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研究学刊二二三年第二期总第156期论“诗王”:杜甫接受史的一个别样角度陈才智摘要 杜甫和白居易,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诗王”?探讨这一话题,意在辨析后人眼中的一朝之内、两代之间诗坛领袖的迁变。“诗王白居易”的说法,尽管屡见不鲜,但未见可靠的文献依据。真正被称为“诗王”者,实际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较早的文献出处,见于后唐冯贽所撰云仙散录,其中所称“诗王本在陈芳国”已成诗歌典故,为历代诗家所常用。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看,较白居易而言,前辈杜子美更堪称是当仁不让的诗王。白居易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诗王”,或源自云仙散录中引录的“声振扶桑享天福”所引起的误解。只有在一衣带水的扶桑,广大教化主白居易的声名和
2、影响,才有可能成为老一代“诗王”之后而被人们所推举出来的新一代“诗王”。关键词 杜甫白居易诗王在杜甫接受史上,对杜甫较为习见的称呼和定位是“诗圣”“诗史”与“集大成”。相比而言,“诗王”这一雅号和桂冠常被忽视,其主要原因或许是这一称呼缘于小说家的不经之言。同时,由于杜甫对白居易影响如此之大,以致后人将本属于杜甫的“诗王”之称,误置给了白居易。比如莫砺锋讲唐诗课第一讲有“诗王白居易”一节,下面具体解释道:“白居易的诗歌雅俗共赏,在他生前就获得了巨大的名声,其影响甚至深入到社会底层与大唐的邻国。到了晚唐,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称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正是着眼于其影响之大。到了近代,人们称颂白居易为诗王。
3、”大概主要是意在普及,所以没有注明:近代何人开始称颂白居易为“诗王”。笔者联想起从前浏览网络信息,见网络上谈及白居易时也常称其为“诗王”,但一律语焉不详。近年坊间各类出版物中,“诗王白居易”的说法也屡见不鲜。例如唐代大诗作者简介:陈才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00102。莫砺锋著:莫砺锋讲唐诗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61页。值得留意的是,其专门评说白居易的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反倒未曾提及“诗王白居易”的说法。1人故事集编委会编有诗王白居易,付心诚撰有“诗王”白居易,很多普及类书籍在介绍白居易诗时,亦常有“诗王白居易”的说法。笔者希望能够追本溯
4、源,看看这一说法的原始出处在哪里。一追索相关工具书和数字文献,检得下面这条较早的出处云仙散录“陈芳国”(又作文星典吏)一则:文览曰:杜甫十余岁,梦人令采文于康水。觉而问人,此水在二十里外,乃往求之。见峨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汝下谪,为唐世文章海,九云诰已降,可于豆垄下取。”甫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后因佩入葱市,归而飞火入室,有声曰:“邂逅秽吾,令汝文而不贵!”云仙散录一名云仙杂记,传为后唐冯贽所作。据云仙杂记序,该书作于天成元年(926)。关于该书作者,虽有疑为宋人伪托者,然所举诸证尚不足以定谳。抛开小说家言荒诞不经的色彩(如
5、认为杜甫是文星典吏下凡,因佩刻有天诰之石入葱市,故文而不贵),看来“诗王”冠冕应属杜甫。十几岁的少年杜甫,在神秘梦境的指引下,去康水边玩耍,并将上天颁赐的“九云诰”好奇地佩戴在自己的衣衫上。他无论怎样反复把玩,都看不懂那玉诰上神秘篆文的含义。他不知道,从此一个终生摆脱不了的命运谶语已经写下,一份“文星典吏”的宿命责任也随之落在他稚嫩的肩上。文星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亦指有文才的人。裴说怀素台歌即云:“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亦云:“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典吏,即主管的官吏。少年杜甫无忧无虑地佩戴着玉诰四处游走。一天,他来到充满人间烟火的葱市。
