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商论2023.8收改日期:2023-06-26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时代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大数据审计为例(编号:22060341420220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智能+的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编号:220600700070452);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独立董事连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机理研究(编号:SWU1909780);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区域共生教育培训模式研究(SWU2008006)作者简介:廖方楠,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与审计理论、公司治理;廖菁,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田子业,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纪晓丽,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企业管理。本文所有作者授权本刊,无偿同意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应用以及新华文摘报刊复印资料的转载和摘编,如有法律代理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电子使用应征得本刊的同意。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会计人才培育模式变革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面临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质量的需求。而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高质量需
3、求已经远超高校传统培养的人才输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仍以传统、固化、理论化的人才培育模式为主,与市场发展、产业发展的会计实际需求脱节,进而难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西部地区会计人才供给质量相较于国外乃至中国东部地区会计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传统培育模式下的会计人员无法支撑起西部经济提质增效的会计需求,尚未完全形成“高校-区域”紧密联结、相互促进的共生体系。而目前,构建“高校-区域”共生体系既迎来机遇,又面临挑战。在全国提倡“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背景下,成渝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且深入推进新兴战略行业,这为成渝高校培育新型会计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指引和行业素材,有助于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4、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也为构建成渝“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成渝高校作为培育会计人才的主力军,培育新型会计人才任重道远。当前,成渝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虽有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倾向,但仍未完全脱离原有的传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数字“血液”融入学科中;师资队伍缺乏具有计算机信息化专业背景和实操经验背景的新型教师;实践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的会计手工操作,未搭建起与大数据、企业实训基地连接的“产-学”数字平台。因此,必须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固化、“高校-区域”分离、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搭建成渝双城背景下“区域-高校”
5、会计学数字平台共创模式探究廖方楠1,廖菁1,田子业2,纪晓丽3(1.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2.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3重庆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044)摘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才提出了高质量要求。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育的主力军,需革新会计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会计人才输出质量,有效衔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基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背景下,提出高校会计专业为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分析探讨构建一个“区域-高校”共生培养目标下会计学数字平台共创模式。以促使成渝乃至西部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
6、养模式满足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提高“区域-高校”共生对经济的贡献度。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会计学数字平台;区域经济共生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志码:A 商业教育 107DOI:10.13395/ki.issn.1009-0061.2023.08.017江苏商论2023.8图1“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组织结构与共建共享的运行模式一个“高校-区域”共生体系下的会计学数字平台,以提高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二、“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的内涵与模式“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的提出具有理论支撑和现实内涵。该平台的建设具有两大理论支撑,
7、分别是共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同时,该平台的构建也是基于现实困境与实践需求的产物,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一)“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的理论基础政府、企业和高校同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内,所处的区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地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更依靠当地高校输送优质的会计人才。同样,在会计人员就业上,地方高校培育的学生多数面向地方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企业和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财务需求供给方面联结紧密,存在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同时,企业和高校在会计人才培育方面存在协同效应,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能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与合作,
8、协同培育创新型人才。“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正是为满足区域企业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改革高校人才培育模式,提升会计人才供给质量,提高区域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是共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的切实践行,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的内涵基于上述三大理论和以往的研究,根据成渝地区和会计学教学特点,本文构建的“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是通过“教学创新、产学融合”的双引擎驱动,依托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主体的紧密合作,共建高质量、一体化、应用型的数字型“产-学-研-用”平台,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会计教学与教学成果
