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RESEARCH&DICUSSIONS研究与探讨 龚荣生评奖范式与“通关攻略”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作品评析摘要: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其获奖作品是业界的标杆和典范。笔者结合评奖工作,认为新闻作品想要脱颖而出,要进行差错关、选题关和表达关三次闯关。小到标点符号、遣词造句,中到逻辑结构、角度表达,大到导向立意、效果责任,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方能摘得大奖。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差错关选题关表达关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共评出 376 件获奖作品,包括特别奖 3 件、一等奖 72 件、二等奖 116 件、三等奖185 件。这些获奖作品有哪些特质?它们的评选原则和评选流
2、程是什么?哪些问题影响作品名次?笔者结合连续两年分别在电视消息组、电视评论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组和新闻专题组担任评委的经验,主要对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作品等进行聚类分析,认为作品要斩获大奖,需要闯过三关。一、差错关:作品过硬,防止出现政治性、政策性、常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中国新闻奖评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优秀新闻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闻战线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真实、
3、准确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为防止有问题、带瑕疵作品“带病”评奖,从第 24 届中国新闻奖开始,中国记协在评选中首次增设审核环节。参评作品在定评之前,由审核委员会对每件参评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查作品有无政治性、政策性、常识性错误,为评委会优中选优把好关、当好参谋。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类 93 件参评作品,经过审核发现有 36.56%的作品,存在不同程度差错。其中,有 6 件作品建议取消参评资格;23 件作品有审核意见,建议不获一等奖或一、二等奖;还有 4 件作品存在评议性意见。在差错中,导向性错误主要涉及政治倾向不当等情节,易引发群众负面情绪和不良社会影响,是作品在评奖过程中最严重的错
4、误,多作撤销处理。还有的评奖作品存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如“党组织管好农村水管子”,但管好农村水表,应该是电管部门的事。又如“还担任我们这个扶贫车间的法人”,法人不是自然人,这里应为“法人代表”。再如“为了这份钟爱的海防事业,他放弃了自由”,记者想要表达的是报道对象担任所长,坚守哨所,全年无休,但不能表述为“他放弃了自由”,容易产生歧义。常识性和事实性错误,在评奖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如某作品有“在科技上研发了上千种适合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的表述,但“研发上千种植物”,未见国内外有报道。常识性错误中,常见的还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误用、词语搭配不当、生造词语、词序错乱、指代不明、语句杂糅等用字、用
5、词和语法等语言文字错误。许多作品混淆使用“的”“地”“得”,甚至有的作77TV RESEARCH电视研究2023年第3期(总第400期)品中出现五六处同类错误。还有一些广播电视和新媒体作品,在制作和播出环节上不符合专业要求,存在技术性差错。例如,作品一个人的考场中,有四处画面处理不干净,存在明显夹帧;作品印着 130 个红手印的新春礼物中,画面出现错误叠化;作品一张珍贵的照片中,部分采访同期声没有提示人名,不符合广播节目播出规范。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新闻标题应避免使用英文字母缩写;首次出现的人物要予以介绍;节目中出现未成年儿童,应该作马赛克处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业界的标杆和典范,决不允许出
6、现低级错误。严格地说,出现这些差错,是校验质量把关不严,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的表现。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提高政治站位,秉持专业严谨的态度,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仔细斟酌每个字、每个标点,细致检查每个画面、每个声音,确保内容无政治性、政策性、常识性错误。二、选题关:善于策划,主题或重大、或新颖、或独特评选中能够引起评委的关注,进而获得高等级奖项的作品,题材和主题至关重要。笔者作为两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感觉这些获奖作品的题材或重大,或新颖,或独特,普遍导向鲜明、新闻性强,并且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大主题、大策划、大制作的特征。重大题材、重大报道是获奖作品的“重头戏”。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 5 件专题类
7、一等奖作品中,有 2 件是建党百年题材,占比 40%。华龙网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留声复兴之路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诞生地不能忘却的纪念均为大手笔大制作。前者是华龙网携手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节目分六大版块,创作了 100 期短视频;诞生地不能忘却的纪念拍摄近两年,节目组奔赴全国 10 多个城市采访了 60 多位烈士亲属、权威专家,五集的体量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观照,真实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阐释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9 件新闻专题二等奖作品中,铁心向党请您检阅 为有牺牲 少年志青少年强国学习空间站 向党旗报告4 件作品均为建党百年题材,占比接近一半。这也启示我们,在
8、创作中要牢牢把握四类国家重大题材:重大导向、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这是新闻作品突围的核心,也是应予以重视、下大力气的题材。新颖、独特的选题,易瞬间抓住评委眼球。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创的新闻专题老表们的新生活鸟哥“打”鸟,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当天推出,讲述了一位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望远镜,他连字都认不全,却通过自学认识了全国近一半的鸟类;没学过英文,却带着 30 多个国家的观鸟爱好者四处拍鸟。“鸟哥”这个与传统农民反差巨大的农村新职业、新身份、新业态,让评委印象深刻,斩获一等奖。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专题为有牺牲的代表作为有牺牲711 矿:地下功勋,聚焦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为我国第一颗