6、葱属五荤之一,乃污秽之物。他将玉诰带入葱市,等于亵渎 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编委会编著:诗王白居易,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付心诚:“诗王”白居易,集邮博览2021年第3期。如孙杰编著的 中国儿童发现探索科普丛书100文化艺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雅瑟、凡禹编著的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243页),张艳玲主编的你应该知道的中国文学家艺术家(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11年版,第66-69页),徐寒编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全新校勘珍藏版)(线装书局2017年版,第728-731页)。后唐冯贽编,张力伟点校:云仙散录,中华书局
7、1998年版,第20-21页。陈铁民等主编: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 卷七百一十四,黄山书社2023年版,第1543页。唐元稹撰:元氏长庆集卷十二,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第8a页。2神灵,所以天国降下惩罚。尽管杜甫仍享有诗王之名,仍为唐世文章海,但将“文而不贵”,终身颠沛流离。上天竟忍心惩罚一个无知而懵懂的天才少年,让他用一生的苦难颠沛去偿还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心之过。对此,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三十评论道:“观此则知少陵之万古不磨者,原有造物以主之也,而何叹老嗟卑之有?东坡南华寺诗: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文星典吏,何减奎星奏事时。”奎星奏事,即苏轼为奎星下凡的传说典实。在这一点上,唐
8、宋两大诗人足可同病相怜。“诗王本在陈芳国”,显然是一则颇有玄幻色彩的小说家言。小说家言的特点是难以作为信史,但因所记往往不见于他书,故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像传说与历史、事实与真实,经常只有一臂之遥。在此传说中,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一应完备,其核心元素是峨冠童子揭示的杜甫本为“文星典吏”下谪。这一描述极好地满足了晚唐五代时期,杜甫诗坛地位逐渐上升情境之下,世人对一代诗圣身世的期待与渴望。杜甫壮游诗里的自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未免还不够精彩,不够传奇,尤其是缺少故事元素。每一个不凡的历史人物,都应该有一个不凡的出身和人设,于是如同谪仙人李太白一样,杜甫也顺理成
9、章地成为了文星下凡。在勤奋与天才的双重加持之下,杜甫身上的光环开始美丽而绚烂起来,与其壮游的自述正可互补。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览康水采文、文星下凡的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文而不贵”的生花妙笔,这一笔正成为杜甫一生命运的最佳写照。云仙散录所引文览一书已佚,而所言之康水尚在。康水是条小河,距离今河南巩义瑶湾不远。乾隆河南府志载:“巩县东二里瑶湾,工部故里也。故巩城有康水,去瑶湾二十里,与逸事合。”“逸事”即 文览 所载杜甫之事。文览所言“此水在二十里外”的描述与府志正相符合。今河南巩义康店镇,还流传着这个“康水采文”的传说故事,而且认为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康店镇康南村的南水沟。清代湘潭诗人张九钺(1
10、721-1803)东站谒少陵先生祠二首诗题引注:“东站即公康水故里,公儿时拾文石篆于此。”其二“谁寻文石篆,更问土娄庄”注云:“偃师邙山下土娄村有公墓,在当阳侯预墓侧。”云仙散录之后,“诗王本在陈芳国”已成为诗歌典故,并为诗家常用。诗话类编和唱经堂杜诗解杜诗详注等 清宋长白撰:柳亭诗话卷三十,清康熙天茁园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1700册,第410页。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084页。清施诚修、裴希纯纂:乾隆河南府志卷六十五,清同治六年刻本,第19a页。清张九钺撰,雷磊校点:陶园诗文集陶园诗集卷十九洛中集上,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514页。又见邓显鹤辑:沅湘耆
