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方认同视域下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_张曼.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6367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认同视域下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_张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方认同视域下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_张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方认同视域下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_张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京规划建设 71赓续: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之保护实践|THEME 话题基于地方认同建构的运河城市系统性保护理论基础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内涵运河作为独立的河流文明谱系,其文明集中于沿岸城市,并以城市为中心扩散到各个地区。沿运河分布的城镇、村落,在功能分区、街巷格局、历史建筑,特色景观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上,都具有浓厚的运河色彩1。运河城市是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运河的开通加快了运河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如明清时代的临清,凭借运河漕运的兴盛成为明清时期的运输与物流中心,并逐步成为“绅士商民近百万口”2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城市的兴衰与运河紧密相连。如在唐代,扬州是一座大都市,但随着铁路取代了运河

2、,扬州逐步由兴盛转向衰败。所以大运河不仅只是一条联系南北的桥梁,也是一个由独特文化功能的城市群组成的复杂物质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图1)。运河城市凭借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将其特有的文化遗产保存了下来,但当下快速的城镇化对运河城市中的文化遗产造成冲击,使得运河城市基本的生活、文化和精神需求受到威胁。只有重视保护和传承运河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才能使其价值被深入挖掘,才能更好地将历史的信息赋存到现代化的大运河之中,实现运河的持续发展。近年来,运河城市整体保护的系统性方法在专业领域已经形成共识。运河城市的保护对象由单体建筑、历史古迹拓展到历史地区及其周边环境,逐渐突破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层面去

3、看待城市的居民关系、社会网络、社会结构变迁等现象,从“人-地”层面去探寻城市物质空间需求和人居环境建设等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更加重视对运河城市非物质层面的需求。地方认同理论作为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的研究工具多学科交融的概念内涵1947年地理学家怀特首次提出“地理认识学”,认为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复杂的形式与结构3。20世纪60年代建筑学率先对“地方”展开研究,1963年列文林奇提出“环境意象”是在观察者与其所处环境的双向作用下产生的4,这是首次以环境视角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奠定了建筑学领域对地方研究的基础。1966年建筑师赖特提出“敬地情结”,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的认识而产生

4、的深切敬重之情5,进一步在建筑学领域中加强对地方认同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思想盛行,且朝着重视社会性和文化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发展。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地理学,在环境的视角下解释人地方认同视域下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 张曼 潘梦 图1 运河城市的价值内涵 72 北京规划建设话题 THEME|赓续: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之保护实践的行为,从而得出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由于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并带来居住、交通、环境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促使人文地理学开始研究城市问题。1974年,“地方”的概念被正式引入人文地理学6。20世纪80年代后,全

5、球化带来了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地理学界出现了“文化转向”潮流7。在该潮流的影响下,Proshansky将地方认同引入环境心理学8。21世纪学科发展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环境心理学因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城市及园林规划、人文地理等多门学科,作为跨学科领域发展迅速。这促使以“地方认同”为核心,以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为主要领域的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深入(图2)。全方位涵盖的维度划分Proshansky认为地方认同是个多维结构,这为地方认同的维度划分提供了思想前提。后期学者在其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地方认同4维度、5维度模型8-12。从图3可以看出,

6、Knez在Breakwell地方认同4维度划分基础上,将连续性细化为地方指导连贯性和地方一致连续性,进而形成了地方认同的5维度模型,虽然维度不同,但研究内容具有内在关联性。在对各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各维度最终都指向三个层面:以独特性、自尊为首的个人因素;以自我效能、环境适应为首的地方自然环境以及以连续性为首的社会文化因素。这三个要素全面涵盖了城市中的客观物理环境及城市居民个体性差异,为历史城市系统性保护提供系统性性保护框架理论基础。基于地方认同理论的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体系研究数据与方法文献检索为了解国际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根据当前地方认同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别基于web of s

7、cience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在中文数据库中以“地方认同”“城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英文数据库中以“place idenidy”“cit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纳入和排除标准文献纳入标准首先满足研究主题与地方认同、城市方面相关,其次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涉及多种调查方法,最后文献语言应为英文或中文。对重复文献、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以及图书、新闻等类型文献排除。文献筛选与纳入通 过 关 键 词 检 索 相 关 文 献3675篇,首先对文献标题、摘要和全文进行筛选和评估,其次提取作者信息、发表年份等相关内容。文献筛选纳入机制标准如图4,最终筛选纳入

8、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共1739篇。建构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理论基础运 河 不 仅 是 一 个 由 自 然 环境和历史文化构成的线性文化遗产,也是由古代城市遗址、城市设施工程、城市历史文化共同建构的活态人文空间13(图5)。运河及运河城市线性文化的特点要求其传承保护利用应以运河城市群的系统性保护为总体战略框架,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展示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特征。当前,运河城市面临城市环境严重破坏和历史文化快速消失图2 地方认同演进示意图图3 地方认同维度划分示意图图4文献筛选流程图 北京规划建设 73赓续: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之保护实践|THEME 话题的双重危机。对运河城市不恰当的开发利用方式,不仅导致城

