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传媒研究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陈斐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时代之音、弘扬民族精神的职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要规范用语,同时在媒介融合下创新语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规范的体现,论述了播音主持的自我规范要求,提出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和创新路径。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规范与创新近年来新媒体飞速发展,媒介融合脚步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使用规范用语,避免使用低俗、庸俗、媚俗的词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播音主持水平,真正肩负起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时代之音、弘扬民族精神的职责。播音主持属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受众了解
2、节目内容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必须善于运用语言和受众展开充分高效的沟通交流,在节目中严格使用规范用语,真正发挥出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从而促进语言艺术魅力不断提升,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规范的体现(一)语言表达规范体现着专业技能。优秀的播音主持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和专门训练才能够具备职业资格,才可以成长为满足职业规范标准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在节目制作中其语言表达要能够和普通人的交流区分开来,表现出专业特色。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对文字进行深度创作处理的过程,和日常生活用语存在较大差异,是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直接体现。发音标准、吐字清楚、气息稳定、
3、节奏有度等,都是播音主持必须拥有的专业能力。对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来说,必须做到有内容、有情感。(二)语言表达规范体现着职业身份。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职业身份逐渐开始变得模糊,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想法:播音主持人和普通人都是人,无需将自己看得那么重。作为一个自然人有这样的想法固然没错,实际生活中维持平易近人的心态也没错,然而在他们以播音主持的身份站在广大受众面前,在面对镜头的状态下,其所代表的并非是普通人,而是一名具备鲜明职业特征的职业人。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是新闻媒体的形象代言人,属于重要的社会公众人物,在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脱离本我,能够快速进入自身职业状态,接受广大受众的监督,而
4、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属于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因此可以说语言的规范运用体现着播音主持的职业身份。(三)语言表达规范体现着职业意识。无论何种职业都需要肩负对应的职责,职业意识中囊括了责任意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必须树立较强的政治责任意识、大局责任意识等,同时应当具备较强的道德意识、文化意识以及价值意识等。上述职业意识必须依靠播音主持自身通过更加规范的语言来进行传递。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职业意识可能被逐渐淡化,因此职业意识的强化和语言表达规范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规范也属于播音主持职业意识与语言创作处理相互融合的体现。(四)语言表达规范体现着文化内涵。媒介融合背景下,
5、广播新闻播音主持还需要履行好自身文化责任。播音主持必须拥有较高程度的文化水平。播音主持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表达规范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传递着文化。文化属性已经存在于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也是语言表达的核心所在,缺乏文化的语言表达枯燥无味,文化传播也是播音主持的重要工作目标。在新闻稿件和电视广播节目中,播音主持所使用的语言都融入了相应的文化元素,播音主持要借助于自身专业素质能力以及文化修养,通过分析理解、融会贯通,把文化转变为文字,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来向广大受众客观呈现事物,借助语言表达来传播正能量。由此可见,播音主持自身良好的外部形象以及准确规范的语言使用,不仅仅是其专业素质能力
6、的体现,也是文化内涵的体现。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自我规范(一)修正认知明确职业身份。播音主持职业从诞内容提要2023年第7期采写编84传媒研究生到今天,通过几代从业者的不懈奋斗,他们以崇高的精神信念、理想追求,以敢于探索、努力创新的实践,赋予了播音主持这一职业更加深厚的内涵,也让这一职业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肩负着更大的职责使命,让播音主持工作逐渐成为国家新闻工作的关键一环,成为促进社会建设发展的舆论支持力量。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播音主持人缺乏自我职业认知,在新时期要努力修正职业认知,明确自身职业定位。播音主持是民族精神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宣传者,是促进新闻舆论影响力
7、和公信力不断提升的一线实践者。因此,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必须把这样的职业认知融入到实践工作中来,这是促进播音主持语言规范使用能力提高的基本前提。(二)端正态度培养职业责任感。从本质上来说,新闻性属于播音主持的重要职业属性,播音主持是具有极大创造性的工作,表现出非常鲜明的创作目标,具备明确的创作手段与独有的创作特征。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端正的职业态度,从而清楚了解自身职业责任。新闻媒体表现出丰富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属性,播音主持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承担起重要的社会、文化、道德、传播等职业责任。如果播音主持自身的职业意识逐步淡化,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例如在播音主持过程中错漏百出、用词不当、内容
8、表达没有情感、工作态度消极、得过且过等,上述现象都是由于职业责任感不强导致的,因此播音主持必须首先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这是确保语言表达规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此才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失误,借助于职业责任感的逐步提升来慢慢形成自身语言规范标准,产生具有特色的语言表达风格。(三)厘清概念树立职业自信。广播新闻播音主持需要同时扮演好自然人与职业人的角色。自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都作为个人行为,而职业人的行为则是职业行为。两个不同的角色存在十分显著的概念差异,自然人和职业人的界定必须厘清。播音主持是广播新闻媒体的形象代表,自身言行举止必须规范得体,避免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产生影响
