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就业与保障 2023.6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文/严甲琪 林继彬 贾婷摘要: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拓展思政教育覆盖面的重要方式、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在两者协同育人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理念、强化个性修养和专业知识、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管理模式。基于此,应深刻认识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逻辑内涵及必要性,并从思想引领、打造平台、奖评激励、形式创新四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硬实力和软环境。关键词:协同育人;课程思政;高校辅
2、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在高校运行中发挥着价值引领、思想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育极为重视,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2023 年 3 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大课堂进行有机融合,而且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从多方面、全过程引导学生开展思政学习活动。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由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对思政教育活动作出系统安排,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在全校园中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果。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逻辑内涵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是将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紧密联系起来,两者共同对思政教育体系进行规划和设计,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1。思政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不能脱离于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年级,只有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引导各科目教师、辅导员等相互结合开展思政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第一,课程思政需发挥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优势,深度解决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专业化发展。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家长”“超级保姆”“消防员”,其工
4、作职责主要包括学风建设、党团和班级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且与学生的年龄接近,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表达及内心变化等较为了解,具备思政教育的优势,但普遍存在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等问题。而专业教师主要忙于教学、科研,和学生沟通和交流不够,对学生了解度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通过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可以促进双方工作方法、工作领域和教学技能的互补,弥补育人过程中的短板。第二,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载体,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开展思想熏陶和感染,能够拓宽思政教育的范围。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相对不多,难以精准把握学生的诉求和动态思想变化,容易
5、导致课程思政教育脱离学生需求。而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帮助专业课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更准确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并与辅导员共同制定课程思政教育的大框架、总目录,契合专业教学需求传输思政知识,构建立体化、可操作、可复制的思政教育系统,从而使思政教育更全面、更深入。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德育教育是高校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重视“德”的教育,并将其置于专业课教育之上,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协同的体系,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通过辅导员、专业教师的全力协同,推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并从全方位渗透思政知识,能够
6、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思政内容,不断提升思政学习的成效2。同时,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通力合作,还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全面性。辅导员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与专业课教师相衔接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更多与学生思想动态相关的内容,帮助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个性需求,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总结44就业与保障2023.6最终为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双重保障。(二)拓展思政教育覆盖面的重要方式思政教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但由于不同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不同,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也不完全相同,需要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体系。在传统情况下,高校往往以大班授课
7、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同的思政内容,导致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辐射面狭窄。而在辅导员协同育人背景下,则可以构建各科目教师的联动机制,从专业特征和科目特点出发构建思政教育大体系,形成思政教育大格局,让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入融合,使学生站在专业特点、行业特征等层面去思考思政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3。(三)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内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意味着传统的思政课程已经逐渐转变为覆盖各学科的综合性思政教育课程。基于此,要想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统一,应当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而辅导员在两者融合中发挥的引导、统领作用,可以帮助专业课教师明
8、确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切入点。例如: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辅导员通过与专业课程教师的联系,与之共同分析本专业学生的思想特征,可以帮助市场营销学教师明确学生个性思想,在挖掘思政元素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实现有效统一。三、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基础(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育人理念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实现协同育人,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思政教育活动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协同育人方式的运用,都应当符合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主动为专业课教师传递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时紧密围绕学
9、生的需求来。例如:辅导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融洽关系、深度交流;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多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一起开展学习探究、解决生活问题等。(二)强化个性修养和专业知识思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无论是对高校辅导员还是专业课教师而言,都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他们大多数并非思政教育科班出身,因此,在协同育人中应当加强两者的联系,并强化个性修养和专业知识。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思政教育知识,参与线上线下思政学习活动4;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自身也应当多钻研思政知识,从专业教学中搜集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
10、更为丰富。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手段开展思政学习,从互联网中搜集思政教育短视频、经典案例、优秀教学方案等。此外,高校要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如每月定期组织两者开展思政教育专题讨论、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等,组织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研讨会,共享优秀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三)建立良好的协同育人管理模式要在院校内部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管理模式:一是要从制度上对两者协同育人活动进行推进,帮助其强化协同育人意识,不断提升协同育人积极性;二是要完善协同育人管理体系,推动协同育人工作常态化,并构建强制性协同育人联
11、系机制,每月定期开展联系与互动,真正实现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与“互补”;三是要将协同育人工作与绩效相联系,通过定期评比协同育人成效,颁发荣誉,不断提升协同育人热情,在单位内部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四是要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借助互联网打造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平台,结合教学需求设置平台模块,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规范化、标准化。四、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一)重视“思想引领”,提升协同育人积极性课程思政视角下为促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应从思想观念上对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进行引导,使之进行紧密沟通联系,最终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协同育人的积极性。重点把握好以下三项关键工作:一是定期开展
12、协同育人宣传活动。通过会议、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为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传递协同育人理念,使之对思政工作有一个新的理解,并将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二是辅导员要做好带头与引导作用。作为高校日常运行中的重要主体,辅导员在协同育人中发挥的是引导作用,因此更要提升主动性,主动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融洽关系,以促进协同育人理念的落实。三是专业课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积极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交流。课程思政下专业课教师要想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需要主动与辅导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辅导员处掌握更多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关信息,使教学活动的安排更符合学生需要。(二)“网络平台”先行,打造协同育人大环境为了提
13、升辅导员协同育人效果,高校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良好的网络平台,为各科教师开展协同育人提供硬性支撑。具体来说,可以先构建好专业的思政教育平台,在平台中设定入口,包括“思政知识入口”“各科目思政教学元素入口”“思政教育互动交流入口”等,并在不同的入口中上传关联的思政内容,各个教师、辅导员45就业与保障 2023.6可以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对思政知识、教学经验、实践成果等进行传递,从而实现紧密联合,提升思政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联合各科教师、思政专任教师,共同对科目教学中的思政知识进行挖掘,并对知识点进行汇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政教育大框架,确保每个班级的思
14、政教学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让学生可以接受到更为系统的思政知识,从而提升思政学习的效果。(三)实施“奖评激励”,铆足思政教育的后劲课程思政下促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还应当重视奖评体系的建立,借助“奖评”这一活动,提升思政教育的内驱力5。例如:每月安排专业人员对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成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在评估之前合理设定评估维度,具体可以设定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果指标、协同积极性指标、协同过程指标、思政教育成效指标等,并将奖评结果与岗位、绩效挂钩,真正使各科目教师将思政协同育人放在重要位置。还应当定期对奖评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之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大
15、形势相适应,避免脱离客观环境。当下,很多高校形成了系统的奖评体系,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思政教育中探索出了实践型的教学方案,每年组织近百名学生到广东花都、广西贺州等地区进行实地采风,并安排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为推动各主体提升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每月对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参与思政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绩效挂钩,形成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西安交通大学也较为注重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活动,并由辅导员参与评价过程,每月对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助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他院校可以效仿这些院校的成功做法,通过实施“奖评激励”,帮
16、助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铆足思政教育的后劲,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四)加强“形式创新”,丰富协同育人过程新时代的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个性需求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推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加强形式创新,摒弃传统的育人形式,丰富教学过程7。例如:与海外大学及媒体构建联合展映基地,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借助展映基地传播思政知识,鼓励大学生立足民族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组织外国语学院在英语教学中设立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项目,通过辅导员与英语教师的联合,规划开展中西方经典诵读、英语演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大情怀、大思想;邀请业界专家或知名高校专家到校园开展时政前沿讲座,围绕社会动态和国际时政热点开展跨文化主题宣讲,不断创新思政教育过程;鼓励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开展课下联系,围绕专业教学内容创作纪录片,为学生提供思政学习的丰富资料。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升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效。五、结语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影响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通过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