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2022-10-2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转型与宋代家学、家风及文学研究”(17BZW101)。作者简介董灏(1994),男,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柯昌文的研究中论述了茶诗中的显喻现象,但并未关注到兵喻这一类型。参见:柯昌文.喻义及表现 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一探J.中国文化研究,2007(04):84-91.柯昌文.喻形及运用 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二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8(02):132-137.王勇卫在论述“酒”作为与愁有关的参构语素的语象符号时对“酒兵”略有提及。参见:“酒”及“酒”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幻象探析J.东南学术,2012(04):266-273.本文所引宋诗未注明
2、出处者,皆引自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为避繁琐不再一一注出。2023 年第 1 期总第 122 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1.2023Total No.122“不夜侯”与“酒兵”:宋代涉茶与涉酒诗中的兵喻现象董灏(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 在宋代的涉茶与涉酒诗中,“兵喻”是一种常见现象。根据诗人在饮茶和喝酒时需要“交战”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种是将抽象的精神上的困倦或心理上的愁绪当作茶或酒的交战
3、对手;一种是将与自己斗茶或对饮的交际对象当作敌人,进而在创作的涉茶诗与涉酒诗中将饮茶喝酒的过程比附为战争过程。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饮茶喝酒过程中的对抗性和战争有着象似性;二是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战场杀敌梦想在饮酒品茶诗中的投射。兵喻使得茶与酒由物进而人格化,成为了诗人亲密无间的战友,体现了宋人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关键词 斗茶;酒战;兵喻;战争隐喻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6639(2023)01-0083-09茶、酒是古人的两大主流饮品,一个令人清醒少眠,一个令人迷糊混沌。二者在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外,更提供了私人精神上的享受及群体社交的交流契机
4、。关于古代涉茶诗与涉酒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宋代诗歌中将品茗与饮酒比作战争这一现象,还未有人进行过详细梳理。本文通过对涉茶诗与涉酒诗的考察,以诗中所要对抗“敌人”的不同为标准,对其中的兵喻现象进行详细分类和具体分析,并探究形成这种现象的认知机制和时代因素,以及其中的诗性审美内涵。一、枪旗战睡魔,酒兵攻愁城:茶、酒诗私人饮用中的兵喻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宋代,茶作为重要的赋税来源得到广泛种植。皇帝亦爱茶,宋徽宗更是著有大观茶论,引领了当时的饮茶风气。茶具有提神的功效,魏野在收到朋友赠送的茶叶后就幽默地调侃“不敢频尝无别意,却嫌睡少梦君稀”(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 其二)1。对于睡觉,特别是
5、昼寝,士大夫常常有道德上的焦虑感。此盖因孔子曾经就宰予白天睡觉给予过严厉的批评,论语公冶长 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2况且宋代士人受理学影响,在个人行为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吟思睡魔两相战”(石介初过大散关马上作)3的苦恼中,如何战胜睡魔,保持清醒是士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博物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4茶无疑是对抗睡魔3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的有力武器。宋前大多数的诗人只是意识到茶能散睡的功效,如“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李咸用谢僧寄茶)5,“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李德裕故人寄茶)6,“断送睡魔离几席
