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评广告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拆除决策机制构建的意义近几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城市的更新,大规模的既有建筑被拆除重建,这其中不少被拆除的既有建筑并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大拆大建现象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社会资源的浪费、城市文化的破坏、城市环境的恶化及社会冲突的加剧等。近年来,已有多位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是从具体的被拆除单体建筑入手,定性地对我国建筑使用寿命过短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筑,却很少有研究是基于实地调研与量化分析展开的。系统研究并制定科学的既有建筑拆除决策机制,规范城市即有建筑拆除重建活动,防止不必要的大拆大建,合理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对助力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
2、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徐可西著的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拆除决策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 年版)立足于广泛的实地调研,科学测度了我国城市建筑的实际使用寿命,深入分析了造成我国既有建筑被过早拆除的主要原因,系统思考了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拆除决策机制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定性加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决策流程、法律法规体系及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等多维度入手,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建筑拆除决策机制的建议。全书主要分成 8 章,涉及“城市更新与城市更新决策相关研究综述”“建筑被过早拆除的原因分析”“拆除决策流程现状分析和问题识别”“建筑拆除决策优秀经验借鉴”“构建和完善建筑拆除决策
3、机制的建议”等内容。编者对重庆市朝天门片区整体拆除再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编者指出,我国被拆除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仅为34 年,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和国际水平。区位特征、邻里特征等 11 个内外部因素导致了建筑被过早拆除。为此,编者构建了科学的建筑拆除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既有建筑的拆除标准,并将其落实在拆除决策的全过程,杜绝拆除决策的主观性与随意性,提高拆除决策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城市既有建筑的拆除重建是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模式,也是城市更新的普遍现象。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量未达使用寿命的建筑被随意拆除,已成为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城市背
4、景下建筑拆除决策机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这四方面。其一,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城市系统较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建筑。建筑是城市历史的实物载体,是城市发展和变迁的见证,承载着城市土著居民的群体记忆,是城市风貌、社会历史文化展现、传承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城市既有建筑本身就是特定时期建筑艺术与技术的体现。构建科学的建筑拆除决策机制,能够保护那些未列入保护名册的历史建筑及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城市即有的肌理,助力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其二,减少社会财富和资源的浪费。建筑占据了全球四成左右的能源消耗和一成左右的用水量。未达使用寿命的建筑被随意拆除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总成本。科学构建建
5、筑拆除决策机制,科学合理地拆除既有建筑,延长既有建筑的使用寿命,是达到能源节约的有效措施。其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垃圾总量巨大,每拆除 10000m2旧建筑会产生近万吨建筑垃圾。我国未来建筑垃圾的数量较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既有建筑的拆除数量,构建建筑拆除决策机制,能够提升我国即有建筑的使用寿命,与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友好型社会同向同行。其四,助力社会的和谐稳定。既有建筑被随意拆除会破坏多年共处形成的社区稳定性。大规模的改建、拆迁行为往往会伴随潜在的社会冲突,比如旧社区的原住居民安置不科学等,都会成为社会冲突的诱因。构建建筑抓除决策机制,能够减少公共利益泛化、损害民众利益等问
6、题,夯实社会稳定的根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已突破了过去重外延规模扩展的思路局限,进入了重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模式,全国各地大量地实施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老工业区改造等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开展了广泛的城市列新实践,其中很多不必要的大拆大建、随意拆除问题,构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拆除决策机制极有必要。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筑拆除决策机制研究一书对于丰富城市建筑拆除、更新及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具有较为显著的理论贡献,对提高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拆除的科学性、必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孙琳、刘天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编号:20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