9、的转化应用。该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汇聚优质会计教学资源,组织开展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组建高水平会计教研团队,孕育高层次会计人才。提供专业化会计咨询和财务产品,发布产学研用合作信息。承担成渝地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会计需求任务。该平台的定位目标是助力成渝高校培育出“专业卓越+多元知识+实操过硬+人文素养”的新型会计人才,提高成渝企业会计应用的规范性和适用性,满足成渝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水平会计需求,助推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的共建共享模式会计学数字平台主要由三大主体共同参与建设:(1)成渝地区企业,主要有小型、中型及大型企业。(2)会计教学研发
10、团队,主要有高校教师、实务界骨干以及会计协会等。(3)政府,主要包括成渝财政部、教育部、人事部等各政府部门。该平台的系统构成,主要由“研发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开发、实践实训、社会服务”四部分构成。会计学数字平台的三大主体与四大系统相互协同运行,按照“开放、合作、共享”的基本原则,在成渝政府政策、资金等支持下,整合校企优质资源,由教学研发团队开发应用性、创新性的课程体系,联合企业搭建会计人才实践实训平台,增强会计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为各具规模的成渝企业提供优质的会计服务、开发相适应的财务产品。提高成渝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会计规范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如实反映成渝经济质量、信
11、息披露质量,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图1)。三、“区域-高校”会计学数字平台建设的路径(一)专兼结合的会计研发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的教学研发团队是会计学数字平台建设的核心。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探索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型会计教学模式,必须打造一支具有数字信息特色、会计专业顶尖和实操能力突出的交叉多元、各界融合的综合性研发队伍。成渝高校应抓紧时代发展机遇,在成渝 商业教育 108江苏商论2023.8高校战略联盟背景下可合作建立会计教学开发平台,通过“跨界、跨校、跨院”联合企业会计专业骨干、会计协会专业成员以及具有计算机背景的专业教师,采取兼职聘任制度。组建一支具有成渝代表性
12、、引领会计前沿、掌握最新技术的专业研发团队,搭建起成渝两地会计实务界与学术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会计教学研发团队不仅是教学课程开发的主力军,还是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者。数字经济时代迫使会计人员必须从传统的核算会计转向复合型的管理会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以产业的会计需求为导向,突出会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融入企业会计骨干对会计人才培育的建议和看法,协同参与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中,有利于会计人才培育目标与市场需求协同一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出“专业卓越+多元知识+实操过硬+人文素养”的新型会计人才。针对会计教学研发队伍,会计学数字平台在功能打造上可设计“会计专家库”,整合成渝
13、会计师资队伍信息,联动国内外优质会计人才,建立起平台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重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教学研发团队专业前沿的领先优势。还可打造“会计人才能力图谱”,利用数字技术,将制定的会计人才培育目标打造成知识图谱形式,全方位向学生展示核心能力素养与培养路径。(二)交叉创新的会计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的会计课程体系是会计学数字平台建设的灵魂。该会计学数字平台的课程体系建设可分三个板块:“专业+通识”课程模块、仿真实训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首先,“专业+通识”课程模块可借鉴美国大学商科教育经验,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广博。会计教学内容需考虑成渝经济圈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态势,立足成渝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14、业、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核心产业的会计需求,从现行的纯会计课程拓展到包括战略规划、组织环境、领导力等领域,之后逐步过渡到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将文学历史、社会分析、定量推理、科学道德等思维与综合素质能力模块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专业+通识”模式突破了会计人才培养传统模式,使培养的会计人才具备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以及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培养出既精通会计业务又善于战略管理、理财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其次,仿真实训课程模块需打造会计学数字平台的线下财经实训中心,重点开设企业会计岗位全真实训课程,财务运营仿真实训课程,增强职业岗位体验,强化技能训练。最后,数据分析模
15、块是“大数据+会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也是在填补成渝高校与东部地区会计信息化教育的“数字鸿沟”,将大数据分析、Excel高级数据分析、Python语言、数据挖掘建模分析课程等新鲜“血液”注入课程体系中,加强会计人才数字信息处理技术。针对会计课程体系,会计学数字平台在功能打造上可设计“知识课程超链接图谱”,可利用超链接技术,将会计能力与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连接起来。(三)面向企业的教学成果转化建设会计教学成果落地转化是会计学数字平台任务的关键。“产学研用”强调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样,会计教学也应重视学以致用,充分发挥高校会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教学转化为现实应用,为区域企
16、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解决会计难题,提高中小型企业的会计质量,防范财务风险。可依托会计学数字平台,建设分层式会计服务体系,对接企业财务需求。首先,通过会计学数字平台搜集整合成渝地区企业的会计服务需求信息,按会计核算、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等分类,形成以项目为导向的企业会计需求库。其次,高校教师带领学生成立企业会计项目小组,针对企业不同的会计服务需求开发或设计相应的会计服务产品。例如,成渝双圈商业经济繁荣,小微企业众多,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低、财务风险突出。有意向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企业可通过会计学数字平台发出需求提请,学生成立小微企业会计核算标准化小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共同为小微企业设计标准化、适用性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的规范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会计教学成果的转化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加强了成渝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区域-高校”共生发展的融入度,实现了高校与企业共建、共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果。(四)科学有效的平台运行机制建设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会计学数字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区域-高校”共生体系下的教学平台建设涉及区域间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联动,需整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