6、,增添清气入肌肤”(吕岩大云寺茶诗)7等。将茶和睡魔视作对抗关系的写法在中晚唐诗中才零星出现,如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 的“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8,高骈夏日句“汗浃衣巾诗癖减,茶盈杯碗睡魔降”9。到了五代时期方有将茶比作“不夜侯”之喻,清异录:“胡峤飞龙涧饮茶诗曰:沾 牙 旧 姓 馀 甘 氏,破 睡 当 封 不 夜 侯。新 奇哉。”10这种新奇的以战喻茶写法发展到宋代成为涉茶 诗 中 常 见 的 隐 喻 模 式。试 看 史 弥 宁 的啜茗:瞢腾午困懒吟哦,鼎沸枪旗不厌多。战退睡魔三十里,安知门外有诗魔。晌 午 时 分,困 倦 袭 来,诗 人 煮 茶 驱 除 倦 意。“枪旗”即茶,因茶叶加工后细
7、如枪而在水中展开后又如旗得名。宋人描述茶之形态的词语有雀舌、鸟嘴、鹰爪等,而诗人用“枪旗”指茶则一语双关,既表示其形态,又有了“武器”的含义。凭着“枪旗”,诗人将“睡魔”这个敌人击退得后撤三十里,大获全胜。其中以驱茶来与“睡魔”这个敌人战斗的写作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我们来看战争在涉茶诗中的具体映射。战斗的主要武器有茶以及饮茶的各种器具,如枪旗,“百草头边法战时,枪旗未展露全威”(释崇岳黄檗送茶化主),“枪旗不染阴山血,留与人间战睡魔”(陈焕茶庵观茶);茶枪,“笔颖牵诗癖,茶枪战睡魔”(韦骧春杪书怀三十韵呈同事邓令);茶臼,“茶 仙 赖 君 得,睡 魔 资 尔 降”(秦 观 茶臼)11;茗碗,“茗
8、碗不能驱睡魔,漫携诗册向庭柯”(赵蕃读谢幼槃集);茶瓯,“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黄庭坚戏答陈元舆)12等等。战斗的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调兵遣将的动词,如表:“派遣”,“年来惟觉华胥乐,莫遣茶瓯战睡魔”(陆游春晚坐睡忽梦泛舟饮酒乐甚既觉怅然有赋)13;“攻击”,“建置茗饮利无穷,除去睡魔捷如攻”(郭印茶诗一首用南伯建除体);“解围”,“添诗人瘦因中酒,解睡魔围只上茶”(李涛琴书)等等。战斗的结果包括:“驱退”,“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陆游好事近)14;“破除”,“花 信 雨 担 阁,睡 魔 茶 破 除”(洪 咨 夔 春行);“破敌”,“消愁贤圣酬酢寡,破睡枪旗幽兴长”(晁补之晚春二
9、首 其一);“降服”,“诗癖苦无奇药疗,睡魔赖有建茶降”(王迈秋夜对客);“退敌”,“战退睡魔三百万,枪旗果解立奇功”(史浩野庵分题茶香);对方“投降”,“拟把金钗候汤眼,睡魔先已树降旌”(孙觌 李茂嘉寄茶),“孤闷不知消几碗,睡魔立使竖降旗”(赵希逢和寄范茂卿)等。甚至还有战后封赏,“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黄庭坚满庭芳茶)15。这种思路逐渐成为定式,如后世徐渭 煎茶七类 论“茶勋”是“除烦雪滞,漆醒破睡,谭渴书倦,此际策勒,不减凌烟”16,延续了宋人以茶之功劳喻其功效的模式。愁绪可以说是诗人的“老对手”。如果说茶的作用是驱除睡魔,酒则有调适人负面情绪的功能,故而在诗词中,酒常常是克制愁绪的
10、法宝。南史陈暄传“故江咨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17,有了“酒兵”一说。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18句,将愁实体化,愁绪也有坚守的阵地。中晚唐涉酒诗中出现了以酒兵来破除愁绪的写法。杜牧不饮赠酒有“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句,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按,韩偓诗 酒冲愁阵出奇兵,当本此。”19指出小杜诗为后人提供了新奇的语料。钱锺书曰:“冯注谓韩偓残春旅社云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师其意。不知牧之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又云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余。黄亚夫伐檀集卷上山居独酌愁贼戈矛盏底销,用小杜语也。皇甫松醉乡日月饮论第一以与
