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召诰历来被解读为对成王的训导,其实不然。召诰所记,是周公和成王对洛的争夺。七年,召公受成王命先相宅。周公后至,封锁新邑,祭天承命,作多士,殷民丕作。召公被困新邑十余日,出,复入,作诰殷民,要求拥护成王。洛诰是召诰的继续,记录了周公对成王的全面管束,成王来洛终又回镐。何尊所记,是八年三月,成王在洛为自己的王宅奠基,同年四月丙戌,成王大会诸侯,洛邑和新邑,合为新生的成周。成王在四年已完成元祀,成王五祀就是八年。关键词:召诰;洛诰;成周;何尊中图分类号:K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23(2023)02-0001-09收稿日期:2023-04-22作者简介:郑伟丽(1974),
2、女,河南郑州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召诰 乃传世名篇,学界多认为是对成王的训诫和教导,但也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诰命对象为召公,是周公对召公作诰,也有人认为是召公借周公之口训导成王。七年 召诰 和五祀 何尊的纪年之惑,朱凤瀚等学者曾有研究,但最终也没有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笔者认为,已有的释读,多含糊地归结于训诫,没有充分考虑人物对话和语言的场景,忽略了周公、成王时代的许多重要历史信息。要正确解读 召诰,必须搞清相宅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而要真正搞清这些细节,又需要正确解读 召诰,这似乎是个循环论证,却也不尽然,召诰 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是
3、全面的,只是后人没能正确解读。能提供辅证的其他材料并不多,基本限于同时代的 洛诰 多士 等篇,而历代后人对 尚书 的解读,不能作为证实 召诰 具体细节的依据。笔者立足 召诰 文句本身,对 召诰 进行了重新句读和注释,希望能还原历史的真相,解决长久以来的困惑。洛诰 是 召诰 的继续,其信息量同样相当丰富,他文另作研究,鉴于召诰 与 何尊 之宅成周郑伟丽(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古都名城研究第 22 卷第 2 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古都名城研究/001篇幅,笔者只介绍其概要。为方便分析,笔者对召诰 进行分段,赋
4、予小标题,重新注释。一、召诰 新注(一)召公先相宅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王朝步自周”,周,镐京。成王和召公从镐到丰(周公在丰),召公再从丰到洛,从行程分析,丰应当在镐京和洛之间,而不在今天丰镐遗址的镐之西,竹书纪年 有周公“出居于东”和“出居于丰”的记载,也说明丰在东方。笔者认为丰在陕州一带的崤函古道上。“太保先周公相宅”,太保先,典型的史家笔法,立场明确,这也是判断是非的重要依据。“朝至于洛”,强调朝至,说明情况紧急,连夜赶
5、路。洛,东国洛,今洛阳一带。(二)周公封锁新邑,用牲于郊,作多士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达观于新邑,营”,达,本义为使道路通畅,此处为清除路上闲杂人员;观,金文显示鸱鸮一类的大鸟睁眼监视,此处是监控、盘查;营,动词,四周建起营垒。周公也连夜赶路,乙卯日一早到洛,对新邑实施军事戒严。营,并非营建新邑,因为新邑当时已经存在。也不能把“新邑营”三字合体理解为军营,若是军营,参照“洛师”,则应表示为“新邑师”。再说,在军营相宅,似乎也说不
6、通。“用牲于郊,牛二”,天子之礼,可能有共王的意思,与 洛诰 的瀍河两岸共贞、周恭先和周孚先,异曲同工。召公先去洛相宅、接管殷民,周公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一路追来,封锁新邑,祭天,称王以自保。而此时成王正在来洛途中,在位于陕地的丰,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周公等成王到洛时,助成王完成祭天之礼才合君臣之义。“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周公甲子日朝用书命庶殷。竹书纪年 有“七年,周公复政于王。春二月,王如丰。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甲子,周文公诰多士于成周,遂城东都”。召诰 与 竹书纪年相关记录彼此吻合,此处周公甲子日诰命殷民,就是 多士。周公上朝,以王的身份,诰命殷民上下。“命庶殷、侯、甸、男、邦伯”,类
7、似“命某侯”,这是承认殷民内部的贵族体系。多士 中,殷民要求“服在百僚”,周公答应“惟听用德”,条件是殷民对周公的绝对忠诚,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既命殷庶,庶殷丕作”,周公诰命之前,殷人已听命于召公,直到周公称王,给殷人政治地位和一定的自治权后,殷人才敢跟从周公,所以史官表述为“既命”。殷人虽亡国,但仍有相当的实力,任命完成后,殷人才卖力丕作,作,占卜作图。殷民在占卜方面传承有序,所以召公、周公在相宅上都动用殷民。召公抢了先机,周公感受到来自成王和召公的巨大的威胁,故一路追来,强势控制局面,果断称王。周公制了卜图,先派使者去成王处,后又亲自去丰见成王,让成王追认,具体见 洛诰 内容。
8、召公先相宅,殷人倒向了成王、召公一方,周公唯有称王,使成王对他奈何不得,才能保住自己。周公也只有称王,与成王平起平坐,殷人才可能转而听命于周公这个共王。也就是说,在那种形势下,若周公不称王,殷人是绝对不敢听命于周公的,没有殷民的支持拥护,周公将在政治斗争中一败涂地,所以,周公的称王,可能是无奈的自保,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三)召公再入新邑,诰庶殷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召诰 与 何尊 之宅成周/古都名城研究002“以庶邦冢君出”,周公跟庶邦
