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规划建设 77 RESEARCH 研究引言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城乡互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近郊型乡村作为城乡互动的重要地区,其区位条件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但作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过渡交织地带,村庄的生态环境及文化环境出现被侵蚀的情况,空间也出现复杂性、同质化、脆弱性等问题1。乡村社区因其具有土地产权集体化和社区凝结力强的特点,使得韧性理念的营建具有天然的优势2。乡村街巷空间作为生态、生活和生产都无法脱离的环境主体,在其规划、建设和更新的过程中,提倡生态基础设施完善的理念3,同时在空间景观设计策略层面需从文化风貌及环境需求的层面出发4。传统韧性实践的研究多数关注系统突发的、大型的
2、灾害事件,而忽略了系统渐进的、微小的、积累的变化5。在内部需求升级、外部要素冲击及振兴目标要求提高的背景下,其空间韧性体系构建及优化更新势在必行。总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的变化,韧性思维已经从传统的防灾角度转向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6,本文将空间韧性设计运用于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的更新中,探讨乡村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模式,关注人群活动和空间关系、文化表现及活力提升,从平灾结合、人文可续的视角提出更为系统完整的空间韧性优化策略。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现状特征解析本文论述的近郊型乡村是指与中心城区具有密切联系、且可达性高,受城市发展辐射较大的乡村7。城市近郊区是城乡体制混合的微观社会组织单元,人
3、口构成更为复杂,空间形态多样,多呈现外来人口多,居住密度大,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等特点,相比偏远地区的乡村,城市近郊地区的乡村无论是承接城市拓展带来的建设用地指标、项目资金、就业机会,还是吸引城市居民下乡、下乡创业等,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更多。本次研究的乡村街巷空间主要包括村内街道、街道的交叉点与入户空间、村内生活公共设施服务区、村庄与外界联系的边界区域等与生活相关较多的内部街巷,街巷空间以载体、界面、节点及设施等要素共同组成(表1)。交通安全性问题“十三五”以来,农村道路事故的致死率已较峰值数有所下降,但与城市相比,农村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图1)。近郊型乡村原有
4、街巷布局具有较大的自发性,空间曲折、宽窄不一;随着产业发展、人口增多,村庄内车辆的增多给村庄街巷系统带来较大压力。车辆随意进出各种巷道,交通秩序性较差,交通路网缺乏合理规划的问题逐渐凸显。北京东杨坨村: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韧性优化体系及更新策略李勤 张家伟 武仲豪 都晗分类特征街巷空间村内街街巷民宅院落间的交通流线,网络布局交叉点与入户空间满足室内、院落与街道衔接,节点空间公共设施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场地集中边界区域生态过渡,空间开敞外部交通村庄主干道作为联系村与村、村与乡镇之间的主要道路田间交通以山林耕地等农业用地划分的,田间交通的骨架表1 乡村街巷空间分类及特征 我国农村汽车保有率 我国
5、农村车辆交通事故统计图1 我国农村交通安全相关统计图研究|RESEARCH78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空间功能性减弱乡村街巷空间功能多样性是使用者赋予其的特征表现,街巷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在维护街区安全、加强邻里交往和公共教育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郊型乡村街巷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农民出行频率、特点及先前社区的邻里关系,空间内有较多的低效空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设施布置较为单一(表2)。街巷空间使用功能单一化不仅会导致空间归属感、向心力的降低,村民参与空间治理的积极性也会降低,不利于构建多主体、适应性强的韧性空间,会影响到乡村社会关系的和谐。风貌同质化发展街巷建设方式忽视地域特