11、旧集卷九十四,清道光二十三年邓氏南村草堂刻本,第9a页。3均承其说而无异议。对此,汉语大词典中国诗学大辞典全唐诗大辞典事物异名分类词典等专门设有“诗王”词条的辞书,也是据云仙散录所引文览释“诗王”为杜甫。陈尚君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十五还据之将“诗王本在陈芳国”等三句诗,按照旧说视为唐人之作,附存杜甫名下。杜甫与“诗王”的紧密联系,正如清代诗人陈文述(1771-1843)金匮女士杨蕊渊金箱荟说序所云:“案陈古史,无异琅嬛之宫;家有诗王,即是陈芳之国。”二在清代,歙县(今属安徽)学者吴绮(16191694)谢晋侯诗品序说:“三百篇以来,诗独盛于仙李;十九首以后,格莫老于浣花。盖开元之时,乱离多有;而少
12、陵之世,艰险备尝。故矢诸咏歌,多情深而意厚;见之慨叹,常旨远而思真。所以天贶神符,有诗王之目;人推杰作,得诗史之称。”天贶神符,即云仙散录里的故事;“诗王”无疑指杜少陵,与诗史之称彼此互补。同样用此典实与李白对比而言者,还有清代顺德诗人、户部尚书罗惇衍(1814-1874)集义轩咏史诗钞的咏杜甫诗:“何来仙梦到陈芳,麟篆星明灿李唐。稷、契致君诗有史,梓、夔作客醉无乡。遗民白发悲天宝,学士青春吊夜郎。安得万间寒畯庇,渠渠广厦起康庄。”晚年流离于梓州和夔州、客死他乡的杜甫,可谓一梦成谶。罗惇衍的集义轩咏史诗钞亦咏及白居易,可资比较,诗云:“杭州山水又苏州,寄托无心任去留。早有直声闻殿陛,不妨吟兴和
13、元刘。二林寺适逍遥趣,八节滩资汗漫游。讽谏重翻新乐府,鸡林真赏足千秋。”梓夔作客的子美,与苏杭逍遥的乐天,足以成为惨烈的对比。清代浙江天台学者齐召南(1703-1768)李太白集辑注序曾云:“诗至李、杜,齐名方驾,一如飞行绝迹,乘云驭风之仙,一如万象不同,化工肖物之圣。”认为李杜齐名但各有所长。其济宁南池杜工部新祠诗为沈椒园同年作也意在比较李杜异同,诗云:“太白酒楼何砐硪,槛前坐见千樯过。南池故是少陵迹,可怜野水环坡陀。记我年前步池上,正逢泥滑愁双靴。东岳之云羃列岫,城隅沟洫同黄河。高槐疏柳半卧水,人家户外联艑舸。今年十月重到此,忽觉胜概清罗罗。池堤既类彩虹偃,池水亦似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续
14、拾卷十五,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79页。清陈文述著:颐道堂文钞卷四,清嘉庆十二年刻道光增修本,第18b页。清吴绮撰:林蕙堂全集卷四,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第26a页。清罗惇衍著,赵望秦等校证:集义轩咏史诗钞校证卷三十六,三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9页。集义轩咏史诗钞校证卷三十九,第1103页。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81页。4青铜磨。幡幡老树杂新树,叶虽落尽留枝柯。三间瓦屋照寒日,门榜高揭字擘窠。问谁为此祀工部,座斫山骨陈象牺。守祠老人说颠末,昔岁使者来仁和。东阳裔孙癖好古,南池百度停骖騧。叹息杜公旧游地,无人构屋理则那。捐金诛茅辟荒秽,架木筑土成盘
15、薖。高斋西蜀非一处,此添东郡新行窝。伐石刊诗置两壁,俾传久远期无他。维时落成值孟夏,花叶旖旎纷芰荷。瑶觞进拜巫屡舞,蒲牢殷地譍灵鼍。仿佛郑公出小队,林间络驿鸣珠珂。风湍水槛映冠盖,一州人士来奔波。共诧草堂得壮观,竟与酒楼齐嶪峨。瘦容骨立尚戴笠,无乃饭颗还讥呵。我知沈侯有深意,非为闲眺蠲烦苛。风 骚以降作者众,大海讵计蚌与螺。有唐独见两夫子,光焰万丈争羲娥。囊括百家奋巨笔,俯视余子真幺么。况论忠爱出肺腑,诗仙又逊诗王多。流离浑忘身冻饿,但愁海宇森干戈。万间广厦岂虚语,得志应起生民疴。篇篇立意追大雅,不止逸藻媲汨罗。稷契心期合俎豆,便私所好原非阿。精神千载倘记忆,应招太白同吟哦。当时嗜酒今得地,官
16、河酒斾驰轻艖。岱山迢迢拱户牖,朝霞朗对朱颜酡。堪笑主簿附享祀,姓许名字知谁何。沈侯沈侯好文墨,眼见醉草迎神歌。他年有客考古迹,定抚碑刻千摩挲。”显然与其李太白集辑注序不一样了,大概是缘乎作于济宁南池杜工部新祠庆典,自当应题而重加抑扬,因此认为,若论“忠爱出肺腑”,诗仙李白要逊于诗王杜甫,故诗云:“况论忠爱出肺腑,诗仙又逊诗王多。”同样是议论评析李杜之争,清末驻吕宋总领事陈日翔(1860-1913)的五言排律赋得李杜文章在云:“万丈光何在,遗徽溯盛唐。大才推李杜,旷代擅文章。一曲清平谱,三篇典礼襄。气凌沧海阔,歌引塞云长。艳丽生花笔,神灵护草堂。江山留酒圣,今古拜诗王。春月琼筵醉,秋风幕府凉。渊源谁付托,鼎足有潮阳。”末句所云,正道出“李杜文章在”的作者唐潮州太守韩愈,而“江山留酒圣,今古拜诗王”,还暗暗关合着李白的榜样孟浩然的名句。明末清初西游补作者董说(1620-1686)有诗曰:“乍道诗王依杜甫,更从字母入华严”,以及清代内阁学士祁寯藻(1793-1866)的海帆先生荷舟听雨图“诗王已属陈芳国,星使真乘太乙舟”,腊八日长椿寺如月长老饷粥“诗王声振陈芳国,佛相欢生孤独园”,白兰岩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