9、市宜居性和包容性快速下降,还破坏了城市的历史环境、地区文脉和场所精神。地方认同是西方学者在城市高速发展时期,为应对城市问题频发、地方特征丧失、地方身份模糊等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概念。现有研究证实不同时空、不同群体的人地关系,包含了物质与心理感知两个层面,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认同感是由物质空间及心理感知多元素共同决定的。对地方认同的概念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但对比各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地方认同不仅涉及自我的感知,还包括对所处环境的客观评价,是对城市认知以及情感表达的复合概念。由于“人-城市”是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复杂系统,研究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不仅要研究城市本身的物质空间,也要研究

10、人群的感受。运河城市系统性保护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对城市物质环境的保护,应该更多从物质关联角度分析城市系统性保护的动态平衡,探讨如何通过地方认同的视角增强对运河城市的系统性保护。对运河城市系统性保护来说,其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心理学、人文地理学、数据科学等多个学科(图6),而这些学科在地方认同理论中均有所涉及,并且该理论在城市保护实践中被证明有利于居民认同感的塑造、城市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与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进展多学科研究趋势明显伴随国际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地方认同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人文地理学后,促使人文、社会和自然、技术科学的相互交融,地方认同视角下

11、的研究在此之后涉及历史、计算机科学、地理图5 运河城市空间及文化系统性特征(以德州、沧州、天津为例)图6 建构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理论基础 74 北京规划建设话题 THEME|赓续: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之保护实践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研究、规划、教育等多个学科。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大大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促使人-地研究更加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人地关系的耦合过程。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研究者逐渐开始引用地方认同理论对历史城市的特殊要素、物理空间、居民感知等进行研究,研究从单学科逐渐向多学科交融发展,呈现学科跨度加大、数目增加,非学科类内容

12、日益增多,方式日趋复杂,界限越来越不明晰的特点(图7)。我国借助地方认同理论保护城市遗产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2015年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讲话,城市建设进入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更新建设发展阶段,2017年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提出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更新关注点的侧重以及国家发展策略重点都逐渐倾向与保护国家文化,增强人民福祉,注重人生活的感受,推动了在城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引入地方认同理论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我国在旅游学科率先展开对地方认同的研究,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建筑学、图7 国外研究趋势图8 国内研究趋势人文地理学、

13、环境心理学,并出现地方认同与乡村振兴、景观、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图8),目前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热点多层次多角度普罗夏斯基在提出“地方认同”后便强调,物理环境对地方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人员对地方认同与城市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展一系列研究。当前国外对于历史城市与地方认同的研究热点呈现出注重保护城市特色和居民精神健康的趋势。根据可视化分析可知国外学者对历史城市地方认同的研究热点聚焦于城市吸引力、城市品牌塑造、社交网络媒介、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等方面(图9)。如Relph认为在当代城市中,城市空间中的物理构成与文化、情感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并且提出一个城市的地方认同包含

14、物理特征、人群活动,以及符号与意义三个方面。Ujiang表示,由于过度追求商品化,城市空间的统一规划建设导致地方认同的弱化14。Rapoport研究了城市空间环境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符号以及符号的塑造对使用者的感知上起到重要作用15。Valera认为一个城市的“环境形象”和“社会形象”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特定特征,并能加强城市居民的地方认同16。Kelly等人通过对麦克阿瑟公园改造的研究,发现城市中新空间的地方认同受到空间中特定的物理、社会与文化元素的影响17。Lee Yoke Laia等人主要研究了马来西亚历史城镇中的文化空间,认为文化空间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物理、文化和感知属性,创造了社会

15、现象和地方意义18。当前国际研究侧重于在地方认同理论视角下探索城市保护建设过程中的短板,以实现保护城市特质,促进城市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比国外,国内以地方认同理 北京规划建设 75赓续: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之保护实践|THEME 话题论介入城市保护发展的研究较多聚焦于理论研究层面,相关实证研究较少,目前主要关注居民对城市认同的感知(图10)。如高飞通过分析钱岗村传统聚落和新聚落空间要素构成、形态特征,探讨不同人群对地方的认同感受,最后在钱岗村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及新聚落空间的发展上,结合地方认同强化的需求进行设计和规划19。赵鹏飞等通过公众对蕴含大运河特质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感知评价寻找问题,

16、分析人们在街区中的过程体验与情感反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20。成志芬等人对通州三个传统村落进行居民感知研究,得出加强居民对运河文化认知及认同的重要方式21。相较于国外,国内以居民主观感受的质性研究较多,且研究图10 国内研究热点图视角较为单一。混合研究新模式地方的意义来源于个人或集体,对地方认同的定量研究是研究人员了解人们与地方之间情感关联的主观重要程度和强度的重要方法,但不适合衡量人们赋予地方的意义,很难反映地方认同的丰富内涵。基于同时对概化推广和深度解释的追求,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当前国外学者已经采用混合方法对城市地方认同展开研究,且运用较为成熟,如Derr首先采用以探索性调研、民族志、半结构化访谈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再采用主成分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希斯潘诺家园儿童的地方感22。Venables等通过访谈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社区居民的地方感以及公众风险认知23。国内也有学者开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如尹立杰在安徽天堂寨对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时,先通过深度访谈得到测度项,再制作调查问卷获取定量数据24。现实局限理论层面:运河城市遗产系统性保护亟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