9、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核心材料的 711 矿,讲述了在找铀采铀的艰辛历程中,许多铀矿建设者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选题极致,抓人眼球,斩获二等奖。考验媒体快速反应能力的突发事件,也易引发评委关注。二等奖作品记者接力记录:暴雨中遇险的K599 次列车 99 小时曲折旅程,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在河南暴雨灾害导致多趟列车被困滞留,甚至遇险的重大灾害面前,快速反应。同时,总台紧急调度河南、湖南、广东三省记者接力跟进,独家呈现了列车在罕见暴雨中遇险,司乘和旅客紧急转移,从措手不及到互相理解,合力共渡难关,最终到达终点的过程
10、。三等奖作品接力救护生命至上,讲述了为全力抢救维吾尔族断臂男孩,一场跨越 1400 多公里,历时 7小时的生命接力。这两条新闻均是突发事件,媒体生动记录灾难过程,彰显媒体责任担当,极大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第 31 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冠疫情作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获奖题材中占比最高。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中,专题类作品中仍有 3 件相关题材。聚类分析获奖的专题类作品,有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生动实践的作品大熊猫“降级”保护区“上新”重返陡崖:昔日光头山今朝绿满坡;78RESEARCH&DICUSSIONS研究与探讨有记录决胜脱贫攻坚的作品云上人家 旱井 脱贫攻坚中的文
11、化力量;有反映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作品铝老大“减重”;有展示中国企业成长、更好走向国际市场的华北制药打赢美国对华反垄断第一案的启示等。由此可见,只有善于发现,深入思考挖掘,紧贴时代主题,巧选新闻角度,创新表达方式,提前生产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好作品,才有望突围出圈,斩获大奖。三、表达关:精心制作,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在评奖过程中,评委们感受到有的专题类作品的时效性较差,新闻性不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传播周期已被打破,对时效性的要求也会更加严苛。在中国新闻奖专题类获奖作品中,有些作品有概念缺解释、有硬度缺温度、有意义缺意思。新闻作品是对人物或事件的报道,应该饱含作者的
12、思想或思考,带着作者的体温或感情,反映作者的品格或层次。记者只有带着思考去认识,带着感情去采访,带着体悟去制作,才能创作出导向正确、思想深远、情真意切、鼓舞人心的优秀新闻作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一篇新闻作品,要有作者明确的是非态度、价值取向及对事件的思考,才能成为一篇有思想的报道。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创的新闻专题(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度”的背后,深入解读了数字化改革带来的理念之变、思路之变、制度之变和作风之变。该报道抓住数字化改革正在全国加速推进的重大背景,以 8 个月上线 11 个数字化应用的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为典型案例,解剖“麻雀”,深入浅出、生动鲜活,通过及时、平实的改
13、革记述,见人、见事、见方法、见思考、见温度,为全国各省推进数字化改革提供了真实可感的浙江经验,凸显了新型主流媒体在重大改革中的舆论引领力与影响力。作品精准提炼“闪电”速度背后数字化改革之“道”,充满思想性,获得评委一致好评。2021 年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正式宣告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在众多脱贫攻坚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专题云上人家好似一股清流。摄制组在大山深处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沙瓦村驻守近五年,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真实、生动、完整记录了小山寨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真实而又细致入微地呈现了阿四妹一家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
14、振兴过程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转变。片中,村里修了路,阿四妹家里有了电视机,种上了猕猴桃和茶叶,从前不会说普通话的小腊八从山里去了北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都是一个个鲜活小人物的故事,没有宏大叙事,却又深刻反映了脱贫攻坚这一人间奇迹的伟大,是反映脱贫攻坚题材新闻专题中的佳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生动实践在全国有很多,为什么老唐卖“碳”记能摘得一等奖?其中的奥秘在于,安徽广播电视台打出“首字牌”,抓住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在宣城市签约,这一在全国带有引领性的事件,让选题内容极具价值和意义。新闻敏感和新闻发现的硬核实力,再加上作品巧妙构思,从第一单的“操刀手”老唐切入,用讲故事的方式回
15、顾了全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的探索过程,把“碳中和”“碳达峰”这些新概念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播,让整条新闻非常有品质、有意思。四、结语总之,一条新闻要脱颖而出,在创作生产环节就要过选题关、表达关,而要在全国突围斩获大奖,则决不能有硬伤即要过差错关,三关有机衔接、缺一不可。创新创优有规律可循,但更多的是靠日常沉淀积累。只有平时多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切实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注释: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见人民网,2016 年 2 月 25日。(作者龚荣生系江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第 17 届长江韬奋奖评委)本文编辑:王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