11、忧战,可参观。”20钱锺书不但指出韩偓诗承自杜牧不饮赠酒及牧之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以酒碎愁之喻,还进一步厘清皇甫松论“醉有所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以与忧战”,这与杜牧诗中的兵喻思维相近。宋代黄庶山居独酌中有以酒与愁交战的隐喻,也本自杜牧。除钱锺书指出的这些外,唐彦谦无题 中的“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21,就将自己视作将领,驱动“酒482023 年第 1 期董灏:“不夜侯”与“酒兵”:宋代涉茶与涉酒诗中的兵喻现象兵”与“愁肠”作战,皮日休与陆龟蒙各有酒城诗唱和,诗中酒兵有了坚守的阵地,雉堞女墙一一俱全,都是这种写法的沿袭。但唐代涉酒诗中“举杯消愁”的意象仍是主流,到了宋代这种将酒与愁的关系
12、上升到战争对抗的写法得到固化加强。如黄庭坚弟黄叔达诗行次巫山宋懋宗遣骑送折花厨酝:攻许愁城终不开,青州从事斩关来。唤得巫山强项令,插花倾酒对阳台。诗中将愁绪当作敌人,以自己作为将帅,将愁城当作要攻打的军事目标。“攻许愁城终不开”直接夺胎自庾信愁赋“荡许愁门终不开”句。“青州从事”是酒的别称,黄叔达将通过酒使自己进入迷糊迷离的状态以摆脱愁绪烦扰的过程喻为了把酒当作兵马来与敌军攻城酣战的过程。具体来说,宋人笔下酒兵交战的敌人是“愁”这种负面情绪,“愁城”是酒兵要攻取的目标,如:“老境摧颓春更好,愁城高耸酒难攻”(吴潜行小圃偶成唐律呈直翁自昭叔夏),“酒兵招我破愁城,顿觉春风拂面生”(邓肃 和邓成材
13、五绝 其二),“文阵时传骚将令,愁城不倩酒兵巡”(魏了翁再和前韵答赋 其四)等。而己方的军队也有数量上的描述,如“酒兵若有三千骑,肯向诗坛筑受降”(杨冠卿从郭中隐觅酒并呈张君量)。交战前,则有表示“举兵”之意,如:“只今欲破愁城去,赖子时来举酒兵”(吴芾和天予二首其一),“幸有酒兵堪一举,请公谈笑下愁城”(王庭珪九日以菊花酒寄施醇翁通判)等。或表示“大军压境”,如“酒兵昨夜压愁城”(辛弃疾江城子其二)22。交战的过程,则有“遣”“攻”“驱”等战术动作,如:“归路行吟惨夕风,愁烦聊遣酒兵攻”(范浚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其三),“六府萃百感,攻愁须酒兵”(冯时行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
14、韵以谢 其一),“兴至役诗匠,愁来驱酒兵”(王十朋和韩秋怀十一首其十)。战斗的结果多是顺利攻下敌人城池,如“诗律未堪传乐府,酒兵聊且下愁城”(王庭珪早春怀叶观察)。当人恢复清醒状态,则是酒兵“退兵”之时,如“清似垂竿钓楚江,酒兵已退睡魔降”(白玉蟾睡起)。酒兵取胜之后则论功行赏,封侯拜相,如:“不劳火齐挠妻孥,要与论功上麟阁”(赵蕃成父以子进酿法为酒,酒成许分贶趣之以诗并呈子进昆仲),“即使愁城攻得破,策勋当拜醉乡侯”(曾几家酿酒乡四首其二)。此处的“醉乡”,是诗人将真实世界的空间认识映射到了醉后世界的表现。这亦常在元明清诗歌中出现,如:元好问“酒兵易压愁城破,花影长随日脚流”(追录洛中旧作)
15、23,钱谦益“酒兵胜后消愁垒,禅铠坚时折慢幢”(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凡二十首其二十)24等。二、斗茶输一水,酒战敌百夫:茶、酒诗群体社交中的兵喻唐代最著名的涉茶诗莫过于茶中亚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不过唐代的斗茶文化还未大盛,此诗着力描写的是个体的饮茶体验。白居易“青娥遰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25,初现以紫笋茶“相斗”的举动。到了宋代,斗茶之风盛行,宋徽宗大观茶论写道:“天下志士,励志清白,竞为闻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筐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干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26。他甚至认为士人爱茶是盛世大治
16、的表现,支持士人“争鉴裁之别”。再加上茶商的有意引导,斗茶成为了高雅的时代风尚。韦骧八月上浣登步云亭 曰:“戏举禅谈一重案,静看茶战第三汤。”可见不论是世俗还是方外,都流行斗茶。宋人斗茶是将茶叶碾碎烹煮,比谁的汤色鲜白,汤花持续时间长,水痕出现得晚。斗茶又称“茗战”,从名字上就体现了对抗性质。既然是斗茶,自然有输赢,而比拼的过程又与两军交战非常类似,故而斗茶的过程常常被宋人比附为战争的过程。如王庭珪刘端行自建溪归数来斗茶大小数十战予惧其坚壁不出为作斗茶诗一首且挑之使战也:乱云碾破苍龙璧,自言鏖战无勍敌。一朝倒垒空壁来,似觉人马俱辟易。我家文开如此儿,客欲造门忧水厄。酒兵先已下愁城,破睡论功如破贼。惟君盛气敢争衡,重看鸣鼍斗春色。在诗人王庭珪眼中,斗茶即是战争,二人已斗5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1 期过“数十战”,诗人怕对方固守自己的城池坚壁不出,故作诗“挑之使战”,向对方下战书。诗中的“鏖战”“勍敌”“人马”“空壁”“辟易”等词都是古代战争中的惯常用语,表现了精彩的斗茶场面。如“空壁”指军营之中的兵力尽出,后汉书耿弇传中描述的“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