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_邵岩.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7328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_邵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_邵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_邵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10-23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路径研究”(GH22605)。作者简介:邵岩(1980),吉林省教育学院思政部,教授,硕士。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邵岩摘要:当今社会,脱贫攻坚、坚守成果是我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主题。高职院校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应该注重如何讲好脱贫攻坚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讲述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点燃学生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的热情。本文围绕“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展开探讨,指出高职院校

2、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育人价值,阐述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贴近学生生活、革新教学方式、建立研学机制等优化措施,让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脱贫攻坚;事迹doi:10.16083/ki.1671-1580.2023.07.001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3)070001052023年第7期第39卷(总第51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 JILIN PROVINCIALINSTITUTE OF EDUCATIONNo.7,2023Vol.39Total No.511中

3、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指出:“持续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青年高职学生作为国家一线高素质高技能的核心群体,承载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思政课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尝试将脱贫攻坚事迹转化成创新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为学生讲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一、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育人价值(一)脱贫攻坚事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作

4、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从建党之日起就以中华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 1为初心与使命,通过一系列政治决策让人民过上有衣穿、有房住、有车行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贫困率为95%以上,基本处于村村贫困、人人贫困的状态。到了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率仅剩10%左右,验证了我国历经30多年的扶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截至202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0.6%。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许多党员干部、贫困群众用自身顽强不屈的精神与勤劳勇敢的品质,书写了中华儿女独有的绚丽篇章。1也正是这些脱贫攻坚的优秀事

5、迹,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抽象话语变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榜样力量,让学生在真实的脱贫攻坚人物故事、奋斗精神中更加切实地体会到党员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与可敬可爱的光辉形象。(二)脱贫攻坚事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忠实的践行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具体国情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在历经百年的征程中,从最初的毛泽东思想到现如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为了进

6、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职院校思政课应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国共产党力排重重困难,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因地制宜地寻找摆脱贫困的方法,勇于同贫困做斗争,通过讲好脱贫攻坚事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观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民族复兴之重任。2(三)脱贫攻坚事迹落实了高校立德树人任务实现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高职院校思政课需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理论所具备的育人价值,转化成学生参与实践的动力源泉,让学生在有形的脱贫攻坚事迹中获得精神力量,成长为具有“工匠精神”“大国重器”的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人才。3因此,高职院校应

7、打造一支思想品德高尚、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政教师队伍,并在原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脱贫攻坚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生动鲜活的脱贫攻坚事迹案例中,深刻体会脱贫攻坚精神,具备努力拼搏、精准务实、攻坚克难的德育品质,促进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二、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对脱贫攻坚事迹缺乏关注度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层面上,受年龄与思维认知的影响,常常处于理性与感性、自发与自觉、无知与求知的交织博弈阶段,未能对自身的能力以及兴趣爱好进行深入思考。在“泛娱乐化”的后现代主义世界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00后”学生的成长被裹挟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他

8、们很容易被社会热点、明星生活吸引注意力,极少关注国家发展进程,甚至很多农村学生将摆脱农村、远离农村作为其成长与努力学习的意义。在这种情感认知偏差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讲解的脱贫攻坚典型事迹,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二)教学案例未能与脱贫攻坚事例相融合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思政课将脱贫攻坚事迹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很难在实际应用中将二者有效融合。这是因为脱贫攻坚事迹在与教学案例相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思政教师未能从整体课程体系视角出发,探究脱贫攻坚事迹与教学案例具体融合路径,而是以理论专题教学形式为学生罗列各种典型的脱贫攻坚事例。这种形式化的融合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脱贫攻坚精

9、神传播成效,但专题课程结束后,学生又会陷入“泛娱乐化”的温床无法自拔,未能体现脱贫攻坚事迹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的育人价值。4二是教师虽然将脱贫攻坚事迹作为拓展思政教学内容的理论素材,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衔接不合理、“新壶装老酒”的情况,严重影响脱贫攻坚事例育人的实效性。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教师对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育人价值认知不足,未能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工作,也没有按照融合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三)课内外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教学表象化随着互联网信息咨询、查询越发便捷,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习惯在备课中借助网络查询有关脱贫攻坚事迹的教学素材,未能亲自到农村一线开展教学调研活动,容易受材料

10、本身传递的观点影响而“人云亦云”,导致课内开展的脱贫攻坚主题教学过于主观片面,难以从客观视角挖掘这些事迹背后的人物内在精神。同样,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且许多课程内容都与乡村振兴发展息息相关,但部分学生缺乏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片面认为该种课外实践活动不能为自己带来实际成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从而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四、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一)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国际视野,在批判中明辨是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中国的迅速崛起让国际意识形态之争变得更加激烈,也让学生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对西方国家的肆意抹黑产生疑惑与迷茫。而这些疑惑、

11、迷茫正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所要重点讲解清楚的内容,引导学生立足国际视野,解读与鉴别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异性、共通性与实质性,帮助学生构建个体发展与民族复兴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以更加客观立体的认知看待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发展局势。5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为解决全球性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这些事迹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智慧,也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可以说,脱贫攻坚事迹不仅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更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要讲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脱贫攻坚的事迹,如当地政府、学校对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给予资助,让

12、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并且拥有更好的未来;又如以“东方甄选”为首的助农直播企业,为推进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补齐农村网络带动产业发展的短板,汇聚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与网络发展的成效,探寻构建直播助农新型模式的未来生态系统。这些事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贫困的本质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运用专业所学为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绵薄之力。3(二)革新教学方式,善用鲜活案例,在融合中阐述成果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脱贫攻坚的意义和重要性,教师要打好思政理论与鲜活事迹的“组

13、合拳”,借助脱贫攻坚事迹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阐明脱贫攻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最新成果,并助力将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党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迹案例中知道,地大物博的中国每个贫困地区的环境、每个贫困户个人的实际需求各有不同。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村民王秀英是当地的一名贫困户,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土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她的农作物经常受到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导致收入不稳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秀英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积极申请贷款,购买了先进的农业设备和种子,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不

14、断努力,她的家庭收入逐渐增加,成功脱贫。正如 荀子 儒效 中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和个人努力等多种方式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分析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使学生懂得用专业知识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地理解脱贫攻坚的意义和重要性。(三)建立研学机制,开展帮扶调研,在实践中加深认知回顾脱贫攻坚的壮举,高职院校思政课要立足“大思政”格局,学会讲好脱贫攻坚的故事,做好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学堂”的衔接工作,指导学生结合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扶贫

15、材料展开学习,建立研学机制,开展帮扶调研,在实践中加深对脱贫攻坚的认知。同时,高职院校要围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等相关内容开展专项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的专项研究团队,积极组织师生共同参加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在脱贫攻坚事迹的感召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认识到贫困地区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实地走访和交流,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思考如何用所学专业知识制定更加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6此外,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发展乡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在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容。例如,思政教师带领学生参加

16、当地政府或社会组织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前往不发达地区开展实地考察和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又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农村电商培训,帮助当地农民开展电商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为坚守原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作出微薄贡献。五、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脱贫攻坚事迹的路径研究可以得知,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与当地扶贫部门的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讲好脱贫攻坚的事迹,让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 赵继颖,李响.脱贫攻坚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0).2 刘一博,张登彬.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J.思想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