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T 5 0 6 2 2一2 0 1 0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p r i v a t e t e l e p h o n e s wi t c h s y s t e m e n g i n e e r i n g2 0 1 0一0 8一1 8 发布2 0 1 1一0 6 -0 1 实施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2、p r i v a t e t e l e p h o n e s w i t c h s y s t e m e n g i n e e r in gG B/T 5 0 6 2 2 一 2 0 1 0主编部门:中华 人 民共 和国工业 和信息 化部批准部 门:中 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 期:2 0 1 1 年6 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1 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7 4 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准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 B/T 5 0 6 2 2-2 0 1 0,自2 0 1 1 年
3、6 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0-O年八月八日o IJ胃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2 0 0 8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 2 0 0 8 1 0 5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 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 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 中,编制组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各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针对建设市场的现状,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参考了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 1 5 章,主要 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代号,系统类型及组
4、成,组网及中继方式,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信令与接 口,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设备配置,编号及I P地址,网络管理,计费系统,传输指标及 同步,电源系统设计,机房选址、设计、环境与设备安装要求,接地与防护。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 限公 司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应用过程 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地方,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 甲 1 6 号,邮政编码:1 0 0 0 8 0),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一 主 编 单 位:中国移动通
5、信集团设计 院有 限公司 参 编 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重 庆 信 科 设 计 有 限 公 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挪拉斯坦特芬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尹凤庆 张 宜 孙 兰 瞿二澜 董威 焦建欣 杨映红 李文杰 刘 燕 李广南 黄洪辉主要审查人:利 一 富 梁作君 李 林 朱立彤 祁亚东 李立晓 赵济安 李丹江 张 劲 马石目次1 总则.(1 )2 术语和代号 ”(2)2.1 术语 (2)2.2 代号 ”(3)3 系统类型及组成 ”,(
6、6)3.1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6)3,2 调度系统 ,(6)3.3 会议电话系统”(6)3.4 呼叫中心 ,(7)4 组网及中继方式 (8)4.1 局点设置”,(8)4.2 网络结构 (8)4.3 路由计划 “”“”(1 4)4.4 中继方式 ,(1 4)5 业务性能与系统功能 ,(1 9)5.1 业务性能 (1 9)5.2 系统功能”,(2 1)6 信令与接口”(2 4)6.1 信令 ,(2 4)6.2 接口 (2 5)7 中继电路与带宽计算 (2 8)7.1 用户线确定 ”(2 8)7.2 业务基础数据取定 ,(2 8)7.3 中继电路与信令链路计算 (2 9)17.4 I P电话带
7、宽计算设备配置编号及 I P地址9.1 编号计划9.2 I P地址1 0 网络管理 ”1 1 计费系统 。二”1 1.1 计费方式 。1 1.2 计费 性能 要求1 2 传输指标及同步 ”“”“1 2.1 传输指标 “”1 2.2 同步 1 3 电源系统设计 ”“1 3.1 供电方式 一1 3.2 电源设备配置 1 3.3 导线选择1 4 机房选址、设计、环境与设备安装要求 1 4.1 机房选址、设计 “”“”1 4.2 机房环境 1 4.3 设备安装要求巧 接地与防护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31)(3 3)(3 5)(3 5)(36)(37)(3 8)(3
8、8)(39)(41)(41)(41)(43)(43)(43)(45)(47)(47)(48)(5 0)(52)(53)(54)(55)Co n t e n t s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o n sT e r m s a n d s y m b o l s2.1 Te r ms2.2 S y m b o l s3 T y p e a n d c o n s t it u t e o f s y s t e m 3.1 P r i v a t e t e l e p h o n e s w i t c h s y s t e m ”“3.2 D i s p a t c
9、 h i n g s y s t e m “”尸”3.3 A u d i o c o n f e r e n c e s y s t e m ,3.4 C a l l c e n t e r 。4 O r g a n iz in g a n d m o d e o f r e l a y 4.1 E x c h a n g e p o i n t s e t t i n g 4.2 Ne t w o r k f r a me 。二 ,4.3 R o u t e p l a n n i n g 4.4 Mo d e o f r e l a y5 S e r v i c e p e r f o r
10、 m a n c e a n d s y s t e m f u n c t i o n 5.1 S e r v i c e p e r f o r m a n c e5.2 S y s t e m f u n c t i o n 6 S i g n a l i n g a n d in t e r f a c e6.16.2S i g n a l i n gI n t e r f a c e7 R e l a y c i r c u i t a n d b a n d w i d t h c a l c u la t i o n 7.1 S u b s c r i b 合 l i n e c
11、 o n f i r ma t i o n 7.2 O b t a i n i n g b a s i c d a t a 7.3 R e l a y c i r c u i t a n d s i g n a l i n g l i n k c a l c u l a t i o n(1)(2)(2)(3)(6)(6)(6)(6)(7)(8)(8)(8)(14)(14)(19)(19)(21)(2 4)(2 4)(2 5)(28)(28)(28)(29)3 7.4 I P p h o n e b a n d w i d t h c a l c u l a t i o n (3 1)8 E q
12、 u i p m e n t c o n f ig u r a t i o n ,一(3 3)9 C o d e a n d I P a d d r e s s (3 5)9.1 -C o d e p ll n ,(3 5)9.2 I P a d d r e s s 。(3 6)1 0 N e t w o r k m a n a g e m e n t (3 7)1 1 C 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3 8)1 1.1 C h a r g i n g m o d e (3 8)1 1.2 C 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p e r f o
13、r m a n c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3 9)1 2 T r a n s m i s s io n t a r g e t a n d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4 1)1 2.1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t a r g e t (4 1)1 2.2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4 1)1 3 D e s ig n o f p o w e r s u p p l y s y s t e m 。(4 3)1 3.1 Mo d e o f p o w e r s u p
14、 p l y (4 3)1 3.2 P o w e r s u p p l y e q u i p m e n t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4 3)1 3.3 C a b l e s e l e c t i n g (4 5)1 4 S e l e c t i n g d e s i g n,e n v ir o n me n t a n d e q u ip m e n t i n s t a l l a t io n r e-q u i r e m e n t o f e q u i p m e n t r o o m (4 7)1 4.1 S e l e c
15、 t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o f e q u i p m e n t r o o m (4 7)1 4.2 E n v i r o m e n t o f e q u i p m e n t r o o m 1,(4 8)1 4.3 E q u i p m e n t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m e n t 心 一(5 0)1 5 G r o u n d a n d s a f e t y (5 2)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 o r d i n g in t h i s c o d e
16、 ,(5 3)L i s t o f q 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1 (5 4)A d d i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 r o v i s i o n s 一(5 5)1 总则1.0.1 为使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节材、可持续发展,保障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建设,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调度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工程设计。1.0.3 工程设计应采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人网的用户电话交换设备、调度 电话设备、会议电话设备、呼叫中心设备。1.0.4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代号2.1 术语2.1.1 用户电 话交换系统p r i v a t e t e l e p h o n e s w it c h s y s t e m 供用户自 建专用通信网和建筑智能化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并与公网连接的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及辅助设备。2.1.2 软交换 用户电 话交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