6、征,同质化发展,破坏了原有文化风貌及生态环境8。近年来,近郊型乡村是以建房为主导的更新发展,过程中容易忽略村落的整体环境,街巷空间景观风貌被动改变,街巷作为乡土文化和历史文化重要承载空间,传统风貌元素正逐渐丢失;同时在建设改造过程中,多套用城镇化的设计手法,忽视了乡村生产劳动的行为、农民的现实需求,机械地分割了使用者与街巷空间的关系,“乡愁”记忆未能融入现代化的空间改造中,景观环境也逐步变得单一。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韧性优化体系韧性特征解析本文将韧性特征解析作为乡村街巷空间韧性优化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和相关理论研究发现,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要素多元、结构稳定性不足,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
7、响,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街巷空间就面临着稳定性弱、安全性不足、景观同质化等问题。因此,将乡村街巷空间现状特征概括为复杂性、同质化和敏感性三个方面。本文韧性优化体系的构建和策略的提出,将空间的“适灾”韧性拓展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目标,更加注重空间的人文特征,最终使得空间具备适应性、冗余性和鲁棒性等韧性特征。优化目标确定乡村街巷空间韧性优化体系目标确定时,以更为完整及人文的韧性视角,考虑过程韧性,结合具体空间问题、注重平灾结合和长期发展,形成了功能多义性9、人文适应性10和治理可续化的优化目标,以此作为体系构建的关键和创新点。韧性优化体系构建在韧性特征和优化目标的基础上,以技术韧性为引导,从近
8、郊型乡村街巷空间的功能定位、界面品质及使用需求三个阶段确定优化策略。一方面在街巷空间安全稳定、适灾韧性的基础上,从街巷的交通功能、邻里宜居功能和集中场地功能的多义功能兼容;另一方面,从乡村本土文化特色和使用人群出发,同时保护文化风貌、凸显本土特色、塑造生态环境,关注空间安全韧性、功能韧性、人文韧性的提升;以政策引导及多元主体的参与,确保街巷空间平灾结合、安全高效的韧性使用;最终形成包含韧性特征层面、优化目标层面和优化策略层面为一体的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优化体系(图2)。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韧性更新策略适灾安全,基础保障划定街巷适灾空间交通功能是街巷空间承担的首要功能,同时也是村庄最重要的消防疏散与
9、救灾通道。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呈现“错综复杂,互相贯通”的布局特点,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11。乡村街巷可通过环境治理、违建拆除,梳理交通网络的同时尽可能为交通空间让渡出安全可靠的疏散空间,同时满足分级规划的要求12;在适灾方面,应根据疫情、火灾、地震、洪水等灾害情况,形成交通功能适应的应急预案,并结合管网系统形成完整的生命线系统(图3)。强化空间可识别性当前乡村规划街巷空间更偏重于改善行车环境,而忽略行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嬉戏的儿童,缺少必要的保护设施与引导措施。通过考虑设置路拱、窄点、减速弯道等减速 韧性特征 策略要素图2 近郊型乡村街巷空间韧性优化体系 无分级街巷 分级连通后街巷图3
10、 交通疏散功能分级示意图 北京规划建设 79 RESEARCH 研究的稳静措施以限制车辆通行速度,为村民创造良好步行环境(图4)。在村庄的主要公共空间,如广场、村委会及小学等人群集中街巷应该设置路标、指示牌、反光标识、路灯等必要的安全标志及引导措施,提升街巷安全度与安全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环境生态适应性乡村街巷空间在布局上多受到地形、河流、农田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空间底面上区别于城市街巷底面的最本质特征是生态景观。优化乡村韧性要尽可能保留传统的乡村街巷空间以软质、多孔隙、富有生命感为特征的地表景观;要以街巷系统塑造乡村的海绵系统,通过多空隙的道路表面与碎石路将雨水导入地下,通过自然化的防洪排
11、水沟提升村庄生态韧性。平灾结合,功能拓展点线结合营造宜居空间乡村街巷和街巷相关节点(入口、交叉口等)承担着居民们邻里交往的功能,分散式、异质小空间的利用是提升空间韧性的重要方式,考虑空间尺度、空间形态及空间联系,以节点空间为主要布局、线性空间为联系,形成以邻里交往、健身休闲、便民服务、卫生绿化、应急设施等活动行为为主的宜居空间(图5)。空间尺度方面,节点空间应符合居民活动需求;空间形态方面,要巧妙利用异形空间,增强空间结构的灵活变化,利用路径设置或趣味因素引导人交往或聚集,消除线性街巷空间的单调乏味13。分时应用扩展集中场地乡村街巷具有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差别变化的特点,范围开敞、有一定面积的节点
