封在历史遗迹中久被遗忘的艺术问题绘画的“精神性”表达。巴尔蒂斯一生丰富的创作,已经证明他对这种绘画“精神性”追求的一致性。“我的作品,过去的、现在的,一直是在信仰精神的影响下完成的。”(法 巴尔蒂斯口述,法 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5页)当然,巴尔蒂斯也认识到要追寻绘画的“精神性”绝非要回到“神本主义”,而是要重返文艺复兴早期发现的古希腊文明的
7、“人本主义”传统,即从纯粹生命出发,寻求那本真的一种类似神秘体验的创作过程,让“精神性”在绘画的漫长过程中最终无蔽地显现出来。正如他所言:“我想要画的,不是对自然的重现,而是表现出世间万物一致的特征,与一种思想融为一体,画出一种深刻的、逻辑严密的且极其深奥的含义。画家、雕塑家与他们的写生对象融为一体,他们进入其中,去寻找意义。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把绘画理解成实现神性的精神艺术。”(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4445页)二、巴尔蒂斯的绘画方法论与实践首先,绘画实践与画家“看”世界的方式有关,如何“看”决定着怎么“画”。17世纪以来影响绘画
8、艺术的理性主义的方法论是借助于透视学,经验主义则热衷于瞬间感觉。巴尔蒂斯兼而有之,但明显倾向于文艺复兴早期的神秘主义,重在“凝神”。但“看”往往并不一定总是能真的“看到”。因此,“重要的是保持内在的观察。以此来深入了解事物,并且确信它们是鲜活的,拥有不可思议的饱满灵魂。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绘画在本质上是一场带有宗教性的冒险”。(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147页)在此,原来作为理性思考对象的“看”,重新回归于一种与心灵相通的神秘体验过程。以“凝神”观看的方式,揭示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现实,更是一种内在的神性的形象,巴尔蒂斯绘画的“精神性”由
9、此显现出来。其次,在于炼化构形。巴尔蒂斯在绘画实践中,既拒绝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同时,又摈弃抽象主义者关于绘画是除其自077美术学 FINE ART RESEARCH学院文萃美术观察 ART OBSERVATION2023-06身之外无他指涉的观点。巴尔蒂斯“不断回到同一个主题,对其删减、拉长、高度提炼”,甚至于对“光”这样不可捉摸的因素,都被他的画笔凝固成为形状。对画家而言,光是难以把握的,“关键在于让这一晃而过的、奇妙的、神奇的特殊时光得以悬宕”。(法 巴尔蒂斯口述,法 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84页)这如同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传统之中的光,它主动服
10、从于画面需要,成为纯粹象征性的精神存在。巴尔蒂斯对早已过时的古典技术和绘画材料非常着迷。他说:“我经常运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的绘画技术(用石灰、白垩粉、蜡制造效果),它们揭示出这场走向深刻,走向远古记忆的旅程。走向 敞开,去靠近,时而抵达,抓住悬宕的刹那,回归流逝的时光中。”(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159页)通过这些独特的方式,一种强有力的造型结构得以建立在纯粹的色彩与形状之上,而不是光影对比和透视空间之上。最后,在于其绘画实践的“未完成状态”,以及如祈祷般作画的神秘体验过程。事实上,处于“未完成状态”正是巴尔蒂斯绘画作品的特
11、点之一。例如,他的系列作品镜子里的猫,这是同一题材同一场景的三幅变体画。第一幅开始于1977年,第三幅完成于1994年。巴尔蒂斯“需要在几个月又或许几年的时间里一丝不苟地工作、沉思、修改润饰,才能到达我们最终认为准确的样子”,他强调如果我们“想要抵达绘画的核心”,那么就必须“让我们回到乔托的慢节奏、马萨乔的精准写实、普桑的精确周详!可以说,如果不用这种缓慢的、神秘的方式推进,那要怎么绘画呢?”(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5657页)正如在其画作中所看到的,经年累月如祈祷般的反复修改涂抹,以至画面中的形象最终看上去完全不像现实的肌肤和自然
12、景物的纹理,从而模糊了再现性和抽象性之间的界线。所以说,巴尔蒂斯的绘画既是具象的又是表现的。巴尔蒂斯还刻意抹平人物肖像的个性化描写,反复展示一种或几种类型化的面孔,用以呈现某种具有普遍性意蕴的精神肖像。“通过我所创作的内容,画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灵魂考古学家。”(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 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117页)显然,巴尔蒂斯经由绘画抵达了精神之思的神性境界。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逐渐介入并占据人类社会的主导地位。现在,AI虚拟绘画可以瞬间生成。技术崇拜与价值虚无越来越成为人类所面对的严重困境。那么,绘画还可以做什么?巴尔蒂斯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以具
13、象绘画的“精神性”唤起人对心灵的不断自我完善,向诗意地栖居回归。而事实上,“画布上所呈现的东西会把人带向内心的思考和精神的升华,带来蜕变。在这种意义上,绘画与宗教相交汇,它们两者都是实现转变的工具,都能通向修炼演化”。(法巴尔蒂斯口述,法阿兰维尔龚德莱辑录,柯梦琦、韩波译向着少女与光:巴尔蒂斯回忆录,第162页)或许,这就是我们与巴尔蒂斯重逢的意义。(本文为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YJA850004)兰凌 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内容摘要:柏格森的哲学影响了20世纪整个法国哲学的发展,他从生命运动的维度构建其艺术观,强调“绵延”的“本我”以及直觉的作用
14、。艺术创作必须要服从于生命冲动的内在要求,通过直觉再现生命的运动,表现“深层自我”的真实情感。艺术审美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需要依靠直觉来把握这种具有创造性的生命“绵延”运动。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是“深层自我”意识的产物,只有在“深层自我”引发的“绵延”中才能把握生命的本质。关键词:深层自我 直觉 绵延“绵延”(La dure)是1882年柏格森在其博士论文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中,首次提出的创新性概念,其中的时间性论述成了他整个学说的基础。柏格森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20世纪整个法国哲学的发展,他强调“绵延”的“本我”以及直觉的作用。在其哲学理论中有“两个自我”。第一种“自我”,需要借
15、助于概念分析与语言表达,是由理性分析所揭示,由感觉与概念等形成的“表层自我”,这种“自我”,体现空间性与社会性,是对外部事物的感知所建构的意识状态;另一种“自我”,是在“表层自我”“包裹”之下的“深层自我”,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纯情绪的心理状态”,是穿透“表层自我”之后形成的真实“本我”。一、直觉的作用直觉和理性是人意识的两种能力,二者并不对立,而是以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抵达生命的“绵延”。直觉存在于意识的深处,是“深层自我”跟随生命运动的向内作用。柏格森称:“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法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4页)直觉就是直抵“深层自我”,把握生命本质的内在。这种把握不是来自理性或是感性的直接参与,而是“深层自我”进入对象中进行感知和体验的活动。直觉是人意识的本能,是进行心理活动的重要基础,能在不施外力及媒介的情况下进行作用。柏格森认为:“投入绵延之内,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一种直觉的努力。”(法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深层自我”的直觉“绵延”柏格森关于创作与审美的艺术观程晓捷 尹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