9、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大诰 中周公说“西土人亦不静”,说的就是庶邦,周公要东征,镇压三监,庶邦推脱“艰大,民亦不静,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召公是庶邦代表,他带领庶邦一行在旧邑完工后,住在设施完备的新邑,被软禁了十多天。周公在 多士 中对殷人说“尔乃尚有而土”,殷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说明新邑是个比较松散的聚居区,原本不是封闭的城堡,正是从这时开始,新邑开始向军事城堡转变,故史官记的是“太保出,复入”,而之前召公来洛,没表示为“入”。“复入锡周公”,此条信息显示召公一行人出新邑,商量对策(是否回过丰、找成王商议过,不得而知,召诰 洛诰等文献都无记载),取了币,重新又进入新邑,以成王的名义赐周公币,
10、宣誓成王的权威。“周公曰”,周公二字本无,是后人错加的,若需要明确,也该是召公。“旅王若公”,若,甲骨文形如一个女子跪着帮人梳理头发,引申为王的侍从、贴身传话人。王若,传达王意、代王发言之人,王若公是代王发言的公,此处就是成王的代言人召公。旅,陈述,此处发言的是召公的代言人,召公下属代表召公(召公又代表成王),向庶殷上上下下发诰命,质问他们为何不敬成王?(四)成王怎会不敬德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厥终,智藏瘝在,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智藏瘝在”,此处描绘了殷人的现状,周公来洛后,一部分之
11、前听命于召公的庶殷受到清算。没有证据表明商纣王时代民不聊生,也没有证据表明召公在谈论纣王时代。“王其疾敬德”,疾,以为苦;其,岂。上天都觉得你们可怜,王怎会把敬德当苦差事呢?怎会不怜悯你们呢?(五)不要对成王之德有顾虑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天迪从子保”,迪,启迪;天迪,上天给予启迪;保,神保,能与上天沟通之人,从王的角度讲,从子是先王的从子,也就是今王的王叔,从子保,就是王叔为神保。“天迪从子保”就是上天给神保授意。“面稽天若”,面,当面;稽,稽首,意思是问政;
12、天若,上天的代言人,传达上天旨意之人。“面稽天若”就是当面问政上天的代言人。“天迪格保”,格,木与各的组合。各,上为鸟头,下为口,意思是说鸟语;木,木主、神主。格的意思是能与神灵通话、说鸟语的人。商代重巫,以说鸟语的神巫之人为神保。君奭 有“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能有格”,也说明格与神鸟有关。“曰其稽我古人之德”,曰,“或曰”的简略表达,意思是“有人会说”,召公直接说出了殷民内心的顾虑。此段可译为:看夏代古先民,上天授意给从子保,可当面向上天问政,但现在没了天命。看你们殷人,以前上天授意给格保,也可当面向天问政,但现在也没了天命。现在成王没老成人辅佐,你们会说成王怎能学到你们殷先王之德,更不要说
13、他成王能向上天求得治国之政了(如此状况,你们殷人怎敢背叛周公,转而听命于成王呢?召公说出了殷人的心声,引发了殷人的共鸣,拉近了与殷人的关系)。(六)周公妄言其自配皇天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休王”,是召公对成王的称呼,周公一般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古都名城研究/003成王为孺子。上一段召公在设问,这一段是召公自答。
14、“不敢后用”,后,称后,商周之际得天命的一种称法,不敢后用,是成王不敢“称后、用事”,也就是 洛诰 中周公所说的成王不敢及天。召公解释说成王不愿称后,是考虑到民间尚有很多疾苦,也是成王有德的表现。“其自时配皇天”,姬旦说,他作了大邑,就自配皇天,自时中乂。这是召公对周公的谴责和讽刺,故很不客气地称其“旦”。当年武王为主,周公为辅,决定在洛作邑配天,而如今周公无视武王的法定继承人成王,自配皇天,还四处宣扬。“比介于我有周御事”,比,同等,介,高人一等。成王平等对待殷人,甚至看高一等。在相宅这么重大的任务上,成王的全权代表召公,任用殷人。“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意思是成王的德性一直
15、在进步,成王(派召公)来相宅,是慎重,而不是不重视,不能说不敬德。这是召公对成王的肯定。(七)希望成王得到你们殷民支持,受天永命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
16、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不敢知”,不敢说自己知道天意,这是召公谦虚的说法。“兹二国命”,滋养夏、商的天命,使天命得以延续。嗣若功,召公也有一定的神力,他在为天命延续到成王助力。“厥初生,自贻哲命”,召公的意思是:成王亲政的最初,最纯洁,如新生儿,这时候给他天命最好,王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成王他很敬德。“式勿”,勿也,宾之初筵 有“式勿从谓,无俾大怠”;替,废弃;“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像夏代那么长久,也不废弃殷命,召公的意思是:让成王继承夏、商延续下来的天命。(八)庶殷表态,不敢勤成王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予小臣”,有观点认为予小臣是召公,非也,召公怎自称小臣?此处的小臣,当是某位殷商贵族代表面对召公时的自称。“末有成命”,是一种委婉的说辞,真实意思是王暂时没得到天命,终了时才可能有成命。区别于初有成命、中有成命。有的王,一出生就得天命,有的王,中年才得天命。文王就是“中有成命”,无逸 有“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