12、空间,为乡村街巷空间集中场地的形成以及空间韧性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通过街巷空间的使用差别,在车辆较少的夜晚或特定的庙会、节日等时间,以“动态调整、复合利用”的形式共享化的利用街巷,为乡村文化、商业、风俗、应急等功能提供场所;另一方面,优化乡村中广场、公园、生态边界空间,完善其与整体街巷系统网络关系,使之成为乡村社区微循环公共空间、生活公共设施服务区,有效提高空间冗余性。多义空间边界柔性设计边界划分是确保街巷空间多功能使用及空间安全,相邻空间的联系是否便捷等都与边界的设计有较大的关系。不同于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边界,乡村的边界多是生态的、柔性的,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在村庄中的推进,乡村柔性边界正
13、在逐步减少。柔化乡村街巷边界可利用路边蜿蜒的攀爬植物,使用夯实的泥土、碎石和石头垒砌挡土墙,或利用道路边的杂草、小块边角的菜地装点单调的硬质石板路,或通过排水沟和水渠覆草、街巷两边预留种植菜地等措施柔化街巷线性空间,重塑乡村生态、柔化功能边界(图6)。品质优化,人文可续健康宜居设施置入为有效利用街巷中的节点空间,使其功能满足居民宜居生活需求,通过对节点空间现状特征进行评估,结合功能选择影响因素,合理置入功能设施,形成多样的街巷空间场景。现状评估包括空间尺度、空间采光、空间品质、空间安全性能等,充分利用空间既有要素,包括物质层面的古井、古树、古磨盘等乡村特有元素,非物质层面的文化活动、晾晒活动、
14、体育活动等村民自发活动,关注各类居民需求,在创造多样的积极空间同时提高居住舒适性,增加乡村邻里的人情味,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图7)。文化风貌韧性保护侧界面是指被街巷两侧建筑或其他构筑物包裹起来的空间界面,两侧的建筑表皮和构件是装饰街巷空间立面的元素,这些共同构成了乡村街巷的景观风貌。在设置时首先要考虑实用价值与安全价值,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气候、风俗、特色的建筑材料与饰品,对乡村自建住房进行引导控制,对严重影响风貌且具有安全隐患的私搭乱建进行拆除修缮。侧界面同时承担着文化宣传、艺术美化、安全引导等特殊功能,通过侧界面的艺术性美化,营造场景化的乡村宜居空间。图4 街巷布局安全控制示意图 入户空间
15、 交叉路口 街角空间图5 街巷节点空间选取示意图 树木 植草沟 综合 示意图图6 街巷边界柔化处理示意图 活动类设施 文化展示型设施图7 空间设施置入示意图图片来源:https:/ 北京规划建设研究 RESEARCH 振兴目标治理发展在近郊型乡村空间振兴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又要保护好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留住“乡愁”。对于以一二产业为主的乡村,街巷空间的韧性提升要注意处理好产业型交通及生活型交通的划分,保障产业交通的效率及生活交通的安全性;对于产业转型需求,综合发展旅游业、休闲农业的乡村,要突出街巷空间的游览参观功能。以街巷空间韧性更新助力产业发展,以产业收益促进街巷空间持续提
16、质,鼓励乡村企业、乡村居民同村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到街巷空间更新中来,以多主体负责,提升空间过程韧性。北京东杨坨村街巷空间韧性优化现状韧性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东杨坨村作为近郊型乡村,区位交通便利,居民构成多样;同时其位于浅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村庄街巷整体布局相对规整,但由于地形及河流的影响,村庄街巷布局未能形成规整高效的网络,呈现出交错的状态。村庄现有街巷空间包括道路、节点空间及多处位于村庄中心及边界的公园、广场等集中场地。这些空间共同组成了村庄的街巷空间系统,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系统安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外部环境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存在风险与挑战,更新方案以空间韧性优化体系为指导提出策略,实现优化目标(图8)。乡村街巷空间韧性更新方案东杨坨村街巷空间韧性更新,是村庄充分利用存量空间,促进空间品质优化,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韧性、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方式。依据理论研究,针对街巷的交通疏散功能、宜居交往功能和集中活动功能,基于街巷空间韧性设计原则,以选定范围、确定功能、置入设施、提升品质、使用维护和活力营造为更新路径,结合村庄现状形成了提升空间结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