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_彭清颖.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57919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_彭清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_彭清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_彭清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语文建设83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提 要】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作的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首先在于其展现了浓厚的“京味”方言、“京味”场景,运用精湛的行文手法和修辞艺术进行人物描写。除此之外,欧化汉语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基于此,本文从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入手,探索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精妙之处。【关键词】骆驼祥子 语言艺术 方言一、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一)大量使用“京味”方言其一,老舍的小说 骆驼祥子 中有大量的儿化词,这些带有北京方言特征的儿化音,读起来“京味儿”十足。儿化音指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的音变现象,北京话以多儿化音而

2、著名。例如,“拉整天儿”,如字面意思,是拉一整天的车;“拉晚儿”表示下午四点以后出车,拉到天亮前收工;“车分儿”指出租人力车的车主向租车的人收的租金;“鼻翅儿”指鼻翼;“多么结实的东西也架不住钉着坑儿使”,“钉着坑儿”指一个劲儿。文中还有很多儿化音,例如“得不到好气儿”“不幸赶到点儿上”等等。其二,老舍也在文中使用了大量老北京方言词汇,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画风活泼、亲切。例如:“祥子没和她争辩,买一辆就好,只要是自己的车,一天好歹也能拉个六七毛钱,可以够嚼谷。”这里的“嚼谷”指生活费、口粮。老舍还在其另外的作品茶馆的第三幕中提到过:“是呀!我走,好让你们省点嚼谷呀!”又如:“把它们送到门口外去

3、放青。”“放青”指的是放牲口去吃青草。“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的”,“耍骨头”指调皮捣蛋。又如“地道窝窝头脑袋”,在老北京方言里指不开窍的脑袋。这些方言词汇反映了北京百姓的用词习惯,颇具地方特色。(二)呈现众多“京味”场景老舍生于北京,并在北京度过了童年时光,因此他非常熟悉家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骆驼祥子中,老舍不需刻意描写,也能将家乡的景物自然地融汇在小说中。陈献勇(2018)提到,老舍曾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绘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

4、探手,就摸上条活泼的鱼儿来。”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对家乡景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了老北京特色,将读者拉入祥子所处的时空。例如:“东边的桥上,来往的人与车过来过去,在斜阳中特别显着匆忙,仿佛都感到暮色将近的一种不安。”城门洞里“鞭声,喊声,骂声,喇叭声,铃声,笑声”,描绘了北平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画面。祥子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得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这些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了“京味儿”。二、运用了精湛的行文手法(一)语言的口语化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使用了简单平实的生活语言,这些语言来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简单易懂,让小说充满

5、了生活气息。老舍(1936)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骆驼祥子中运用了大量北京方言词语,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独白叙事,都用了说话的语气,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大量的修饰语堆砌,生活化的语言使文章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例如:“走吧,走,走到哪里算哪里,遇见什么说什么,活了呢,赚几条牲口;死了呢,认命。”祥子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话语简单且直白,直截了当地表达祥子的内心想法和情感态度,也体现了祥子的耿直和朴实。又如:“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口语化的语言让句子生动有力,富有趣味性。(二)修辞手法的可视化小

6、说骆驼祥子运用了诸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例如,“星星们在他眼中好似比他还着急,你碰我,我碰你地在黑空中乱动”,将星星拟人化,通过星星的闪烁和乱动,将黑夜中逃跑的自然环境描绘了出来,还浅 谈 骆 驼祥子的语言艺术彭清颖DOI:10.14014/11-2597/g2.2023.08.026大学语文建设842023 年第 8 期(总第 332 期)反映祥子逃跑时的紧张氛围和不安的心情。又如,“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得像皮糖似的”,将饿肚子的祥子比喻成皮糖,将祥子软弱无力的身体状态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是碰在蜘蛛网上的一个小虫,想挣扎已来不及了”,把祥子比喻成小虫,将祥子与

7、虎妞之间产生的关系和处境比喻为一个蜘蛛网,把他这种想要挣脱出来却又无能为力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件事是洗不清的,像肉上的黑瘢”,将祥子与虎妞之间发生的事比喻为无法抹掉的黑瘢。又如“四只红眼睛对了光,好像要在空气中激触,发出火花就像提拉个孩子,掷出老远”,通过夸张手法表现祥子极度愤怒的心情。上述语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的感官和想象,将文字可视化,将平面化的文字描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了画面感。除此之外,小说还善于通过景物来暗示人物的内心情感:“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树显着更黑了”,“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老舍

8、运用多种颜色描绘了一个色彩丰富的自然环境,让读者身临其境。同时,这里描绘的不仅仅是天快亮时自然环境的景象,也折射出祥子逃出来后内心充满了喜悦,发光的天空,鸟儿金色的翅膀,暗示了祥子内心看到希望的激动心情。“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绿藻像“常绿的带子”,麦子吐了芒,荷塘的叶子左右“时时冒起些细碎的小水泡”,这段是祥子逃难成功后回到北平时所见之景,水边的植物生动可爱,映衬了祥子轻松愉悦的内心,倘若心情不美丽,也很难察觉到身边的景色之美,老舍还将有趣可爱的植物与祥子的喜悦感联系起来,巧妙呼应。“天上有些灰云遮住了月”,这是祥子听到虎妞怀孕时的景色描写,也暗喻祥子的心情犹如乌云覆盖般不知所

9、措;“风把灰云吹裂开一块,露出月光”,这是虎妞将怀孕之事的处理计划告诉祥子后的景色描写,暗示祥子听后心情由阴转晴。以上是老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精湛和绝妙之所在。(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人物语言是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参考。在小说中,由于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各不相同,因此,各个人物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相同。例如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重要女性角色虎妞,她是人和车厂刘四爷唯一的女儿,做人做事如同一个男人,因此没人敢娶。老舍在描写虎妞的特征时,不仅从外貌上对其描述为“虎头虎脑”,还通过她的说话风格透露其热心耿直、干练和豪爽的性格特征。例如:“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虎妞