9、。播音主持要始终遵守职业担当,相信自身专业水平,能够站在大局角度来开展各项工作,主动约束自身行为,这并非个人牺牲,而属于职业自信的直接体现。对于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来说,必须在工作中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用语规范、表达清楚。树立职业自信有助于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四)丰富职业知识和技能。语言表达属于广播电视主持的核心技能,要求主持人积极学习和新闻媒体传播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包括采访技巧、谈话技巧、互动对话技巧、直播主持技巧以及现场主持技巧等。针对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不同主题风格的节目内容,不同时间、人物、背景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也对应了各种不同的语境、语式和语态,上述内容都是广
10、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工作中应当主动学习,积累更多专业知识,积极借鉴吸取优秀播音主持的经验和技巧,借助于反复实践和深入探究,促进自身专业素质能力不断提升,将这些语言技能真正和播音主持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规范、严谨、流畅的语言表达,提升传播效果。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一)注重亲和力及艺术性。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常常会借助网络媒体和受众进行沟通交流,播音主持语言亲和力属于广大受众在互动过程中的主要观感,是评价播音主持专业素养的关键性标准,所以为了更好地吸引广大受众,首先播音主持应当关注并重视语言使用和表达过程中的亲和力,结合自身专业能力
11、、职业定位,清楚认识到语言亲和力的重要性,有效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受众对广播新闻节目以及自身的印象,从而促进收视率不断提升。其次,播音主持语言属于信息传媒文化的直接产物,表现出大众审美性、导向性的突出特征,是大众传媒的重要交际工具,其往往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整体变化趋势和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表现出非常紧密的关联,所以在当前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不单单要确保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注重亲和力,同时也应更多地学习了解大众审美变化,依托于更具艺术性的语言来让广播电视节目拥有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此外,近年来在高雅文化趋同化发展且慢慢转变为大众文化的新形势下,播音主持还需要在确保
12、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准确性的前提下,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挖掘探索,对有声语言予以创新。最后,播音主持要转变过去陈旧的思想观念,在现代化的新媒体语言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新闻事件的具体内容,选择艺术性语言予以合理润色,真正做到发音标准、吐字清楚,选择适当时机融入少量民族类地方性语言,让更多受众可以准确了解新闻传递的信息内容。(二)生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第一,播音主持应当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更具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是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影响力、促进节目品牌塑造的重要一环。播音主持自身个性化语言风格的形成必须依靠其语言使用和表达的规范性作为保障。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并非完全拒绝日常用语亦或是在
13、播音主85传媒研究持过程中完全使用汉语普通话,而应当真正将向广大受众传播准确无误的信息作为主要目的,按照规范性、准确性的基本要求,在不存在特殊需求的基础上,选择标准普通话进行播音。另外可以适当结合广播电视节目的具体内容、类型差异等合理使用部分口语元素,从而拉近和受众的距离,争取更多受众的理解与认可。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播音主持尽可能不使用网络流行语如“小公举”等,确保用语规范。第二,对广播电视节目来说,风格的同质化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广大受众出现审美疲劳,造成节目收视率不断降低,所以为确保节目内容的个性化和独特性,播音主持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性格特征,打造个性风格。比如说平时性格相对严肃、内敛的播音
14、主持人,在工作中尽量使用规范、严谨的语言,也能够在播报时添加部分个人观点供受众思考和讨论;而对于性格外向且幽默活泼的播音主持人,在播报时可以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创设愉悦氛围,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艺术风格。第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和时代语境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共通性,因此唯有确保语言的使用表达能够和语境相契合,才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节目内容。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也不能够固步自封,要结合传统媒体的创新与变革来对传统的语言风格予以改变,基于大的时代语境之下积极学习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根据受众实际需求来对自身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进行改变,对语言艺术体系予以
15、更新和完善。(三)加强广播电视的语言规划。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播音主持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注重做好对语言的规划,实施规划以前需要对广播电视节目具体内容和相关背景有全面的调查了解,比如说针对群体、在哪一地区播出、可能涉及什么人物、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以及播出时间段等。借助于对上述信息的掌握,从而科学指导语言规划。因为广播电视节目通常情况下受众群体较为广泛,节目信息传播范围更大,播音主持在语言的使用与表达过程中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对于互联网媒体来说并未给出如此严格的规范,所以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在制定时需要将各方因素都考虑其中,针对各个平台的差异以及不同媒介的具体要求,对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给
16、出差异化要求,另外还应当强调内容质量的把控以及词句使用和表达的严谨性与准确性。最后,要进一步发挥出主流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在广播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新闻传播规律与传播要素,主动摒弃低俗的语言内容,强调语言的思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力求做到商业传播和价值观导向的相互平衡,始终坚持文化创新品质,促进文化传播作用的有效凸显,构建立体化的文化传播形式。(四)根据使用环境选择不同语言。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必然趋势,不同媒介相互之间也必然会产生影响,所以播音主持应当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有针对性地选择语言。比如新媒体语言具有更加显著的通俗性特点,播音主持要按照节目内容和性质,合理选择与使用新媒体语言,充分关注环境、背景,从而保证最终节目效果。播音主持的合理用词可以确保节目更好地调动受众情感共鸣,促进节目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提升。但现阶段我们也能够发现一部分传统媒体盲目迎合和利用新媒体,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时让播音主持选择更偏向于口语化和通俗化的形式予以表达,这一趋势有利有弊,这有效拉近了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更加容易理解节目传播的信息,但却导致播音主持语言使用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