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Education Science Edition)1202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Mar.2023,Vol.25,No.1周珊夏婷陈帝昂王倩郭静(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摘要】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针对青年教师临床经验浅薄、教学能力不足、学术思维缺陷等问题,构建青年教师个体化精准培养师承模式,以名医名师传承工作站为切入点,从“悟经典、做临床、助教学、研学术”四个方面传承中医理论精髓、提升临床技术专长、增强教育教学本领、强化学
2、术创新能力,并构建科学的传承目标形成性评价方法,不断增强中医师承教育对科研育人、人才培养和临床实践的支撑力度。【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青年教师;能力塑造;评价机制【Abstract】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carrier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of TCM.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young teachers shallow clinical experience,insuffic
3、ient teaching ability and academic thinking defects,an individualized and precise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model for young teachers will be constructed.Taking the Inheritance Studio of Eminent TCM Doctors and teacher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inheriting the essence of TCM theory,improving clinical
4、technical expertise,enhancing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bility,and strengthening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four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 classics,doing clinical practice,assisting teaching,and researching academic,and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form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inheritance goal.T
5、he support of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of TCM to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should be continuously enhanced.【Keywords】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oung teachers;Ability building;Evaluation mechanism作者简介:周珊(1993-),女,医师。通讯作者:郭静。基
6、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教指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一体两翼、衷中融西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NO.JZWYB202101);2020 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一般项目“基于师承培养体系探索青年教师临床教学能力塑造及评价机制的研究”(NO.JGJD202010);2020 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重点项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医学)岗位胜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O.JGZD202010)。基于中医师承教育探索青年教师队伍能力塑造及评价机制Exploring the Ability Building and Evaluation Mech
7、anism of Young Teachers Based o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u Shan,Xia Ting,Chen Diang,Wang Qian,Guo Ji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1137,China)中医药青年教师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主体,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核心关键。然而,青年教师属于新手型教师,存在临床经验浅薄、教学能力不足
8、、学术思维缺陷等问题。中医中医药教育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202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师承教育作为中医药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对培养青年教师的临证诊疗经验、中医药学术思想、人才培育能力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创新中医师承教育模式,通过“悟经典、做临床、助教学、研学术”等形式,突出对青年教师中医药学术思维、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传承与培养,同时构建能力评价方法,为青年教师能力持续强化提供科学反馈。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变性、挑战性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医疗、教学、科研一线的主力军,教师能力水平对医学生未来的医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1
9、。然而,青年教师属于新手型教师,正处于职业身份转变、专业知识挑战的探索学习阶段,需要突破从学生到教师,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课堂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运用的多重转变,在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中存在中医原创思维不易形成、历代经典难以活化、基本技能不易掌握、方药性效难以体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中医人才传承的困境。二、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现状中医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具有的师徒联系紧密、强调理实结合能力、教学方法灵活、侧重培养专长等特点,深度契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对培养青年教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中医药特色专长、教学教育能力
10、具有深度影响,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逐步形成适应自身的思维类型、学习模式、发展类型及研究方式。但是目前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传承、传承手段单一2。临床带教、门诊跟师、研习经典等传承方式尚停留在学术经验传承的表层阶段3,且传承内容多局限于临床经验的传承,缺乏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学术思维的培养。在高度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今天,针对中医药教师队伍兼具多重身份(教育教学者、医务工作者、科学研究者)的特殊性,时代赋予了中医药教师队伍融合协同医学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能力要求。若不能丰富中医师承教育的传承内涵,与时俱进地充分体现中医师承教育对中医药青年教师复合
11、型能力的培养,将极大降低中医师承教育对“医教双优、科教融合”中医药教师队伍的支撑效能。三、激发师承教育活力,构建青年教师个体化师承培育模式以名医名师传承工作站为切入点,将师承理念引入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体系中,形成“分类指导、突出特色、评价反馈”的中医特色师承教育。通过“悟经典、做临床、助教学、研学术”四种形式,以继承中医药学术思想,提升教学技术专长、构建科研学术思维为主要内容,并结合形成性评价方法保障传承质量。1.名医名师工作室建设驱动教师传承“智力引擎”加强名医名师名家传承工作室资源整合,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每个学科精选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独到教学经验、丰富科研经历的中医药专家,形成以国医大师、各
12、级名中医、全国师承指导老师、中医临床特聘专家为首的指导教师团队,并选配青年教师骨干作为学术经验继承人,形成中医师承指导小组,并且通过“悟经典、做临床、助教学、研学术”四种形式进行指导学习,促使青年教师快速由新教师向教学能手、创新骨干、技术专家转变。2.全方位丰富师承内涵突出教师发展“源头活水”(1)悟经典-领悟中医精髓以中医经典古籍为抓手,以经典研读、案例解悟、回归临床为主线进行中医经典分段式传承,将经典理论与实践贯穿中医师承教育全程,达到“诵读强基、案例明理、临证彰效”。的目标4。在经典研读期通过反复阅读、背诵经典条文,加深对经典条文的感悟、理解,筑牢中医药经典理论根基;在案例体悟期以专题讲
13、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为重点,注重缕清经典条纹的内在涵义,促进经典理论知识内化成形,为临床践行参悟打下坚实基础;在临床实践期以门诊跟师为重点,促进理论知识到能力的外化,提高青年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做临床-提升技术专长中医师承教育是以经典为载体、临床为核心的传承,临床传承充分体现了中医师承教育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支撑效能,明别临床传承“探微知著、实践笃行、研精致思”的核心要素,针对性开展个性化施教、沉浸式临证、点拨式指导。区别于学科特点及教师能力差异,针对青年教师已初步掌握基本中医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的情况,针对性实施分类、分向、分步的临床实践指导,做好不同青
14、年教师在传承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践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思想,增加临床实践时间及内容5,通过门诊跟师、病房管床、案例讨论等形式亲传自身的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技法专长,做到“沉浸式临证”。并在青年教师思维转化难点时的“对症点拨”,促使青年教师有效传承指导教师的所学、所思、所悟,达到理论有创新、学术有专长、技术有专攻、临床有疗效,而不仅限于“看病抄方”,让师承教育流于形式。(3)助教学-增强教学本领讲好专业课是每位专业课教师的基本功,但是教育教学能力恰好是青年教师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指导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学传承也是中医师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15、一部分。通过系统的“教学传承训练”,使青年教师不仅传承学习了名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教学表达等,还为专业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鲜活的内容。教学传承中采取线下指导+网络学习、集中训练+分类指导等多形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践以青年教师为核心的N名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指导的“1+N”指导传承模式。青年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授课课程选定1门训练课程,在指导教(下转第 9 页)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92023 年 3 月第 25 卷第 1 期政教学促进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内涵挖掘还不够充分;实训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针灸全球格局尚需进一步拓展。今后将继续将经络腧穴学建
16、设成一门“终身学习”的课程;推动经络腧穴学课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开放式”发展;并打造一支“融合”式教学团队,让教师“强”起来,并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参考文献1吴子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经络腧穴学教学设计 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2):115-118.2何玲玲,纪峰,林栋,等.育人思政在经络腧穴学双语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9-10.(收稿日期:2022-09-28)(上接第 2 页)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试讲”的方式集体备课、反复磨课,修订教学设计、编写教学案例;通过教学竞赛,强化课程育人意识,培养课程专业思维,磨炼课程教学技能。并且通过监控录像回播设备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4)研学术-强化学术创新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永恒主题,科研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医药要发展,就需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阐述中医药学原理,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而学术经验传承为青年教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