10、没有用直白的话来表达对祥子的想念和关心,而是以一种看似不关心,实则担忧又含蓄的方式“骂”祥子为什么消失了这么长的时间。又如虎妞对祥子说:“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祥子在表示自己只吃了两碗老豆腐后,虎妞以强行留下吃饭的方式间接表示其对祥子的关心。虎妞对祥子说:“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多处语言和行为描写既展现了虎妞活泼可爱、大大咧咧、富有个性的性格特征,又展现了其对祥子的特殊情谊,为下文虎妞与祥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而刘四爷这个形象,则是一个社会阅历丰富,拥有一定势力,雷厉风行,下人不敢惹的“厉害人物”,但他却有一个唯一的软肋,也就

11、是虎妞他唯一的女儿。主人公祥子,则是一个不爱说话,憨厚老实,行为保守,内心活动丰富的人。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色,或通过外貌形象,或通过语言和行为活动展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句式安排的韵律感骆驼祥子这篇小说在许多段落上都体现了律动感。老舍认为律动就是宇宙间一切有规则、有时间间隔的激动,如虫鸣、波纹都属于律动。文学上的律动则是文字有一定的抑扬顿挫,存在于每个句中,每个段落中。例如,文中运用一系列动宾短语,由下而上地描写祥子的一系列动作:“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如对风进行的简洁有力的描写: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

12、太阳”。这组句子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地描写了狂风的形态,紧接着突然转为更短的四个动词“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打破了前面的四个动宾短语,让整个句子更加铿锵有力。又如祥子回到人和场子干活时“他扫雪,他买东西,他去定煤气灯,他刷车,他搬桌椅,他吃刘四爷的犒劳饭,他睡觉”,这里完全可以用一个主语带七个动词组成一个长句,变为“他扫雪、买东西、定煤油灯”,但作者却写成七个由“他”组成的完整短句,不仅为了强调祥子的一系列动作,而且让句子更具有律动感和节奏感。三、结合了中西方不同的语言习惯(一)老舍作品中欧化汉语的由来在高名凯(1980)翻译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大学语文建设85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

13、)可以看到,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事实上,绝对的不变是不存在的,语言的任何部分都会发生变化,每个时期都相应地有或大或小的演化。”汉语欧化在 20 世纪初期就存在了,有人将欧化白话文的起点定在明末清初。欧化汉语指大量外来词汇在表面上被运用的同时,也融入深层次的汉语中,与汉语语言体系相结合。由于老舍曾在英国生活和教学多年,曾担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对英国的文化和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老舍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染。老舍(1936)说:“我是读了些英国的文艺以后,才决定也来试试自己的笔。”因此不难理解 骆驼祥子中频繁出现欧化汉语的原因。(二)欧化汉语在作品

14、中的体现骆驼祥子 中大量的汉语呈现明显的欧化现象。第一,欧化汉语在文中体现在倒装句的运用上。例如:“虎姑娘一向,他晓得,不这样打扮”,汉语的句式应为“他晓得,虎姑娘一向不这样打扮”。又如某段“走到什么地方了?不想问了,虽然田间已有男女来作工”,汉语的句式一般把“虽然”放在句首:“虽然田间已有男女在做工”又如“出去说,你敢不敢?”“上哪儿啦?你!”这些都体现了句式的倒装。第二,欧化汉语在文中体现为插入语的变化。插入语指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插入一句用作解释、补充说明的句子。插入语在英文句式中使用较多,因此老舍也在中文中沿用了这种英文句式的表达习惯。例如:“她知道祥子是个虽然很老实硬汉。”这句话类似于

15、英文中的定语从句,但一般汉语句式中并不会使用该句式。又如:“像他赁的那辆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叭值一百出头。”这里的插入语对车作补充说明,解释车子值一百出头的原因。再如“再看东西间他永远不能忘了的两间屋子都没有灯亮”,“这点神气使她正如一切贫而不难看的姑娘像花草似的”等等。第三,欧化汉语在文中还体现在一个句子中有多个相同主语。在汉语句式中,如果动作的发出者是同一个人,为了简洁明了,一般只需要一个主语放在句首,但是英文句式则不能忽略主语,每个句子必须为完整的结构。例如“他扫雪,他买东西,他去定煤气灯,他刷车,他搬桌椅,他吃刘四爷的犒劳饭,他睡觉”,在汉语的表达上,可以只保留

16、第一个主语,因为后面的一系列动作读者自然知道是同一个人发出的。又如这句“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他”,体现了老舍英语句式的使用习惯。第四,文中出现了很多类似于“除了之外”“在之后”的副词短语,对应了英文中的“Except”“When”,例如“在把钱都买了车之后变了心呢?这不能不防备!”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一般会这样表达:“把钱都买了车之后,祥子变了心呢,这不能不防备!”老舍作品中的欧化汉语,成了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这种“中和体”成了一个奇特的语言景观,体现了中西语言的相互融合与文化适应。四、结语骆驼祥子之所以在艺术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不仅源于其题材亲民,还源于老舍强大的语言功力。他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文字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幽默风趣,娓娓道来,将老北京的风俗习惯、社会氛围、人物情感、微妙心态描述得生动活泼,极为真切,“京味十足”。因此,骆驼祥子步入现代经典作品之林当之无愧。参考文献老 舍 1936 老牛破车(十四)言语与风格,宇宙风第 31 期。高名凯 1980 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陈秋露 2012 从 看老舍语言的京味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