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_陈金龙.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6460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9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_陈金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_陈金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_陈金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6党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担当新作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历史主动,把牢政治方向、把握辩证关系。坚持党内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什么事也办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无

2、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是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关系的基本遵循。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实现最大范围的团结统一。只有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通过多种方式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才能集中全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主人翁意识,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加强党内监督,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有力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维护集中才能实现更加坚强有力的团结统一。没有强大的政治权威和领导核心,党和国家事业必然

3、失去主心骨和定盘星。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上下步调一致,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确保令行禁止,让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只有不断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才能赢得全党高度团结统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目标是团结奋进的方向。坚持问

4、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必须贯彻的重要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正是因为具有明确目标方向,党和国家事业才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高度重视并解决党的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把握的几对关系陈金龙思想理论32党建2023.6设面临的问题,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实现党内的大团结、大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

5、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新征程上,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己。必须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努力消除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现象和问题,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坚持目标导向。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战略安排要有计划、有部署,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对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确保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6、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确定新时代“两步走”发展战略中的阶段性任务,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的具体方案,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激励全党朝着共同目标团结奋斗,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既要以问题为着力点,深刻反思存在的短板弱项,又要以目标为着眼点,牢牢把握既定目标的方向和任务,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保障。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注重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

7、,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我们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在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中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统一起来,做到思想建党每前进一步,制度治党就跟进一步;制度治党每推进一步,思想建党就深化一步。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强化思想建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思想建党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8、化国家的根本保证。任何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都会导致思想上的滑坡,都会损害党的团结统一,必须筑牢思想防线。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强化制度治党。制度建设具有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制度规定、确定为制度遵循,为党的团结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党不断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也要不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章为根本

9、遵循,强化纪法威慑,汇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领导干部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主体,也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思想理论332023.6党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抓关键少数 和管 绝大多数 相统一,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 关键少数 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么大的党、这么多党组织和党员,如果都各行其是、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是要散掉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领

10、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落实责任这个“牛鼻子”,体现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必须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用好问责利器,督促领导干部既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逐级压实责任,又当好示范表率、一级带领着一级干,在团结带领人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需要管好“绝大多数”。“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要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党员义务,做到“四个服从”,增强斗争本领,坚决反对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

11、任何特权阶层,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突出做到上下一起施治、全党一体从严,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提供强大合力。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守正创新,方能行稳致远。坚持正确方向,敢于改革创新,在守正创新中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我们党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牢牢守

12、住了党的团结统一,有力发挥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赓续发展,既要继承和发扬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丰富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时代内涵。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把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和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写入党章,为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重要遵循,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助于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敢于斗争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2ZDA015)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编辑:王孟秋)思想理论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